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医方药手册(第2版)

分类: 图书,医学,中医学,中药学,方剂学,
品牌: 王世民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页码:37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509129052/9787509129050
·条形码:9787509129050
·包装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实用中医方药手册(第2版)》由中医方药学专家编著,分方剂和中药两部分。方剂部分共精选经方、验方980余个,按其功能效用分类,分别介绍其组成与用法、主治和临床应用;中药部分共精选中药545味,以表格形式阐述,包括性味、功能、主治病症和常用剂量等。《实用中医方药手册(第2版)》的特点是内容精练,阐述简明,实用性强,既适合中医院校学生学习方药之用,又可作为临床医师、基层医务人员临证用药的工具书,还可供中医药爱好者学习参考。
编辑推荐《实用中医方药手册(第2版)》是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一部分方剂
一、解表剂
麻黄汤
[附方]
三拗汤
华盖散
麻杏薏甘汤
桂枝汤
[附方]
葛根汤
新加汤
小青龙汤
[附方]
从龙汤
桂龙咳喘宁胶囊
射干麻黄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
[附方]
麻黄附子甘草汤
再造散
银翘散
[附方]
清瘟解毒丸
感冒退热颗粒
复方鱼腥草片
小儿速热清口服液
双黄连口服液
桑菊饮
[附方]
葱豉桔梗汤
葱豉汤
活人葱豉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附方]
大青龙汤
越婢汤
柴葛解肌汤
[附方]
清眩丸
防风苍术汤
竹叶柳蒡汤
[附方]
升麻葛根汤
麻疹合并喉炎方
加减葳蕤汤
[附方]
葱白七味饮
玄参甘桔颗粒
败毒散
[附方]
消风散
参苏散
香苏散
[附方]
小儿四症丸
午时茶颗粒
二、泻下剂
大承气汤
[附方]
小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三化汤
桃核承气汤
[附方]
复方大承气汤
肠粘连缓解汤
大陷胸汤
[附方]
复方大陷胸汤
甘遂通结汤
控涎丹
[附方]
十枣汤
疏凿饮子
己椒苈黄丸
温脾汤
[附方]
大黄附子汤
保赤散
三物备急丸
黄龙汤
[附方]
承气养营汤
增液承气汤
麻子仁丸
[附方]
五仁丸
清宁丸
济川煎
三、和解剂
小柴胡汤
[附方]
柴胡枳桔汤
蒿芩清胆汤
四逆散
[附方]
柴胡疏肝散
痛泻要方
芍药甘草汤
[附方]
芍药甘草附子汤
芍药甘草香附红花汤
逍遥丸
[附方]
舒郁清肝饮
治乳房胀痛经验方
半夏泻心汤
[附方]
生姜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
黄连汤
达原饮
[附方]
宣透膜原方
清脾饮
截疟七宝丹
[附方]
常山饮
疟疾丸
四、表里双解剂
九昧羌活丸
[附方]
大羌活汤
神术汤
大柴胡汤
[附方]
复方大柴胡汤
清胰汤1号
清胰丸
凉膈散
[附方]
黄连上清丸
牛黄降压丸
厚朴七物汤
[附方]
前胡枳壳汤
防风通圣丸
葛根黄芩黄连汤
[附方]
三黄石膏汤
葛根黄芩汤
五、清热剂
白虎汤
[附方]
竹叶石膏汤
化斑汤
犀角地黄汤
[附方]
清营汤
清瘟败毒饮
黄连解毒汤
[附方]
清胃黄连丸
万应锭
温清饮
泻心汤
[附方]
栀子金花丸
黄玉膏
牛黄解毒丸
银花甘草汤
[附方]
银黄口服液
通肠解毒汤
五福化毒丸
普济消毒饮
[附方]
清震汤
治水痘方
六神丸
[附方]
梅花点舌丸
解毒消炎丸
青果丸
[附方]
健民咽喉片
西瓜霜润喉片
复方草珊瑚含片
苍耳子散
[附方]
通窍鼻炎丸
辛夷散
藿胆丸
温肺止流丹
碧云散
泻白散
[附方]
清肺抑火丸
葶苈大枣泻肺汤
泻青丸
[附方]
黄连羊肝丸
清脾散
龙胆泻肝丸
[附方]
耳聋丸
当归龙荟丸
平肝清晕汤
[附方]
脑立清丸
平肝潜阳方
左金丸
[附方]
戊己丸
香连丸
复方黄连素片
连附六一汤
清胃散
[附方]
泻黄散
玉女煎
六、开窍通关剂
七、温里回阳剂
八、消导化积剂
九、补益剂
……
第二部分 中药
附录
方药索引
……[看更多目录]
序言中医治病的主要手段是选方遣药,医生在“望闻问切”确立诊断之后,首要的就是善于选择适宜的方剂和中药施于病人,才能使方对病,药对症,效如桴鼓。本书是方与药兼备,便于临证时参考、使用,故名《实用中医方药手册》。此次修订,除参考了一些读者的意见之外,主要做了以下调整或修订。方剂部分压缩和删除了少用或过时的方剂或成药;增加了目前常用方药或新方,如地奥心血康,中西药合璧的消渴丸等;对某些可能有潜在新用途的药品也加以介绍,如双黄连口服液,实验研究证明对禽流感病毒杀灭率可达94.3 7%,提示对人禽流感防治有研究的潜力,并告知本品与氨基苷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能有配伍禁忌等。在中药部分,对有发展、开发潜力的药品,在备注项中尽量略加介绍。如有益生元作用的菊芋,其同科植物菊苣,据研究对嘌呤核苷酸代谢紊乱有调节作用,其提取物可能成为降尿酸的有效药物,而菊芋与其同科,似也可能大有希望。再如补益良药人参,传统都是用其根入药,而现在已知人参花蕾中的有效成分是根的5倍以上,岂不更有开发价值。对于中药材的品种混乱,如大青叶、板蓝根、郁金、姜黄、莪术等,都在备注项下做了尽可能简要的说明。
本次修订,虽然有多人参加,但限于我们的水平,不足和错误仍恐难免,敬希读者指正为感。
文摘插图:

【主治】咽喉肿痛,单双乳蛾及无名肿毒。
【临床应用】本方是一个作用多方面的制剂。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常用于口腔咽喉肿痛、白喉、腭扁桃体炎、腮腺炎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主要作用是抗炎、抑菌、镇痛、强心,并发现本药还能抗癌,治疗消化道肿瘤和白血病。日本人以此方加减,制成了“救心”,用于心脏疾患,行销全世界。与此方相类的还有不少,如六应丸(《中国药典》)其组成是上方去麝香,加丁香,也是微丸,用量及功效基本相同。
【附方】
梅花点舌丸(《中国药典》)原名梅花点舌丹冰片、硼砂、葶苈子、沉香、血竭、制乳香、雄黄、熊胆、制没药各30g,麝香、牛黄、朱砂、制蟾酥各60g,珍珠90g,依法制为水丸,每10粒重1g,每次服3粒,每日1~2次;外用以醋化开,敷于患处。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疔疮痈肿初起,咽喉、齿龈肿痛,口舌生疮。可用于化脓性炎症,局部红肿疼痛者;也可用于胃癌等肿瘤。孕妇忌服。
解毒消炎丸(《常用中成药》)附:消炎解毒丸公丁香135g,雄黄、蟾酥各60g,朱砂45g,依法制成小丸,每16粒重0.3 g,成人每次服4~6粒,小儿2~3粒,每日3次,饭后吞服(本药不宜空腹时服用,也不要研碎服);外用可取数粒,用少许冷开水或米醋化开,涂于患处(溃烂后禁外涂)。功能解毒,消肿,止痛。治痈、疖、疔疮、毒虫咬伤、乳蛾、咽喉肿痛等。可用于一般咽喉部炎症、腭扁桃体炎及皮肤化脓性炎症等。消炎解毒丸(《中药制剂手册》)蒲公英25000g,金银花、连翘、甘草各600g,防风300g,依法制成浓缩丸,每170粒重30g,每次服20粒,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消炎。治毒热引起的疮疡疖肿,红肿疼痛,妇女乳疮,小儿疮疖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