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手机银行许多的相关技术是手机生产商还是银行?我在研究这个问题时不知找谁更好?
这个问题可从几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您所指的手机银行是个什么定义?!目前,3G网没有建立前,手机银行由于所采用标准的不同会在功能上和实现方式上有很大的区别。
顾名思义,手机银行就是利用手机来完成银行业务(个人业务或对公业务)。如信息类、查询类、提醒类、交易类、投资类等。也有称作手机钱包、手机支付等,虽然叫法不一,但在目前的网络和平台技术条件下,各种应用虽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尚无一平台应用可用“成熟”来形容。
要想在手机上实现银行业务,手机制造商和银行是您列举出的两个参与者。事实上,参与者中还包括SIM卡和STK卡制造商、基础电信运营商(移动和联通)、增值电信运营商(SP)、内容提供商(CP)等。
手机银行是手机的一种应用,所以一般手机制造商不直接参与手机银行应用开发。从安全角度来说,用STK卡来实现手机银行功能是最安全的,但由于STK卡存储量有限,一般低于64K,所以又有人将其与空中下载技术OTA结合在一起用。不过这种方式需要用户换卡,实施起来仍存在不少问题。在这一方式中,要将手机银行功能烧到STK卡上,功能的开发往往是由软件公司来作的。
银行由于其主业是为客户提供银行服务,所以往往只参与功能的开发,而不是主要的开发者和后期的运营者,当然也有自己运营的,但我觉得这不是很好的选择。
除了前面提到的STK卡+OTA应用,目前还有基于其它平台的一些应用。如基于短信(SMS)、互动短信(USSD)、WAP、KJAVA、BREW等。
短信的传输过程中由于采用明码,所以我认为不适合于作交易类业务,但由于价格低,所以在动户通知、消费和贷款提醒、信息查询或发布、简单信息查询等应有不错的应用,如浦发行的及时语、中行的银信通等,此外,招行、农行、建行、工行等也都有类似的业务推出。银联也有类似业务,但由于银联不拥有任何客户,在没有银行方许可的情况下,前景不能不让人怀疑。
USSD被称为互动短信或超级短信,它是G网的应用,而C网没有这项应用。由于基础运营商并没有在全国部署USSD,所以目前服务还只能在有USSD网络平台的地区使用。其区别是可以用菜单方式来从事银行业务,缺点是其安全性类似于普通的短信,不适合做交易类业务。建行在个别省开通的手机银行业务就属此类。
用KJAVA或BREW来实现手机银行业务,应该可以达到网上银行的安全性。不过目前支持KJAVA或BREW的手机尚属少数,将来应该是个方向。在目前市场上所推出的业务中,还没有看到此类。
所以,说道手机银行,目前的应用可谓五花八门,各有利弊。但从技术开发角度来说,多数是由专业的软件企业,或SP、或CP来开发的;要想从市场上买来的手机里就带有手机银行业务,必须要同移动联通和卡制造商联络,否则,就要找做行业应用的SP(增值电信服务商)或CP(移动业务内容提供商)。
但愿对您有帮助。
当然不会是手机生产商了,一般是有专门的技术部门的,有可能是人民银行的吧,呵呵。
是手机生产商,技术支撑主要来自手机生产商的技术开发。
农业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可以办理手机银行,不属于手机生产商,
具体还是要看什么问题了?
通信发面的问题就联系通信运营商
金融方面的问题就联系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