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自然的社会
分类: 图书,社会科学,社会学,社会学理论,
作者: (法)莫斯科维奇著,黄玉兰译,张一苇审校
出 版 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4-1字数: 240000版次: 1页数: 298印刷时间: 2002/04/01开本: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201038704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人类在解释人类社会本身时,总是尽力通过既论证其永久性,又论证其优势的说理,来阐述人类关系的构成。本书正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反自然使人的社会予以确立。
内容简介
本书于1972年第一次出版。今天,本书描绘出来的前景比过去更有成效。其观点简洁明了:我们建设我们的社会,不是反自然、与之决断而为之,而是利于创造我们共同选择的自然的方方面面而为之。这样,社会属于一部历史,而这部历史的精神方面的跃变和社会方面的转变——不仅包括技术的、政治秩序的转变,而且包括两性的、家庭的、谱系权利的转变——这两方面的变化深刻地造就了每个时期。这幅前景终能展示一个意义十分广泛的观念,这是非实证主义的观念,是充满活力的社会学和生态学可能体现的观念,它针对的是普及化的匮乏所需要的“生存新艺术”。
作者简介
塞尔日莫斯科维奇,法国高等社会科学专科学校科研指导教师,曾积极参加了生态学运动的创办工作,出版了关于社会心理学史、科学史与技术史、现代社会问题的著作,于1989年获得社会学与社会科学欧洲奖。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演化与历史
第一章最初的灵长类动物历史的推动者
一 突变、适应与进化:灵长类基本机制的简单回顾
二 适应社会
三 生存的新旧艺术
第二章无言的社会
一 温和的等级制
二 共同生活的清规戒律
三 如何填平代沟
第二部分人类的本性
第三章新动物世界
一 在无人地带上:灵长类动物的人化或狩猎化
二 群体、资源以及对环境的种种压力
1.两种稳定状态的原始描述
2.多余雄性和受森林威胁的小世界
三 动物的食物采集
第四章人的两次产生
一 从掠食到狩猎
1.主要资源的障碍
2.重要的裂变
3.诡计与死亡的艺术
二 变性的人
1.学习灵巧的类人猿
2.技能的顺化
三 最后的看法:人的要素和人的结构
第五章从天然淘汰到自然分化
一人口与环境关系的转换
二创造男人,创造女人
1.发明与发展
2.遗传与承袭
三 分化过程是自然的
第三部分动物世界与人类社会
第六章无从而来的社会群体
一 错误中的自然
二 “有伴相随”的社会与“形单影只”的社会
第七章 狩猎与亲属关系:初步了解的事实
一 从事狩猎的三个构成要素
二 男性问题
1.父亲身份的发现
2.论独身:婚姻与男人之间的平等
三 分享原则:赠送与相互性
1.夫妇外婚制
2.社会内婚制与谱系权力
3.外婚制分配上的概括
第八章男人社会中的女人:乱伦问题
第九章两性之争
第十章一半是自然,一半是社会
第十一章秩序礼赞
第十二章回顾
后记(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