阎肃 是什么人???
中国电视编剧。生于河北保定。为电视专题片撰写解说词,现为空政文工团编导。主要作品有:一九八四年北京电视台《游迷宫》编剧;一九八五年中央电视台专题晚会《新春乐》撰稿;一九八六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撰稿:1986年北京台"五一晚会《劳动者之歌》撰稿;1987年中央电视台《西游记》剧组春节联欢晚会《齐天乐》撰稿并获第二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优秀节目奖;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主题歌及一系列插曲歌词创作;1988年中央电视台《张明敏的歌》撰稿,获第二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二等奖,1988年北京台《献给劳动者》晚会和《仲夏夜化妆晚会》撰稿;1988年北京电视台《八八岁末大联欢》撰稿;1989年中央电视台元旦晚会《难忘的1988》撰稿,获第三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一等奖;1989年北京电视台《中外新星大联欢》撰稿;1989年中央电视台国庆晚会《我爱你,中国》撰稿;199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撰稿等。
著名剧作家、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音协委员。
1930年5月9日生于河北保定(图库),在重庆(图库)南开中学念完中学,参加过土改、抗美援朝,慰问过苏军、越南人民军等。50年任西南青年文工团演员、分队长,1953年调到西南军区文工团,1955年调空军政治部文工团至今。
成名作:《江姐》。
代表作:
歌曲:《红梅赞》、《敢问路在何方》、《前门情思大碗茶》、《我爱祖国的蓝天》、《北京的桥》、《长城长》、《雾里看花》、《苏州(图库)姑娘》、《军营男子汉》、《故乡是北京》、《唱脸谱》、《五星邀五环》。
歌剧:《江姐》、《党的女儿》。
京剧:《红灯照》、《年年有余》、《红岩》。
阎肃就这么“不严肃”
他的名字叫阎肃,但他的言谈轻松而幽默;他的名字叫阎肃,但他的歌曲情深而意浓。著名词作家、剧作家阎肃在全国听众的心中是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创作的歌剧《江姐》曾深深影响了几代人,那首《红梅赞》更是家喻户晓。他编的舞剧《红色娘子军》也红遍神州。他的一首《我爱祖国的蓝天》让军营将士们豪情满怀。在电视剧《西游记》中,他一声《敢问路在何方》可以说响彻云霄。
参考资料:http://travel.sohu.com/
阎肃1930年5月9日生于河北保定,重庆南开中学毕业后在重大念工商管理系,那时候憋着当厂长,实业救国。业余爱好,什么都爱,演剧、唱戏、文学、曲艺、歌唱,只要有玩的,有热闹,没有没我的。
一解放我就是团员,在“暑期学员”里我是文体部的副部长,青年团西南工作委员会要办一个青年艺术工作队,让我别念大学了,因此重大我没毕业。但现在给我毕业证书,让我算是毕业生。
后来在工作队基础上成立的青年工作文工团,到1953年调到西南军区文工团,参加土改、抗美援朝,我都参加了,慰问老根据地,慰问苏军,慰问越南人民军,独唱。1955年大军区撤销,来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到现在,快半个世纪了,在这儿是老臣了。
开始是当演员、合唱队员、跳舞(在朝鲜战场上我跳“美国兵”,还翻跟头呢),乐队剧务、导演,什么全干,“一专三会八能”嘛。业余老爱写点儿曲艺、戏剧、活报剧什么的,后来就调我搞创作了,我特闹情绪,觉得在台上多好玩呀,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这样的,一块砖,哪儿需要往哪儿搬。绝对服从命令听指挥。
人到这世界上来总得做点嘛儿,啥事不做也难受,要做嘛儿,就得把这个嘛做好点儿,就得使劲呗,我就首先背个铺盖卷儿当了一年多兵,写了一个歌《我爱祖国的蓝天》,现在还唱呢。
回来后就写戏,成立歌剧团需要歌剧,就写了个《刘四姐》,写了个《江姐》。
我呢小时候家里穷,念了个教会学校,一个老神父教国文,是个前清的秀才,我的古文底子是那时候打下的。我个人认为一定要对中国古典文学有点儿底子,才好。后来我写了很多北京的歌,那时候就种下因子。
这个人喜欢上东西,时间就有了,你说怪不怪?我可以无愧地说一句:30岁以前就没怎么玩过,发点儿工资舍不得吃,舍不得抽,舍不得喝,全给了书店和戏园子了。
创作代表作:歌剧《江姐》、《党的女儿》;京剧《红灯照》,后来还给张君秋写过一个《年年有余》,张君秋到死还希望我再写一本,还有一个《红岩》,谭元寿、马长礼他们演的;歌词写了不少,比如《我爱祖国的蓝天》、《军营男子汉》、《长城长》、《雾里看花》、《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唱脸谱》、《北京的桥》,还有七运会会歌《五星邀五环》,电视剧《西游记》那个《敢问路在何方》。
80年代就开始帮电视的忙了,是个“长工”。帮电视台策划了很多次春节晚会和一些大型晚会。
我是作协会员、剧协的副主席,我是音协的,我最早入的是曲协,曲艺我也喜欢,戏曲我也喜欢,话剧我也爱好,可不就是万金油嘛。加上文学、美术、体育我也挺爱好,“吃”什么都香,我觉得都好玩,都有“营养”,都接纳。
无大成就。杂家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