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介绍一下二战时期德军的“铁拳”火箭炮?
产品名称:产品名称铁拳3式60mm火箭筒
Panzerfaust360mmRocketLauncher
生产单位:德国狄那米特-诺贝尔公司
DynamitNobelAG,DE
现状:生产
用途:杀对付主战坦克和完成其他战术任务
概 述
铁拳3式60mm火箭筒,是一种适合现代乃至未来战争需要的新型单兵反坦克武器,由德国狄那米特-诺贝尔公司于1978年6月开始研制,1990年进入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
该火箭筒有重型和轻型两种,可用于摧毁现代主战坦克、装甲战车、城镇壁垒和野战工事,杀伤有生目标,施放烟幕和实施照明等。它除装备德国陆军外,还出口到瑞士、奥地利、韩国、日本等国。
结构特点
铁拳3式60mm火箭筒结构紧凑,质量小,便于携带,并具有发射痕迹、噪声、烟雾、闪光小的特点,可在密闭空间内使用。
1.火箭筒
该火箭筒采用戴维斯发射原理,敞开式平衡抛射方式,由发射筒组件和发射、击发装置组件以及瞄准具等组成。发射筒组件包括发射筒、发射药、点火具、平衡体、护腮板、提把和背带等,一次性使用。发射筒用浸涂环氧酚醛树酯的玻璃纤维绕制而成,内有铝制衬套,两端有加强护圈和保护盖,前面有火箭增程弹闭锁连接器,上方有瞄准具插座和加强保护套,下方有发射、击发机构连接件。发射、击发装置组件由握把、发射机构、击发机构、保险装置、前手柄和肩托等组成,可重复使用。
该火箭筒还配有一个防止瞎火的备用点火具。射击时,若针剌点火功能失效,该备用点火具能在稍稍延长一点时间后,自动点火。发射机构在握把折叠状态下,被强制保险。握把展开后,通过翻转保险装置解脱保险。此外,为了防止意外点火,还备有一个防止事故的保险机构。
2.瞄准装置
该火箭筒配用可重复使用的光学瞄准镜。为提高夜战能力,还配有目标红外显示器,连同红外防护镜一起使用,可安装在光学瞄准镜支架上。
3.弹药
该火箭筒使用超口径弹药,包括90mm破甲弹、110mm破甲弹、125mm破甲弹、110mm杀伤破甲两用弹、碎甲弹、发烟弹、红外干扰发烟弹、照明弹和演习弹等。为了保证有利炸高,破甲弹都有可拉出来的探头,顶端为压电引信的头部机构。此外正在研制的一种串联空心装药战斗部,能有效地摧毁反应式装甲和侵彻厚的多层装甲,破甲厚度约为800~900mm。
性能数据
口径
火箭筒战斗状态长
火箭筒战斗总质量
火箭筒质量
重型
60mm
1200m
12kg
8.4kg
轻型
60mm
1160mm
9kg
6kg
配用弹种
破甲弹,破甲杀伤两用弹,
发烟弹,红外干扰发烟弹,碎甲弹,
照明弹
弹径
110mm
&90mm
弹质量
初速
最大速度
有效射程
对运动目标
对固定目标
&弹丸飞行时间(300m)
破甲厚度
瞄准装置
3.6kg
170m/s
250m/s
300m
500m
>700mm
光学瞄准镜,红外显示器
3kg
220m/s
310m/s
350m
500m
1.0s
>500mm
光学瞄准镜,红外显示器
“铁拳”(Panerfaust)系统是二战时期德军最著名的单兵反坦克武器,也是其制式装备。在整个战争期间,铁拳发展出了多种型号,一般按照射程命名。其中包括30m、60m、100m、150m以及30km等。我们一般所说的铁拳反坦克榴弹发射器,实际上应当是射程为60m的那一种。这一类别的铁拳是整个铁拳反坦克榴弹发射器家族中最有效的一类。
铁拳的原理非常简单。它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钢制火药管提供反坦克手雷的出膛动力;插在火药管前的反坦克榴弹则近似于前文介绍的枪榴弹。发射的时候,步兵扣下火药管外的发火针,启动冲击帽点燃管内的推进火药,使反坦克榴弹离开发射筒,弹簧尾翼随之展开,使其稳定飞向目标爆炸。凹型的爆破部内含高爆炸药,其能贯穿200mm的装甲。由于火药管是中空的,因此推进火药的气流可以从火药管后部冲出,使它完全没有后坐力。
铁拳的发射姿势比较特别。一般而言,发射者将其夹在右腋下,左手固定方向,弹头向上,射出后利用抛物线攻击坦克顶部。这种类似于迫击炮的弹道方式非常有效,铁拳的扬名更多的还是因为其独特的攻击方法。另外,铁拳也可以放在右肩上发射。
第一种铁拳型号是铁拳30型。它是1943年为了缓解东线步兵所面临的苏联装甲部队压力而研制。但是由于其射程太近,在面对防护和火力都不断提高的红军坦克的时候就显得越来越落后,因此最终被铁拳60型取代。以后还有射程更远的型号,不过由于射程的提高也影响了精度,100型、150型等都不如60型有效。总的说来,尽管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武器,但是在整个战争期间,尤其是东线,铁拳还是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的。那些获得过“击毁坦克臂章”的德军官兵在击毁苏联坦克的时候用的基本上都是铁拳。
战争末期,由于这种武器非常易于操作,所以铁拳也成为了仓促编成的新兵部队和国民冲锋队的首选反坦克武器。而对于经验丰富的武装党卫军反坦克小组,以铁拳配合反坦克火箭筒(Panzerschreck)的精确伏击,更是成为让盟军装甲部队非常头疼的威胁。一般盟军的坦克被击中以后,里面的装甲兵才知道铁拳小组的存在。
跟其他反坦克单兵装备不一样,反坦克手雷必须在步兵靠近装甲目标之后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它更适于在堑壕、坑道等地作战的步兵使用。这种反坦克兵器构造简单,无发射装置,重量轻,携带和使用方便,造价低廉,因此德军在二战当中也大量使用。一般而言,反坦克手雷都通过附着在装甲目标上面引爆,从而达到打击的目的。反坦克手雷有两种附着方式:磁性和粘结。而德军在二战当中发展的反坦克手雷基本上都是磁性手雷。有趣的是,正因为德国人对磁性手雷的浓厚兴趣,以至于他们认为盟军也发展出大量的磁性手雷,因此他们在己方装甲车辆上面发展出了独特的防磁涂层(Zimmerit)。
参考资料:||http://bbs.cn.yimg.com/user_img/200605/28/aa***********_140605170004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