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人是以什么来计算他们的财富的?
古埃及的经济
——农业
埃及中央集权制在很大程度上是灌溉农业发展的结果,农业是古埃及文明的基础。历任法老都把土地视为最大和最宝贵的财富,把发展灌溉农业放在首位。法老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每年向农民征收五分之一的实物地租,并把大片土地赏赐给寺庙和大臣,换取他们对自己的忠心。在王室、寺庙和大官僚的农庄和牧场上,劳动者主要是村社的农民和奴隶,可是王宫贵族们的食物品种相当丰富,而农民和奴隶们的生活却非常贫困。
法老时期社会上层的富裕生活常常就是这样建立在大部分人贫困的基础之上,因为那是物质生产还不是很丰富,要保证上层统治者过上豪华的生活,保证书吏们、艺术家们生活有保障,安心地从事文化艺术的创作活动,广大下层百姓便自然地成了牺牲品。虽然使用奴隶在现在来看可能很残忍,但我认为使用奴隶在当时是种发展文化水平的好办法。
农业的大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兴旺发达。在集镇、王室领地和寺院里,手工业的专业化程度已经很高,出现了面包师、酿酒师、陶工、花匠、铸工、雕刻匠、制图人、金匠、织布工等职业匠人,手艺通常是父子相传。他们在法老社会中也颇受重视,从雇主那里领取规定的谷物津贴,还得到鱼类蔬菜或其他实物的配给。我认为各种匠人的出现使古埃及的文化大跨步地发展。比如要建造一座金字塔就需要这其中的制图人,而金字塔里面的精美雕刻、金银首饰和墓画又离不开金匠、雕刻匠和铸工等人。由此可以看出古埃及的文明是离不开各种匠人的,而各种匠人的大量出现离不开他们在社会上所受的重视,所以我认为古埃及的社会制度是影响古埃及文明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外贸易
发展对外贸易是历任法老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界处,埃及有发展对外贸易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南部的黑非洲地区输入黄金、象牙、香料和兽皮等贵重物品,除了留下部分物品满足自身的需求外,再将它们连同埃及自己生产的亚麻布、纸莎草纸、金属工艺品等货物,销往南欧的爱琴海诸岛和希腊半岛等地,并从西亚运回铁器、优质木材和手工艺品。在许多墓画和文献记载中,都有贸易活动的反映。早在古王国的第六王朝时期,法老培笔二世就派大臣哈库夫4次深入南部非洲腹地进行贸易活动,用粮食等物品换回黄金、象牙等,其中一次还带回来一个能歌善舞的矮黑人,哈库夫因而受到法老的奖赏。
南来北往的商贸活动,不仅满足了当时的经济需要,也给埃及艺术家们增添了创作素材,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促进了古埃及艺术的发展。可以说古埃及的文化之所以这样丰富多彩,与频繁的对外贸易十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