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与荔枝功效有何不同?
荔枝 (《本草拾遗》)
【异名】离支(《上林赋》),荔支(《齐民要术》),丹荔(《纲目》),火山荔(《生草药性备要》)。
丽枝(《纲目拾遗》),勒荔(《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无患子种植物荔枝的果实。
【植物形态】荔枝常绿乔木,高达10米;树冠广阔,枝多拗曲。
羽状复叶,互生;小叶2~4对,革质而亮绿,矩圆形成矩圆状披针形,长6~12厘米,宽2.5~4厘米,先端惭尖,基部楔形而稍斜,全缘,新叶橙红色。
圆锥花序顶生,花小,杂性,青白色或淡黄色;尊杯状,4片,宽2.5~3毫米,边缘浅波状;无花瓣;花盘环状,肉质;雄蕊6~10枚,长5~6毫米,花丝分离。
被毛;子房上位,具短柄,倒心状,2~3裂,2~3室,花柱线状,顶端2短裂。
核果球形或卵形,直径约3厘米,外果皮革质,有瘤状突起,熟时赤色。
种子矩圆形,褐色而明亮,假种皮肉质,白色,半透明,与种子极易分离。
花期2~3月。
果期6~7月。
多栽培于果园。
分布福建、广东、广西、台湾、云南、四川等地。
本植物的根(荔枝根)、叶(荔枝叶),以及外果皮(荔枝壳)、种子(荔枝核)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6~7月果实成熟时采。
【化学成分】果肉含葡萄糖66%,蔗糖5%,蛋白质1.5%,脂肪1.4%,维生素C、A、B,叶酸,以及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尚含多量游离的精氨酸和色氨酸。
【性味】甘酸,温。
①《食疗本草》:微温。
②《本草拾遗》:酸。
③《海药本草》:甘酸。
④《开宝本草》:甘,平,无毒。
【归经】《玉楸药懈》:入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
【功用主治】生津,益血,理气,止痛。
治烦渴,呃逆,胃痛,瘰疬,疔肿,牙痛,外伤出血。
①《食疗本草》:益智:健气, ②《海药本草》:主烦渴,头重,心躁,背膊劳闷。
③《日用本草》:生津,散无形质之滞气。
④《本草衍义补遗》:消瘤赘赤肿。
⑤《纲目》:治瘰窃,疗肿,发小/瞳疮。
⑥《玉楸药解》:暖补脾精,温滋肝血。
⑦《本草从新》:解烦渴,止呃逆。
⑧《医林纂要》:补肺,宁心,和脾。
开胃。
治胃脘寒痛,气血滞痛。
⑨《泉州本草》:壮阳益气,补中清肺,生津止渴,利咽喉。
治产后水肿,脾虚下面,咽喉肿痛,呕逆等证。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5~10枚;烧存性研末或浸酒。
外用:捣敷或烧存性研末撒。
【宜忌】阴虚火旺者慎服。
①《食疗本草》:多食则发热。
②《海药本草》:食之多则发热疮。
③《纲目》:鲜者食多,即龈肿口痛,或衄血。
病齿匿及火病人尤忌之。
【选方】①治呃逆不止:荔枝七个,连皮核烧存性;为末,白汤调下。
(《医方摘要》) ②治瘰疬溃烂:荔肉敷患处。
(《泉州本草》) ③治疔疮恶肿:荔枝肉、白梅各三个。
捣作饼子,贴于疮上。
(《济生秘览》) ④治风火牙痛:大荔枝一个,剔开,填盐满壳,煅研,搽之。
(《孙天仁集效方》) ⑤止外伤出血,并防止疮口感染溃烂,得以迅速愈合:荔枝晒干研末(浸童便晒更佳)备用。
每用取末掺患处。
(《泉州本草》) ⑥治老人五更泻,粪便溏软:荔枝干,每次五粒,春米一把,合煮粥食,连服三次;酌加山药或莲子同煮更佳。
(《泉州本草》) ⑦治孕妇堕胎后下血不止及产后出血:荔枝干七个(连壳和核一起打破),用两碗水煎至一碗服下。
⑧治小儿遗尿:每天吃荔枝干十个。
⑨治妇女虚弱贫血:荔枝干、大枣各七个,水煎服,每日一剂。
⑩治气虚寒痛:荔枝肉5枚,煮酒1杯服用,屡服有效。
⑾荔枝莲子淮山粥:干荔枝肉50克,淮山、莲子各10克(捣碎),水煮至软烂时,加入大米100克,同煮粥,用油盐或白糖调味食用,可治老人晨起腹泻(五更泻),大便溏稀等症。
【名家论述】《玉楸药解》:荔枝,甘温滋润,最益脾肝精血,阳败血寒,最宜此味。
功与龙眼相同,但血热宜龙眼,血寒宜荔枝。
干者味减,不如鲜者,而气质和平,补益无损,不至助火生热,则大胜鲜者。
【说明】鲜荔枝味甜鲜美,汁多肉嫩,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实为水果中之绝品。
荔枝不宜多食,若连续、大量地食用鲜荔枝会产生头晕、心慌、脸色苍白、饥饿感、出冷汗、恶心、手足无力等症,严重者还可出现眩晕、抽搐、呼吸不规则甚至突然昏迷、脉搏细弱、类近低血糖症状,医学上称为荔枝急性中毒,即荔枝病。
若出现上述症状时,可让病人平卧休息,轻者立即冲服浓糖水一杯,重者应马上送医院救治
龙眼是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被誉为“果中神品”。味道鲜嫩爽脆,清甜芬香,龙眼营养丰富,是高级滋补品。龙眼有400多个品种,福建龙眼产量最大,品质最好。
“圆若骊珠,赤若金丸,肉似玻璃,核如黑漆。补精益髓,蠲渴肤肌,美颜色,润肌肤,各种功效,不可枚举。”这是明代学者宋珏对龙眼的描写,可谓传神。龙眼,现今叫桂圆,早在汉代就被列为海南贡品。栽培则更早,迄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历代医家对龙眼颇多赞美,李时珍说:“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王士雄则誉龙眼为“果中神品”。祖国医学认为,龙眼肉性甘温,有益智宁心、开胃益脾、补气养血之功。
自古以来,龙眼就被视为滋补佳品,其营养价值非一般水果可比。每一百克含水分27.3克,蛋白质5克,脂肪0.2克,糖类65克,胡萝卜素0.01毫克,铁44毫克,维生素B2 0.55毫克,尼克酸2.5,维生素C34毫克,还含有机酸、腺嘌呤和鲜美爽口。龙眼可鲜食,肉质鲜嫩,色泽晶莹,鲜美爽口。龙眼还可加工成罐头、龙眼肉、龙眼膏、龙眼干等。还可做八宝饭,或加莲子、大枣等做成粥,亦可做为菜点的原料。
龙眼的传说
很久以前,蛟龙总要兴风作浪。桂圆与蛟龙大战三天三夜,斩死蛟龙,挖出龙眼。县官来夺龙眼,桂圆寡不敌众,吞下一只龙眼,另一只“轰隆”炸裂。乡亲将桂圆葬在村边。第二年桂圆的坟上长出一棵树,结出累累果实,果肉和果核就像龙的眼珠。为了纪念桂圆,人们将晒干的龙眼果叫作“桂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