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丁"姓的由来?
丁姓来源
1、出自丁侯的后裔。丁侯为殷商诸侯。周武王讨伐殷纣时丁侯因不从而被周所灭,其祖孙散居各地,部族仍以丁为氏。
2、出自姜姓,为姜太公的后裔,其始祖为姜伋。
3、为孙姓所改,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江表传》云:“孙权因孙匡烧损茅芒,以乏军用,别其族为丁氏。”所以,后世的丁姓中国人之中,特别是南方的丁姓人中,有一部分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因为孙氏传自周文王第8子康叔。
4、出自子姓。春秋时宋国有大夫宋丁公,死后,其子孙以谥号为姓氏,称丁氏。
5、历史上的西域(今新疆大部分地区)人名中,最后一个字是“丁”的很多,进入中原汉化以后往往改姓丁。如《灵山房集高士传》云:“鹤年西域人也,曾祖阿老丁,祖父苦思丁,父为乌禄丁,又有从兄士雅漠丁,鹤年知自曾祖以下其名末一家皆丁字,不知何义,后世遂以鹤年为丁姓。”
6、出自于氏所改。据《枫窗小牍》所载:“宋有无赖子于庆,欲依丁谓,一老儒教其改姓丁,后果得意。”
编录者注:《潜阳丁氏宗谱》中的《凡例》,记载了有关丁姓的由来。龙骧已在网上介绍了可取对丁氏由来的考证,这与《凡例》所介绍的基本一致。从《凡例》一文可以看到它的介绍是比较客观的。由于此说太神了,不能不使人对此有所偏爱。《凡例》全文如下:
吾丁姓出于姜齐太公(齐国是姜子牙的封地,故称姜齐太公)子及(这个及字原有单人傍,音仍读“及”)为丁公,因以此命氏(姜太公的儿子被太公赐为丁姓),此丁氏之由来也。郡,称济阳者(丁公的封地在济阳,即现在的兖州),氵允 水(“氵允”为一个字,读YAN,即“兖” 字,“兖水”是“济水”的别称)源出河北东流为济,山左以(此“以”通“为”)济南名郡。益信吾丁氏始山东也(意思是:丁氏出于山东这一点是可以确信的)。后支裔四散难以遍考,若就吾始祖庆云公自鄱阳迁潜言之,则西江(即江西省)同宗似为的宏远(此句意思是:庆云公说,江西有个同宗人叫宏远的举人),甲辰(公元1364年)、丁未(公元1367年)两次在京会试,所集晤同姓诸同胞,两江浙闽(两江指江西江苏,浙闽即浙江福建)山之左右(指山东山西)湖之南北(指湖北湖南),皆有其人(都有丁姓人),俱云(都说)发源山东。仓卒中考西白方攵(这“西白方攵”是一个字,读HE核,西在上,白方在下左,攵在下右,此字没有现代简化字,意思是粗糙)不及,精详不敢载入,俟我族后贤遍查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