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变幻中的金融市场

分类: 图书,经济,经济学理论 ,其他经济学理论 ,
作者: 易宪容 著
出 版 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4-1字数: 260000版次: 1页数: 277印刷时间: 2002/04/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1496966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在现代社会,面对着五彩斑谰的现实生活,面对着变幻莫测的未来世界,面对着蜂拥而至的各种资讯,许多人往往会无所适从,无所抉择。如果有人能够对这些复杂纷繁的经济现象、社会问题进行一点描述、一点解释与一点分析,这或许能给人们多一些可选择的视角。经济学人并非先觉的圣者,也不是未卜先知的预言家,更不是民众行为的向导。他所能做的只不过是对现实的经济现象做一点解释、一点分析与一点说明,告诉民众已经发生了什么、所发生事情的来龙去脉,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除此之外,能做的事情不会有太多。本书所体现的意义也仅此而已。
内容简介
随着金融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随着中国迈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临近,中国金融业面对的困惑与危机越加显著。为了化解目前的困惑与危机,中国金融业的上层进行了人事大变动。这次人事大变动与其说是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而进行的人事大布局,还不如说中国金融业在危机重重的当前如何以高速人事来摆脱其困境。但是,不依市场运作的法则,不从运作机制上进行转变,光靠组织的拍脑袋来安排人事,要想让中国金融业走出危机,实际结果如何还得拭目以待。
作者简介
易宪容,1958年出生于江西上高。1982年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分别在1986年、1989年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89-1994年在湖南师范大学工作。1994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97年获得博士学位。1997年7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1998-2000年到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跟随张五常教授学习与研究。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工作。著有:《现代合约经济学导论》、《交易行为与合约选择》、《金融市场的合约分析》、《金融市场与制度安排》、《科斯经济思想研究》、《现代经济学入门》(合著)等;译著有《佃农理论》、《经济解释》等。为香港《信报》、《香港经济日报》、《大公报》、《明报》等报刊的专栏作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并主持多套大型丛书。
目录
序:香港——飘在南国的一片彩云
第一部分 中国金融市场的危机
金融业面对的困惑与危机
金融体系所面临的风险与化解之道
中国的财政所面临的风险及化解之道
世界金融危机的第三个目标是中国吗
符号经济抑或泡沫经济
信用不足导致中国经济发展的梗阻
信贷需求不足:经济增长的主要隐患
第二部分 国有银行改革与面对的冲击
国有银行不良贷款成为各当事人谋利之工具
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并非简单的数字相加
中国之谜:巨额不良贷款与高速经济增长
国有银行贷款质量继续恶化
国有银行体制改革与中国加入WTO
加人世贸组织:银行业准备好了吗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可能切人点
上市并非国有银行改革惟一出路
如何面对势不可挡的网络银行
第三部分 债转股并非灵丹妙药
债转股并非灵丹妙药
债转股能让国有企业改革走出困境吗
债转股:中国能够成功吗
中国债转股的实施举步维艰
13万亿元不良资产如何处置
第四部分 中国的利息、汇率固定抑波动
减息对刺激经济能否奏效
储蓄实名制、利息税可否在中国推行
征收利息税能劫富济贫吗
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与机会
人民币贬值有利于抑制通货紧缩
该是下调人民币汇率的时候了
人民币汇率没有理由不调整
制度分割:人民币汇率超稳定原因
第五部分 中国股市的制度风险
中国股市的制度风险
上市国有企业绩效欠佳之症结
中国股市到底能“牛”多久
人为造市只会增加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
政府为股市发展的最大障碍
国有企业入市谁来承担风险
中国股市的财富效应为何不兴
中国证监会与监管机制
第六部分 国际经济的震荡与风云
第七部分 日本与亚洲金融市场的变幻
媒体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