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二气在人体中是如何定义?
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仅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其涵义逐渐延伸至晴与雨、寒与热、天与地、日与月、静与动、男与女、气与形等。
在理论上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势力[举例]如:天与地、日与月,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举例]如:内与外、上与下。故《类经阴阳类一》说:“阴阳者,一分为二也。”因此,阴阳乃是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范畴,具有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
阴阳学说,即是通过分析相关事物的相对属性、以及某一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相互关系,从而认识并把握自然界错综复杂变化的本质原因及其基本规律。所以,阴阳学说与现代哲学中的矛盾概念有着类同之处,乃是对客观世界实际存在的许多特殊矛盾现象的概括。
阴阳的特性:
•相关性: 指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必须是在同一范畴,同一层次或同一交点,即相互关联的基础上。
•普遍性: 凡相关事物的相对属性,皆可划分阴阳。《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相对性: 阴阳的属性是通过与自己的对立面比较而确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可相互转化。
阴阳中复有阴阳(可分性)。
参考资料:http://jpkc.hactcm.edu.cn/V2004/zyjcll/jxkj/1zhexue2.files/frame.htm
在人体:气为阳,血(津液)为阴.身体的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五脏中位置在上者为阳,在下者为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