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疾病诊断学(临床诊断学丛书)

分类: 图书,医学,外科学,泌尿科学,
品牌: 陈楠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30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532397742/9787532397747
·条形码:9787532397747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临床诊断学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肾脏疾病诊断学》为《临床诊断学》系列丛书中的肾脏病分册。全书分为两篇共21个章节。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肾脏病的症状体征、病理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包括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药物和化学物质引发的肾脏病、妊娠与肾脏病、遗传性肾病、尿路感染、肾结石在内的百余种肾脏疾病。《肾脏疾病诊断学》不仅涵盖了肾脏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并且还对肾脏科少见病、疑难病的病因、病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等方面做了详尽的介绍。重点阐述了肾脏科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诊断手段、依据的现状及进展。为肾脏专科和内科各专科的研究生、住院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学习提高提供了必要的帮助。《肾脏疾病诊断学》还在结尾附加了数例病例分析。以供大家融会贯通之用。
编辑推荐《肾脏疾病诊断学》是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症状学
第一节 血尿
第二节 蛋白尿
第三节 水肿
第四节 白细胞尿
第五节 高血压
第六节 贫血
第七节 尿频、尿急、尿痛
第八节 少尿、无尿与多尿
第九节 尿潴留和尿失禁
尿潴留
尿失禁
第十节 腰痛
第十一节 肾绞痛
第三章 肾脏疾病病史的采集
第四章 肾脏病的实验室检查
第一节 尿液检查
第二节 肾功能检查
第五章 肾脏疾病常用的影像学检查
第六章 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先天性肾畸形
肾脏囊肿性病变
肾癌
肾错构瘤
肾母细胞瘤
肾盂癌
肾外伤
肾积水
肾结石
肾动脉狭窄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肾血管栓塞
肾小球肾炎
继发性肾病
肾结核
肾非特异性感染性炎症
肾盂肾炎
肾衰竭
移植肾
第七章 核素诊断
第一节 肾功能与放射性药物
第二节 肾图
第三节 肾动态显像与介入试验
第四节 肾有效血浆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测定
第五节 肾静态显像
第八章 肾脏病理学诊断
下篇 各论
第九章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断
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二节 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
第三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
第四节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
第十章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断
第一节 自身免疫病肾损害的诊断狼疮性肾炎
干燥综合征肾脏损害的诊断
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肾脏损害
GoodDasture综合征
过敏性紫癜和紫癜性肾炎
第二节 代谢性疾病的诊断
糖尿病肾病
高尿酸血症肾脏损害的诊断
高钙血症
结节病肾损害
第三节 肝脏疾病所致肾损害的诊断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诊断
肝硬化所致肾损害的诊断
肝肾综合征
第四节 血液病引起的肾损害
骨髓瘤管型肾病的诊断
肾脏淀粉样变
轻链沉淀病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肾脏损害
冷球蛋白血症的诊断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
第五节 HIV相关性肾病
第六节 流行性出血热肾脏损害的诊断
第十一章 肾小管疾病的诊断
第一节 肾小管性酸中毒的诊断
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I型)
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Ⅱ型)
混合型肾小管性酸中毒(Ⅲ型)
高血钾型肾小管性酸中毒(Ⅳ型)
第二节 肾性糖尿的诊断
第三节 肾性尿崩症的诊断
原发性肾性尿崩症
继发性肾性尿崩症
第四节 Bartter综合征的诊断
第五节 Liddle综合征的诊断
第六节 Fanconi综合征
第七节 钙磷转运、氨基酸的排泄异常的疾病诊断
第十二章 急、慢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断
第十三章 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第十四章 遗传性肾脏疾病的诊断
第十五章 囊肿性肾脏疾病
第十六章 缺血性肾脏病
第十七章 肾结石的诊断
第十八章 中毒性肾病
第十九章 急性肾衰竭的诊断
第二十章 慢性肾衰竭的诊断
第二十一章 典型病例剖析
……[看更多目录]
序言诊断学是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一门学科,也是临床医学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它作为医学生从基础理论步入临床实践的第一步,也作为临床医生知识更新和进修提高的关键学科。由于临床医学理论和技术的不断进展.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和仪器广泛应用,进一步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本丛书强调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重要性,特别强调对临床资料、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本丛书是一套完整的临床诊断学,以分册形式出版,每一分册为一个学科。每一分册的第一部分叙述本学科的总论,第二部分介绍本学科主要疾病的诊断和思维.第三部分剖析本学科的典型病例的诊断。它的特点是:①全面、系统:覆盖面达整个临床医学。②高质量、高水平:充分体现先进性、实用性和独特的思维方式。③纵横交叉:各分册诊断学都显示本学科的纵向发展和学科间的横向联系。④综合分析和逻辑思维:本丛书重视临床学科的综合分析和诊断思维的逻辑性。⑤本丛书是以临床学科为分册,重点突出本学科的诊断学特点。
本丛书主要为临床各科的住院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医师知识更新和进修提高之用.也可供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和教师在学与教中参考,还可供辅助诊断科室技术人员和医学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之用。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由于内容涉及面广。作者人数较多,加之编者学识所限,编写时间仓促,缺点在所难免。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插图:

(2)肾小管间质病变原发或继发性慢性肾小管一间质性肾炎,如原发性慢性间质性肾炎、药物引起的慢性间质性肾炎(如止痛剂、中草药等)、慢性肾盂肾炎。
(3)肾血管性疾病如肾小动脉硬化症、肾动脉狭窄、肾静脉血栓形成等。
(4)自身免疫病如SLE、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引起的肾损害。
(5)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如结节性多动脉炎、显微型多小血管炎、韦格纳肉芽肿、过敏性血管炎、多发性大动脉炎。
(6)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肾病、肾淀粉样变、尿酸性肾病。
(7)尿路梗阻性疾病尿路结石、肿瘤、前列腺肥大、输尿管狭窄、神经性膀胱等引起尿路梗阻造成CRF。
(8)感染性肾损害肾结核、败血症、SBE肾损害等。
(9)肝脏疾患 乙肝相关性肾炎、丙肝相关性肾炎、肝硬化引起肾损害等。
(10)先天遗传性疾病先天性多囊肾、Alport综合征。
(11)其他如放射性肾病。
2.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肾损害 多发性骨髓瘤、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重金属中毒引起肾损害如铅中毒、砷中毒。
二、诊断
当临床上遇到贫血的患者,临床医师除考虑引起贫血的原因如失血后贫血、溶血性贫血及造血不良性贫血外,尚需考虑。肾性贫血之可能,以免延误诊断。应详细询问病史,并应进行尿液、肾功能、双肾B超等相关检测。
1.慢性肾衰竭各种原因慢性肾脏疾病引起的CRF,临床上均可表现不同程度的贫血,其与肾功能受损程度呈正比。除贫血外尿检异常,蛋白尿、血尿或白细胞尿(慢性肾盂肾炎),B超示双肾缩小。
慢性肾衰竭引起的贫血为轻到中度贫血,大多数患者血红蛋白在50—100 g/L,为正常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形态可无变化,网织红细胞减少,近半数患者血液中可发现钝锯齿形红细胞,红细胞寿命缩短而幼红细胞生成能力低下。当合并铝中毒时可呈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
2.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肾损害
(1)多发性骨髓瘤(MM) 为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骨髓中有大量恶性浆细胞(即骨髓瘤细胞)增生。由于骨髓中存在大量肿瘤细胞,故贫血很常见,可为首发症状。贫血程度轻重不一。蛋白尿为MM常见的肾脏表现,尿本一周蛋白可呈阳性,慢性肾功能不全为MM主要死亡原因。当合并肾功能不全时,贫血常较严重。MM临床表现多种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