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都有哪些?
现在医学上发现的维生素主要有: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维持正常视力,预防夜盲症;维持上皮细胞组织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增加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预防和治疗干眼病。
维生素D。调节人体内钙和磷的代谢,促进吸收利用,促进骨骼成长。
维生素E。维持正常的生殖能力和肌肉正常代谢;维持中枢神经和血管系统的完整。
维生素K。止血。它不但是凝血酶原的主要成分,而且还能促使肝脏制造凝血酶原。小儿维生素K缺乏症
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B1。保持循环、消化、神经和肌内正常功能;调整胃肠道的功能;构成脱羧酶的辅酶,参加糖的代谢;能预防脚气病。
维生素B2。又叫核黄素。核典素是体内许多重要辅酶类的组成成分,这些酶能在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传递氢,它还是蛋白质、糖、脂肪酸代谢和能量利用与组成所必需的物质。能促进生长发育,保护眼睛、皮肤的健康。
泛酸(维生素B5)。抗应激、抗寒冷、抗感染、防止某些抗生素的毒性,消除术后腹胀。
维生素B6。在蛋白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治疗神经衰弱、眩晕、动脉粥样硬化等。
维生素B12。抗脂肪肝,促进维生素A在肝中的贮存;促进细胞发育成熟和机体代谢;治疗恶性贫血。
维生素B13(乳酸清)。
维生素B15(潘氨酸)。主要用于抗脂肪肝,提高组织的氧气代谢率。有时用来治疗冠心病和慢性酒精中毒。
维生素B17。剧毒。有人认为有控制及预防癌症的作用。
对氨基苯甲酸。在维生素B族中属于最新发现的维生素之一。在人体内可合成。
肌醇。维生素B族中的一种,和胆碱一样是亲脂肪性的维生素。
维生素C。连接骨骼、牙齿、结缔组织结构;对毛细血管壁的各个细胞间有粘合功能;增加抗体,增强抵抗力;促进红细胞成熟。
维生素P。
维生素PP(烟酸)。在细胞生理氧化过程中起传递氢作用,具有防治癞皮病的功效。
叶酸(维生素M)。抗贫血;维护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免疫系统的功能。
维生素T。帮助血液的凝固和血小板的形成。
维生素U。治疗溃疡上有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的种类、作用及来源
一、脂溶性
维生素A
生理作用
1、构成视紫红质,维持暗适应
2、维持上皮细胞的健康
3、促进生长发育
缺乏病
1、夜盲症
2、皮肤干燥,毛囊角化
3干眼病和角膜软化
食物来源
肝、蛋黄、鱼肝油、乳汁、绿叶蔬菜、胡萝卜、玉米等
维生素D
生理作用
1、增加钙、磷在小肠吸收
2、调节钙磷代谢
缺乏病
1、儿童 佝偻病
2、成人 骨质软化症
食物来源
1、鱼肝油、肝、蛋黄、乳脂
2、紫外线照射
维生素E
生理作用
1、抗氧化作用
2、某些酶的抑制剂
3、与胶原代谢有关
缺乏症
1、巨细胞性溶血性贫血
2、雌、雄动物生殖系统受损
食物来源
1、麦胚油、柿子油、玉米油、花生油。
2、绿叶蔬菜
3、肉、蛋、奶油、鱼肝油
维生素K
生理作用
促进肝脏合成凝血因子2、7、9、10。
缺乏症
皮下、肌肉、胃肠道出血
食物来源
肝、菠菜;肠道细菌合成
二、水溶性
维生素B1
生理作用
是脱羧辅酶的成分,参与糖代谢过程
缺乏症
脚气病
食物来源
谷类、哮母、豆类、干果、动物肝脏、瘦肉和蛋类
维生素B2
生理作用
参与机体的生物氧化功能
缺乏症
口腔、皮肤和眼部疾病
食物来源
绿叶蔬菜、黄豆、小麦、动物内脏、奶类蛋类、哮母
维生素B6
生理作用
参与蛋白质代谢
缺乏症
无典型缺乏病
食物来源
哮母、蛋黄、肝、谷类;肠道合成
维生素B12
生理作用
参与“一碳单位”代谢促进红细胞的成熟
缺乏症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食物来源
肝、瘦肉:细菌合成肠道
维生素PP
生理作用
是辅酶的成分;参与生物氧化过程
缺乏症
癞皮病
食物来源
哮母、谷类、花生、豆类和肝脏
维生素C
生理作用
1、参与机体氧化-还原反应
2、参与羧基化反应
3、增加抵抗力
4、其它
缺乏症
坏血症
食物来源
柑橘、水果和新鲜绿叶蔬菜
三、其它
叶酸
生理作用
与蛋白质、核酸合成及红细胞、白细胞合成有关
缺乏症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食物来源
肝、哮母、绿叶蔬菜;肠道细菌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