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会计(高等院校财政学专业教材新系)

分类: 图书,经济,会计、审计,会计,各部门会计,
品牌: 艾华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页码:32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9787811228021
·条形码:9787811228021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院校财政学专业教材新系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税务会计》内容简介:税务会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各种性质的企业都将成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的独立的经济实体。作为纳税义务人的企业,既要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又要充分享受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但要通过财务会计来核算自己生产、经营的会计成果。同时,更需要按照国家税收法规的规定,通过税务会计的核算,依法缴纳国家税款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作为组织财政收入的一种主要手段,其分配的对象是国民收入。创造和取得国民收入的单位和个人是税收的纳税人,税收分配是否合理,直接体现着政府与纳税人的利益分配关系。税务会计的依法正确核算,就是反映和监督这种分配关系依法得以实现的保证。因此,广大纳税人,尤其是企业财务人员和税务工作者,都必须掌握税务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
编辑推荐《税务会计》:高等院校财政学专业教材新系
目录
第一章 税务会计概论
第一节 税务会计核算的意义
第二节 税务会计的演变和特点
第三节 税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作用
第四节 税务会计核算管理基础
第五节 税收法律责任-
第二章 增值税的核算
第一节 增值税核算的基本规定
第二节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和管理
第三节 增值税核算的会计科目与报表
第四节 增值税销项税额的核算
第五节 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核算
第六节 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核算
第七节 进口货物增值税的核算
第八节 出口货物退(免)增值税的核算
第九节 减免和返还增值税的核算
第三章 消费税的核算
第一节 消费税核算的基本规定
第二节 消费税核算的会计科目与报表
第三节 应纳消费税的核算
第四节 出口货物退(免)消费税与减免、返还消费税的核算
第四章 营业税的核算
第一节 营业税核算的基本规定
第二节 营业税核算的会计科目与报表
第三节 应纳营业税的核算
第五章 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的核算
第一节 资源税的核算
第二节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核算
第三节 教育费附加的核算
第六章 土地增值税的核算
第一节 土地增值税核算的基本规定
第二节 土地增值税核算的会计科目与报表
第三节 应纳土地增值税的核算
第七章 印花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契税的核算
第一节 印花税的核算
第二节 房产税的核算
第三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核算
第四节 车船税的核算
第五节 契税的核算
第八章 关税的核算
第一节 关税核算的基本规定
第二节 进口货物应纳关税的核算
第三节 出口货物应纳关税的核算
第九章 企业所得税的核算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核算的基本规定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核算的会计科目与报表
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核算
第四节 特殊事项的税务处理
第十章 个人所得税的核算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核算的基本规定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核算及会计处理
……[看更多目录]
序言税务会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各种性质的企业都将成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的独立的经济实体。作为纳税义务人的企业,既要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又要充分享受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但要通过财务会计来核算自己生产、经营的会计成果。同时,更需要按照国家税收法规的规定,通过税务会计的核算,依法缴纳国家税款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作为组织财政收入的一种主要手段,其分配的对象是国民收入。创造和取得国民收入的单位和个人是税收的纳税人,税收分配是否合理,直接体现着政府与纳税人的利益分配关系。税务会计的依法正确核算,就是反映和监督这种分配关系依法得以实现的保证。因此,广大纳税人,尤其是企业财务人员和税务工作者,都必须掌握税务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
2006-2009年,我国税收制度和会计准则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就税收制度而言,经过调整和完善后的消费税政策从2006年4月1日起开始执行,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的免征额从2008年3月1日起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企业所得税法,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2008年底对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暂行条例进行了修订,并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就会计准则而言,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并于2006年10月30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这些变化都对税务会计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本书以我国现行最新的税收法规和财务制度为依据,比较完整、系统地介绍了各税种的具体规定和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出口货物退税以及减免返还税款也作了详细介绍。为了便于学习和理解,各税种都列举有广泛的核算实例。在章节安排上,货物、劳务税种和准许计入费用的税种核算在前,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核算在后,具有与财务会计核算和企业所得税清算的一致性。各章内容的编写上,法律规定在先,核算方法和实务处理在后,体现了法规的准确性、核算技能的新颖性、核算方法的程序性和实用性。
随着我国税收制度和法规的不断完善,书中引用法规若与以后颁发的税收法规不相一致时,应以新的法律规定为依据。
文摘插图:

商品流通企业与工业企业进项税额的核算方法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商业企业购进货物所支付的运输费用,扣除进项税额后一般不计人商品的成本中,而是计入“销售费用”账户核算。另外,商品流通企业除了进价金额核算外,还可采用售价金额核算。
1.采用进价金额核算进项税额
商品流通企业采用进价核算时,主要使用“物资采购”、“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销售费用”等主要会计科目。根据销货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将购进货物的实际金额记入“物资采购”或“库存商品”科目,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记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价税合计金额记人“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其具体核算方法基本与工业生产企业相同,在此从略。
2.采用售价金额核算进项税额
采用售价金额核算的商业零售企业,按照规定,仍然要设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等科目,进行会计核算,编制会计报表。但在日常会计核算中,“库存商品”等科目仍然按照含税的商品售价核算,购进商品的进价与其含税售价之间的差额,作为“商品进销差价”处理。“商品进销差价”科目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不含税的进价与不含税的售价之间的差额;二是向购买者收取的增值税税额(销项税额)。
商业零售企业购进商品,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应计入商品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物资采购”、“销售费用”等科目;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
商品到达验收人库时,按照商品含税零售价格,借记“库存商品”科目;按照不含税的进价,贷记“物资采购”科目;按照含税的售价和不含税的进价之间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