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紫苏解表散寒解鱼蟹毒?
紫苏是一种唇形科植物,能长到一人多高,茎紫色呈方柱形,叶子有手掌大,边缘有齿。它的茎杆、叶片中蕴藏了丰富的挥发油,内含紫苏醛、薄荷酮、丁香油酚等物质,使植株通体散发出奇异的芳香。紫苏清凉无毒,营养丰富,是一种调味品,能腌制小菜佐餐,风味独特,明代就有“紫苏嫩时采叶和盐及梅卤做菹(酸菜)”的吃法。
紫苏的入药部分是夏秋采收的叶片及梗,有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的作用。《本草》说紫苏性味辛温,入肺、脾、胃经,能散风寒,除气滞。秋冬季感冒出现的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兼有咳嗽者,常与杏仁、前胡、桔梗等配伍,如杏苏散。一般轻浅的感冒,用紫苏10克,揉成粗末泡茶喝,效果也不错。脾胃气滞引起的腹胀、胸闷、恶心、呕吐,可用苏梗、荷叶梗各15克煎汤服用治疗。鱼鳖虾蟹等生猛海鲜,寒腻腥膻,多食损人肠胃,还易引起吐泻腹痛等中毒症状,用紫苏叶30克,生姜15克,厚朴、甘草各10克,煎汤服用可解因吃鱼蟹导致的食物中毒。日本人总是在吃生鱼片的时候,也同时吃下一些新鲜紫苏的叶和嫩茎,这样不仅提味,还能解毒。在蒸煮螃蟹的时候,不妨放上一把苏叶,以解腥、祛寒。
广州有一道名菜叫紫苏炒田螺,最初由顺德传入,田螺生长在水田池塘的泥土中,泥腥味重,当时人们尝试用辣椒、蒜头、豆豉为作料炒田螺,但始终却未能除去田螺的泥腥味,实令人有美中不足之感。后来,泮塘一个叫李细苏的农夫无意中发现用紫苏叶炒田螺可以除去田螺本身的泥腥味,于是这个方法很快流传开来。不久,人们再加以改进:在田螺下锅前先用油捞一下,然后再下紫苏叶炒,这样更能带出田螺的鲜味。
下面介绍紫苏炒田螺的做法:
【材料】
田螺,紫苏叶、沙茶酱、蒜茸、豆豉等少量。
【做法】
1、烧红镬,放油,把蒜茸、紫苏叶、沙茶酱、豆豉等倒入镬中,爆香。
2、加入田螺不停地炒,溅入滚水,用精盐调味,炒至熟透。
3、勾芡加包尾油、麻油和匀上碟。
参考资料:http://bbs.health.163.com/jkys/38756,1.html||http://bbs.cn.yimg.com/user_img/200611/24/ba***********_140611240525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