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网络
分享
 
 
 

Enjoylife访谈群对话云南地震局:漫远行者

王朝站长·作者佚名  2011-12-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各位中午好,西南旱灾牵动着我们大家彼此的心,关注支持就是力量,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来自云南地震局的漫远行者,漫远行者关注“《滇舆云水》”和“地震与干旱”。地震与干旱的关系大致有那些关系呢,人,庄稼现在都很渴,西南多省都需要水的滋润和抚育,接下来我们有请漫远行者和我们聊聊他的一些个人见解和观点,我们即将开始,谢谢

Enjoylife:行者你好,很高心你能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参与我们的访谈,我们知道此次的青海玉树刚刚发生了7.1级地震,那么针对本次地震,行者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漫远行者:现在地震是热点问题,可地震工作者应该向大家道歉。没预报出来,什么都是0。在7.1前面有个4.7,遗憾呀!4.7后应该引起重视的,但地震工作水平就这现状。

Enjoylife:昨天听到节目谈及,目前世界上地震预报都成为难题,地震最多能精确到地震前10秒,相信这些对于大家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希望玉树地震区的朋友们能重新振作起来,重建家园,ok,我们切入今天的正题,云南大旱,对于你来说,你认为和地震有哪些关系吗?

漫远行者:没有“精确”到几秒,但10秒是宝贵的,日本现做10秒的预警尝试。“重建家园”——这是共同的愿望。这要在“群友”清楚公认的“地震成因”前提下才能回答,公认的“地震成因”认为与“旱”没关系,只可能诱发。著名地震学家傅承义先生认为,震前气象异常可能是固体地球与大气的一种偶合,不一定是必然现象。当然,长时超大面积的旱、涝,必然引起地下水的变化和地壳板块的收缩或膨胀,加速和触发板块的断裂、错动。

Enjoylife:关于网络上所说的,云南干旱的原因是因为某些利益集团在云南毁林栽树,甚至有人说干旱是因为我们修建了三峡大坝,请就您了解的情况给我们做个介绍

漫远行者:哈哈,干旱是气候原因引起的!毁林栽树只影响局部;“修建了三峡大坝”是原因谁考证过?

Enjoylife:其实作为在后方和外省了解到云南干旱的情况还是比较少,接下来请行者和我们谈谈目前你所了解到的云南旱情的一些情况

漫远行者:网络虚拟,有“千言”不奇怪。

思考机器:【长文】旱灾真相实地调查(上部)净化版 http://shihb.blog.sohu.com/148258905.html 时寒冰说是:一分天灾,九分人祸。

漫远行者:其实网上发的图片大家已经看到,云南旱情是不可抗拒的,但可预防,只是云南水利失修或空白,云南是不缺“水”的,但可饮用的大量水源都污染了,我认为当前不是指责,而是出好注意。

Enjoylife:针对云南之水,看过行者的电子书《滇舆云水》感触比较深,看的出来,行者基于多年多水的研究,那么对于现状有哪些好的主意和好的看法和我们分享一下呢?

漫远行者:一分天灾,九分人祸——什么根据,怎么划分;弊端肯定存……

在对金沙江云南一段,自以百万年纪的地质年代开始形成“不舍昼夜”流淌到1949年10月,中国人才由自然索取享用转而有意识地研究、开发和利用。现代观测技术分析显示,金沙江输送到长江口的水量占长江流域流量的10%;著名的虎跳峡,两岸山岭与江面高差达2 500~3 000米,整个金沙江落差3 300米,水力资源一亿多瓩,占长江水力资源的40%以上,占全国总蕴藏量的15.3%。故传“选胜登临”昆明大观楼的“高人韵士”开玩笑地说——大半个中国和云南的战略制高点在金沙江,如果云南人在境内金沙江的石鼓镇和永胜涛源筑坝截流,哪长江中、下游的整个生态等局面将不堪设想;如果云南人在金沙江完成科学的水电梯级开发,哪云南人仅输出电力就可进入“小康”,“白银”全白送给长江中、下游喽;其实,云南真正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支柱产业是水电……调侃归调侃,但中华有识之士也看到——保护金沙江就是保护了中华民族的“母亲”;合理开发利用金沙江就是给中华民族的“子孙”留下可持续发展的财富……

一定要“合理开发利用金沙江”,这是对云南金沙江段的整体看法,她还有更大的功效。其实现在大家只看到云南“水”问题的“旱”,而没看到污染在这次抗旱的无奈。

Enjoylife:目前云南的旱情全国都很关注,作为地震业界人士,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下都在忙些什么呢?

漫远行者:因为搞地震,云南的山山水水跑遍,所以在全年偶感写了《滇舆云水》,没想墨迹未干就遇“水”问题,心疼……

Enjoylife:那些事,那些人,云南抗旱期间是否有经过或者遇见过一些让你为之感动的事情呢,希望和我们谈谈。

漫远行者:当然是全民族的抗旱热情和信心,但天不作美,捐钱和捐水是好事,但无序的捐就成问题,比如饮用水倒入非饮用池就是问题。我认为“捐”只能解决目前,关键是以后怎么办?“为之感动”是弥渡一小学受捐及时解决了学生的饮水问题……

……1969年12月29日,昆明地区十万军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开进素有“滇池之肾”功能的草海,取“睡美人”玉体上的土石,“移山填海,围海造田”,历时4个月的“奋战”,在滇池草海“玩”出了3万亩土地。然而,这片移来的土质并不适合耕作,“当年围海、当年造田、当年高产”的口号成了说梦,决策的“痴人”弄巧成拙地打开了滇池走向“毁灭”的“潘多拉之盒”。昔日四季如春的“春城”昆明,在失去约20平方公里“天然空调”的水面后,渐感夏季热浪难挡。

Enjoylife:能否谈谈你个人对于以后的看法?

漫远行者:水,生命之源,人体中水占70%。人类逐水而徙、择地而居,在化工制品没形成大规模产业前,水与人于自然间是基本平衡的。人口的膨胀和乡村剩余劳力大量地涌入城镇,以及方方面面节水意识的不足,中国水资源总量并不算多,虽然排在世界第6位,但若以人均占有量而论,中国人均水资源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量的1/4。云南人并不能因为金沙江输送到长江口的水量占长江流域流量的10%而骄傲,更不能因澜沧江年平均水量为黄河的1.1倍而自豪,别忘了云南所有湖泊现有几个可直接饮用,还剩几个没被污染,甚至广大城镇周围的农村因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以及缺少法律约束的工业排放,民间打井抽取的地下水都无法入口。庄硚入滇前,云南人的祖先就已在这块红土地择水而居,丰富的河流湖泊和青山平坝为先民们提供着渔、猎、茶和水稻耕作之便。历经千百年的沧桑,形成极具浓厚地域民族色彩的“泛滇文化”。云南的水养育了不少本土“精英”——政治上有“变服,从其俗,以长之”的滇王庄硚,与唐、宋并存的南诏、大理;经济上有一代“钱王”王炽;军事上有朱培德、周保中、张冲、罗炳辉;文化艺术科学上有孙髯、袁嘉谷、聂耳、艾思奇、熊庆来、陈一得;以及明代的郑和、兰茂、杨一清——如果假设那时的家乡水就已不足维持生命基本所需,云南历史上还能有多少屈指可数的“风流人物”……

漫远行者:新时期,云南提出把云南打造成民族文化和绿色旅游大省,这两项都与云南的山山水水息息相关,山青要绿化、水资源的保护和水质的改善随即摆到云南人议事日程。看似“绿色植物宝库”和水资源丰富的云南,其实在人口密集区比起1950年以前的山是秃的、高质量的饮用水是短缺的。2009年入秋至2010年3月底,云南滴雨未下,遭遇罕见的特大旱灾。所有江、河、湖和水库水位降超历史最低点,甚至出现有些江河湖泊的水源断流、库塘干涸,造成当季农作物绝收,旱区民众生存困难,进而直接或间接地使云南整个经济发展在相当长的时域内摆脱不了其负面影响。5次中东战争后,阿拉伯人提出“以土地换和平”,可以色列人迟迟不接受,其根本原因就是现在犹太人“复国”接着通过战争霸占的地区,大部分是关系到以色列人生存所需淡水的湖泊和河流源头,既“戈兰高地”下的太巴列湖和约旦河以及耶尔穆克河……相比之下,这些“水”只是云南水资源的“九牛一毛”,但如果不提升云南人的民族“水患”意识和保护意识,滇池、杞麓湖、星云湖的污染不彻底解决,再加上“问责制”仍需要若干年才能“恢复”的“阳宗海问题 ”,哪大城镇的云南人迟早要背井离乡,去寻找有水能满足新生活的栖息地——“选胜登临”昆明大观楼的“高人韵士”最后拂袖揶揄道——“……太象逐水不定的前‘古滇人’了……”

现代地质学研究和GPS观测表明,印度洋板块俯冲到欧亚板块下形成世界上最年轻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仍在继续。由于欧亚板块硬度大于印度洋板块,所以两板块在其东侧的碰撞带发生右旋挤压形成横断山脉系,青藏高原的雪水、雨水和地下水顺千万年前造就的地势沿峡谷汇集流出,加上云南先民活动的拓疆护国,云南人便享有自然恩赐的丰富水资源。21世纪,怎样利用好上苍得天独厚的安排,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云南“高人韵士”在品着普洱香茗不缺少的话题。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中国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该议定书,承诺在“十一五”开始和“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为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提出明确的“减排”指标。“减排”最有效和可持续的途径就是发展可行性的水电能源建设,如果云南的水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惠及经济建设和生活必需,进而减少产业、铁路、军营和生活对煤、油、气和木材的依赖,这样世界级的“三江”和云南自己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才真正进入实质性的保护,也是云南甚至是中国对世界可持续发展和对地球这颗蔚蓝色脆弱星球保护的贡献。

怒江中(下)游江段梯级电站经科学综合规划开发后,可带动当地经济跨越式发展,为云南西部带来灌溉、供水、防洪、旅游等综合效益。除提高“西电东送”的市场竞争力和减排沿线大气污染外,留用部分自然减少当地对不可再生的森林砍伐。针对怒江流域中游洪灾频发,水电大坝可有效调节洪峰流量,减轻中下游洪灾损失。在高山峡谷间形成串珠似的水库,还可舟船代索,弥补几百公里长的大峡谷由于两岸少桥的交通不便。气势磅礴的大电站群与秀丽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加上少数民族风情,云南西部绿色的独特旅游资源将得到的更大发展,作为负责任和经济发展中的中国,一定要算好一笔帐——是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名录》得到联合国有关委员会的资助大,还是独立自主,科学发展、科学规划、科学管理建设自己的水电事业对中华民族有利,别中了西方打着“遗产”和“环保”的幌子而实际上是遏止中国崛起与发展的圈套,就象“诺贝尔奖”的“操弄”一样。这些资助能解决“申报成功”将面临的一系列“遗产”后面的当地问题吗?符合中国的长远战略吗?就怕冷静地回过头来意识到什么的时候,又错过了大好时机。留点不可再生的地下战略资源储备给后代做更合理的开发利用吧!保护和开发并不矛盾,关键是怎样整合机制,运用好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

滇池污染是一个令人昆明人揪心的话题。为净化这五百里的浑涛浊波,“七五”以来,国家和云南省相继投入治污经费突破40亿元……

放不下“滇池情结”,就“味”登临昆明大观楼的“高人韵士”侃道——“……不能责怪历史,但必须正视现实,更应该着眼未来……目前用‘堵’的方式治理污染是无奈的可行方法,但必须并行玩真的以依法杜绝污染‘源’……历年的开发和自然的沧桑,滇池湖盆是处于“老年”,但金沙江是年青的,如果引金沙江水置换滇池水,形成古人都懂的‘流水不腐’,才是最终解决滇池‘富营养化’问题的手段,也是唯一‘绿色’的方案……‘引金沙江水’互存利弊之路线有二:一是在永胜涛源段开口导流,经大理‘旱坝粮仓’宾川、祥云,选有利楚雄农业经济发展区过境,引到滇池上游注入;二是在禄劝的汤郎-大松树间开口导流,利用昆明已完成‘掌鸠河工程’,引金沙江水到滇池上游注入……

——以上仅供参考。

Enjoylife:刚才接网友提问,很好奇的想问一下目前地震局的日常工作都有那些?平时都在做哪些方面的科考工作呢?能否结合自己的工作和大家谈谈。

漫远行者:地震工作有三大体系:监测预报,震害防御,紧急救援,国外重点在“震害防御”。我自己虽在“业”内,但我从地震学的历史和发展看有诗为助趣:震状——墨子始记震,从此陷怪圈。仪史张衡开,名存千古迷。康熙释成因,袭焉可完善。海外群英起,定量创学科。监测所得波,非预时中强。前兆困瓶颈,采样难对应。防御乏国力,幅员太辽阔。应急马后炮,救援越位嫌。体系缺大将,灾评充先锋。普教无拓展,装神守旧摊。恶运小概率,岁移痛渐忘……这是真实的地震工作现状!但不可能不等于不去做,前人总得为后人研究铺路,100年前谁会想到金属做成的飞机会上天。

Enjoylife:其实地震工作者和网民的博弈存在很久,我们打个比方,在3月9日,中国地震局貌似出来一篇文章,我国大陆暂无破坏性地震。之后大家都知道了,作为业内人士,怎么看这个问题。

漫远行者:专家当然要比网民更多知道地震的一二,不然大专院校还设地球物理学科干什么。但现在人的心态有问题,急功近利——专家方面自以为是;网民方面道听途说……专家应该潜心研究,不要把不成熟的、还在争论的学术观点拿才来应付网民和媒体,科学是严谨的。网民如果真正对地震感兴趣应该空时多看看有关地震的科普书籍再发言。这一点中国气象局就很好,公开道歉……地震发生的物理机制太复杂,不是一言两句能说清的……地震局该透明的就应该透明。

地震预报是一个社会问题,牵扯的方面很多,不象天气预报,下不下雨,只是带雨伞的问题,可地震预报不过关,一旦发布预报你停不停工,你躲不躲……

对于地球内部的构造其实知之甚少——都是反推,但大致结构是了解的。因为看不见地底下,可太空已进入“哈勃时代”……希望“Q群友”但对地震工作者的工作应该采取理解的态度,就象目前的抗旱主流是正确的一样……现代量化的地震研究才100年多一点,很多不成熟。

Enjoylife:ok,我们知道其实你在工作之余做了几本电子书,对于水文,人文的研究都比较深刻,我们的访谈接近尾声,最后我们有请行者和我们分享一下自己在做这些作品的心路历程。

漫远行者:地震科普我是不经意做的,但还算“成功”;其它的是恪守有感而发,只代表我的看法和所见……我是玩的心态。

Enjoylife:今天很感谢漫远行者来到我们的互动空间和我们分享关于自己对云南旱灾的一些分析,我们真心的希望云南旱灾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得到大力的缓解,人民能够尽可能的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稳定的生活。再次感谢行者。同时我们提供行者的两部优秀电子书给各位喜欢和关注云南的朋友《滇舆云水》电子书下载:http://www1.fangtan.org/dianyuys.rar《与我同行》电子书下载:http://www1.fangtan.org/yuwotongxing.rar,这里是Enjoylife访谈群,我们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再次感谢!

来源:http://www.fangtan.org/html/redianfangtan/2010/0416/559.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返回首页<<
推荐阅读
 
 
频道精选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