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北京最美的乡村

分类: 图书,旅游,国内游,北京游,
品牌: 中共北京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
基本信息·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页码:15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9787802570924
·条形码:978780257092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2009北京最美的乡村》内容简介:城乡,在传统观念上是因业而分、依业而居的两个区域。过去的城乡,仿佛是界限分明的两个世界。乡村离城市似乎很遥远,它更多的是作为符号存留在城里人的记忆中,是偏僻、落后的代名词。城乡统筹建设新农村,正在打破城乡的界限,推动着城乡的嬗变。
寻找“北京最美的乡村”宣传评选活动便是一个鲜明的例证。活动连续开展四年来,每年都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人次的市民参与评选和体验,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今日乡村之巨变。
我们欣喜地看到,改革开放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催生了一大批美丽乡村,它们以“生产美、生活美、环境美、人文美”的新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构成城乡互动互融、共建共享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农村既是过去,更是未来。相信,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新型的城乡关系将加快构筑。现代京郊、美丽乡村将会与城市更加和谐发展,与您的工作生活更加息息相关。
让我们共同携手,致力于“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首都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编辑推荐《2009北京最美的乡村》是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2009北京最美的乡村
序
满族风情俏京南
巴园子村
万亩梨园花果香
梨花村
名闻中外“画家村"
小堡村
宜工宜居两相宜
石家营村
山环水绕栗之乡
六渡河村
四围青山藏古韵
爨底下村
大山里的“三里屯
雕窝村
幸福家园美如画
庙卷村
朝霞首缕映仙谷
花园村
云居素斋结“禅”缘
水头村
2009北京最姜的乡村(提名)
花红柳绿掩新村高里掌村
百年菜乡展新容北蒲洲营村
花开富贵幸福来后石羊
长城山居玉兰香神堂峪村
玉渡山下豆腐乡玉皇庙村
遍地草莓绿映红麦庄村
御杏满园谐趣多西赵各庄村
城乡和谐新社区小屯村
村庄蜕变艺术区何各庄村
生态庄花果园小浮坨村
2009北京最美的乡村(候选)
青山秀水映古村古家山寨村
葡萄飘香生态村武疃村
百“姓”和乐共兴荣河西村
金海湖畔鱼戏泉黄草洼村
石碾中幡立古村水峪村
银山谷地栗香远湖门村
静山净土敬客来老泉口村
明清古韵“小西藏”长峪城村
“八宝"辉映养生地双文铺村
小桥流水诵元曲韭园村
琉璃生辉美名传琉璃渠村
聚祥纳福天意留小周易村
云蒙风情民俗游水堡子村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城乡,在传统观念上是因业而分、依业而居的两个区域。过去的城乡,仿佛是界限分明的两个世界。乡村离城市似乎很遥远,它更多的是作为符号存留在城里人的记忆中,是偏僻、落后的代名词。
城乡统筹建设新农村,正在打破城乡的界限,推动着城乡的嬗变。
寻找“北京最美的乡村”宣传评选活动便是一个鲜明的例证。活动连续开展四年来,每年都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人次的市民参与评选和体验,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今日乡村之巨变。
我们欣喜地看到,改革开放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催生了一大批美丽乡村,它们以“生产美、生活美、环境美、人文美”的新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构成城乡互动互融、共建共享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农村既是过去,更是未来。相信,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新型的城乡关系将加快构筑。现代京郊、美丽乡村将会与城市更加和谐发展,与您的工作生活更加息息相关。
让我们共同携手,致力于“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首都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文摘插图:


梨花村
梨花村名副其实,掩映在永定河东岸的万亩梨园之中。下了京开高速,一路迎着梨香,很容易就能找到村子,因为地处梨园中心区,所以百年老梨树随处可见,那棵已经417岁的贡梨树依然硕果累累。听着“北村萝卜葱心绿、南庄鸭梨金把黄”的故事,咬上一口与庞各庄西瓜齐名的“金把黄”,从嘴到心都是甜的。一路六街通南北,九道二巷穿东西,徜徉村中,随便走进60多家民俗接待户中的一家,都能吃到梨丝饼等特色美食。“春赏花团锦簇、夏观叶碧荫浓、秋品果垂金镀、冬看枝挂雪晴”,梨花村用心把“花果”做成了大产业,写出了一产与三产有机融合的大文章。
“吃瓜要吃脆沙瓤,吃梨要吃金把黄”,这是流传在大兴区庞各庄镇的一句口头语。人人都知道庞各庄的西瓜好吃,但是你可能不知道,与庞各庄西瓜齐名的“金把黄”梨就产自一个以花命名的美丽村庄一梨花村。
梨花村位于北京西南郊永定河东岸,属大兴区庞各庄镇管辖,原名南庄村,1981年村庄普查时改名梨花村。庞各庄镇的万亩梨园是北京种植面积最大、开花最早、品种最多的古梨树群落,其中心就位于梨花村,所以说梨花村种植梨树的历史十分悠久,村中有百年以上的古梨树3万棵,成为全国罕见的平原古梨林群落,其中树龄已有417岁的一棵贡梨树被皇帝御封为“金把黄”,至今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说到“金把黄”这个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佳话,据《宛署杂记》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村内有个姓寇的秀才,才学渊博,颇受明朝皇帝的赏识,经常被召进宫谈古论今。当地百姓无人敢小视,称此人为“寇大官人”。
后记2009年度寻找“北京最美的乡村”宣传评选活动,历时半年多,围绕“共建美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的主题,通过媒体集中报道、市民亲身体验、户外公益展示等形式进行了广泛宣传,采取网络投票评选、报纸选票评选、市民体验评选、专家评委评选等方式进行了综合评选,最终产生了10个“北京最美的乡村”和10个“北京最美的乡村(提名)”,为新中国六十华诞献上了一束鲜艳的花朵。
今年参评的33个候选村是郊区13个区县自下而上层层筛选推荐的,各具特色、各有魅力,生动地展示了首都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成效。这些村以极大的热情和积极的行动,为活动顺利开展发挥了主体作用,其所在的区县、乡镇对这项活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给组委会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为本次活动媒体支持单位的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京郊日报、首都之窗、千龙网等新闻媒体,选派优秀记者对33个候选村进行了深入采访并播发了生动报道,以专栏和专题的形式为整个活动搭建了很好的宣传平台。北京农村商业银行、中国太和旅行社、易游天下国旅等单位十分关注北京新农村建设,为免费发放50000册《体验评选套票》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在活动进程中,最令我们感动的是热情参与体验和评选的广大市民,有开车连跑多个赠送点领取体验套票的年轻人,有乘坐公交车走遍33个候选村的部队退休干部,有7口入一起体验全部候选村的家庭,有写来亲笔信投票的94岁老人…一透过:562万多张选票,我们深深体会到:建设新农村,既是农村的客观需要,也是首都的发展要求;新农村建设的成果,直接受益的是农村居民,最终受益的是全体市民!
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编写了这本书,以飨读者。同时,对所有支持和参与此次活动和本书编辑工作的单位和个人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