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网络
分享
 
 
 

千古奇冤 江南一叶 同室操戈 相煎太急 出自哪里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周总理写的

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名义致电八路军朱德、彭德怀和新四军叶挺、项英,强令将在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1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这明显地暴露了国民党制造分裂、挑动内战的险恶用心。11月9日,朱德、彭德怀、叶挺、项英复电何应钦、白崇禧,据理驳斥了国民党的无理要求,但为顾全大局,仍答应将皖南新四军部队开赴长江以北。而蒋介石对此不予理睬,仍按原定计划密令第三战区顾祝同、上官云相将江南新四军立即“解决”。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等9千余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开始北移。1月6日,当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新四军英勇抗击,激战7昼夜,终因众寡悬殊, 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率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遇难,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峰。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于1941年1月17日发布命令,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新四军番号,下令进攻新四军江北部队。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企图封锁消息,禁止报纸刊登揭露皖南事变的真相的文章,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愤然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中国共产党对此进行了坚决的回击,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不久,新四军新军部在苏北盐城正式成立。随后,新四军扩编为9万余人。同时,毛泽东以中央军委发言人的名义发表谈话,揭露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的真相。在一片反对声中,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更陷于孤立。1941年3月,蒋介石被迫“保证”决不再有“剿共”的军事行动。至此,国民党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被彻底击退。

1941年1月6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企图封锁消息,禁止报纸刊登揭露皖南事变的真相的文章,1月18日周恩来在重庆《新华日报》上愤然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

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名义致电八路军朱德、彭德怀和新四军叶挺、项英,强令将在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1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这明显地暴露了国民党制造分裂、挑动内战的险恶用心。11月9日,朱德、彭德怀、叶挺、项英复电何应钦、白崇禧,据理驳斥了国民党的无理要求,但为顾全大局,仍答应将皖南新四军部队开赴长江以北。而蒋介石对此不予理睬,仍按原定计划密令第三战区顾祝同、上官云相将江南新四军立即“解决”。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直属部队9000多人由云岭出发北移。6日,当部队行至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军7个师约8万多人的伏击。新四军奋战七昼夜,弹尽粮绝,除约有2000人突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军长叶挺与国民党军队谈判时被扣押,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峰。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于1941年1月17日发布命令,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新四军番号,下令进攻新四军江北部队。中国共产党对此进行了坚决的回击,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不久,新四军新军部在苏北盐城正式成立。随后,新四军扩编为9万余人。同时,毛泽东以中央军委发言人的名义发表谈话,揭露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的真相。在一片反对声中,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更陷于孤立。1941年3月,蒋介石被迫“保证”决不再有“剿共”的军事行动。至此,国民党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被彻底击退。

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发出“皓电”,限令黄河以南新四军于一个月内撤到黄河以北,同时密令其数十万军队准备进攻华中新四军,从而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中共中央为顾全抗日大局,决定将皖南的新四军撤到长江以北,并连电东南局和军分会书记项英,乘国民党军尚未部署就绪,迅速率部北移,防止遭到突然袭击。1941年1月4日,项英率新四军军部和部队共9000余人北移。6日,当进入安徽泾县茂林地区时,突遭事先埋伏的国民党军队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和袭击。广大指战员经7昼夜浴血奋战,但终因众寡悬殊,措施失当,弹尽粮绝,大部分壮烈牺牲。军长叶挺与对方谈判被扣,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在突围中被叛徒杀害。17日,蒋介石竟反诬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其番号,并声称要将叶挺交军法审判。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周恩来等根据党中央指示,向国民党提出严正抗议,并在《新华日报》上刊登亲笔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针对蒋介石取消新四军番号的决定,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继续领导新四军坚持长江南北敌后抗日斗争。

周恩来《为江南死难者志哀》一首的流传,“千古奇冤,江南一叶”与叶挺相生相伴,流传后世。

叶挺(1896——1946),原名叶为询,字西夷,号西平,广东省归善县(今惠阳县)人。1912年从军,1924年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第二十五师副师长、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师长、南昌起义军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工农红军总司令、新四军军长。1946年4月8日,在由重庆飞往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于山西省黑茶山,年仅五十岁。他是共和国三十六位军事家中最早从事军事斗争的一位。

叶挺是中共军事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如果能走上共和国的红地毯,他肯定会被授予元帅军衔。

他是中共最早从事武装斗争的职业军人,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天才之一。广州平叛、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几乎早期党的所有重大军事行动都打上了叶挺的印记;

他是第一位红军总司令,比众所周知的朱德总司令早五年;

他的经历充满曲折,既创造过无数辉煌,也经历过许多挫折。据他自己统计,一生之中,三次被判“叛逆”之罪,七次遭受败绩。他担任新四军军长三年,三上辞呈,两次出走,最后兵败皖南,谈判被擒。好容易获释出狱,又在飞机失事中遇难。

叶挺曾经自题墓碑:“历史悲角叶希夷之墓”。

叶挺集军事天才与政治悲角于一身,大喜至悲,含而揉之。他的故事令人回肠荡气。

一次不如意的婚姻,将调皮鬼逼上军旅生涯。聪而好学,敏而多思,使军中翘楚多了几分儒将风采。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叶挺最初的名声是追随孙中山赢得的。三战三败,屡踣屡起,他的英勇善战、刚强不屈的品质威镇粤军。三次败仗也让他对龙蛇混杂的国民党深感失望,选择共产党作为自己的政治归宿。

叶挺从小性格执拗,富于反抗精神。

他出身贫若农民家庭,父亲叶锡三是个老实巴交的佃农。叶挺曾有三个哥哥两个妹妹。三个哥哥都因家贫而病死,两个妹妹卖给人家当童养媳,其中一个到夫家不久就因劳累而死。

在叶挺童年的记忆中,家里有办不完的丧事,哭不完的哀歌。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他们都凋谢在花季岁月,这些给叶挺极大的刺激,使他从幼年时代起就对黑暗社会产生怀疑和反抗,使他萌生了对“权威”、“神明”的反抗。

在叶挺的家乡,流传着许多关于他“调皮捣蛋”的轶事。

还是在描红开蒙的时候,叶挺就时常与私塾老师争辩。一日,老师教育学生要好好读书,“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话没说完,叶挺就提出问题:“老师,你说的话全无道理,没有人种田,能有千钟粟吗?”

老师说不过他,动手鞭挞他一顿,罚他中午煮饭。叶挺气忿不过,暗中报复,将白沙掺入饭中,把苍蝇裹在卷心菜里,吃得老师满嘴虫,牙齿也崩坏了几颗,大叫:“反了,反了!”

对于乡民供奉的土地公公,叶挺也不以为然。父亲每到初一、十五都虔诚地给土神上香,祈求风调雨顺,恩赐一个好年成。父亲年年勤扒苦做,把所有的心血都花在那十几亩租地上,但打下的谷子都交给地主,到头来还是一贫如洗。

“年年丰收,年年受穷,这样的土地神除了享受丰盛的祭品外,从不给乡民带来一点半点好处,拜他作甚?”叶挺纠集十几个同学,一夜之间,将乡中所有土神庙里的香炉打破,神像推倒。乡民们大惊失色,惟恐得罪了神灵,群起到学校问罪,要求肇事学生赔偿香炉,到庙里忏悔。其他的学生都照办了,惟有叶挺坚决不从,还与乡民、老师辩理,结果被恼怒的父亲暴打一顿。叶锡三老泪长流,跪在土神庙,代子赔罪,连称:“逆子造孽,神灵莫怪。”

清朝末年,男人都留辫子,表示甘当满清皇室的顺民。惠州一带革命党人号召人们剪辫子,反抗清廷。年仅13岁的叶挺响应号召,私自把辫子剪掉,这下把他母亲吓得半死。“你无法无天,不要命了!”母亲将他结结实实地教训了一顿,命令重新蓄发。叶挺不听。两年后,他考入惠州府立中等蚕业学校读书,后逢革命党在广州发动起义,清政府大肆搜捕“叛党”,剪过辫子的人一律不放过。叶挺躲在学校内,不能外出。校长怜惜他的才学,亲自带他到知府面前,央求发给他一个特别护照,然后遣送回家。同学、亲戚笑话他“自讨苦吃”,他反唇相讥:“能做个革命党,也强过龟缩一辈子!”

自小就闯祸,人越大叛逆性越强。叶挺的父母经常摸着叶挺的脑袋问:“脑后没长反骨呀,为什么野性这大?”十六岁那年,为了让儿子收敛野性,叶锡三做主定下一门亲事,逼他立即完婚,想用家庭和婚姻来约束儿子。叶挺不满父亲的做法,离家出走,跑到广州谋生。适于此时,设在广州黄埔岛的广东陆军小学招生,考取者可以免费读书。叶挺抱着试试的态度,前去报考,结果名列前茅。叶挺从此踏上军旅生涯。

一桩不满意的婚事竟然会逼出日后震动环宇的军事天才,历史就这样充满了戏剧性。

叶挺的青年时代基本上都是在军校渡过的。1914年,他从陆军小学毕业,考入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该校又被称为武汉南湖陆军中学。两年后,他以优等生资格被保送进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工兵科学习。

军校学习期间,叶挺博览群书。他最爱读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文天祥的《正气歌》、苏武的《致李陵书》和邹容的《革命先锋》、陈天华的《猛回头》和“鉴湖女侠”秋瑾的诗。这些古今人杰身上都张扬着为国赴难、舍我其谁的牺牲精神和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高尚情操。叶挺称他们为“悲剧英雄”,为他们的气节和命运而叹息不已,并立誓要像他们一样,做出一番惊世伟业,哪怕是最后同样以悲剧告终,也决不后悔。

叶挺特别关心时事政治,经常独立思考个人和社会的出路问题。军校读书期间,他父母先后病亡,家计不堪,而国家又陷入连年的军阀混战,人们思想蒙昧,他的同学,那些被视为今后中国军队脊梁的军校士官生无不沉迷于花天酒地和钻营投机之中,中华民族的出路在哪里?救国拯民的出路在哪里?叶挺感到迷惘。这时,《新青年》开展了一场关于新旧道德的讨论。叶挺有感于心,写了一封长信寄给《新青年》编辑部,提出了破蒙昧、求觉悟、立道德、救国家的新颖的观点4。

这封长信引起《新青年》编辑部的重视。编辑部荟萃了当时中国思想界的著名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刘半农等人。他们都被来信忧国之切、持论之新、论说之严、气势之壮所打动,特别是当听说这封信出自一个年仅二十岁的青年军人之手,更是感到意外,决定公开发表。陈独秀亲笔加写一段编者按:“尊意以觉悟为道德之基,阳明之旨也”,“而力求觉悟于自身,是正确思想也,是邻于科学者也。”

参考资料:http://lz.book.sohu.com/chapter-1523-4-1.html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返回首页<<
推荐阅读
 
 
频道精选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