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考试录用及竞争上岗参考教材(修订版)

分类: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公共管理,
作者: 方培华,周根祥主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54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1137257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随着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全面推行和完善,目前参加考试的人数逐年增加,竞争也日趋激烈和白热化。与此同时,为了达到择优录用的目的,各级政府管理机关和事业单位录用考试都相继拓宽了命题的宽度和广度,提高了试题的难度、深度和灵活性,这无形中就对考生的复习备考构成了新的挑战。
为了帮助广大应试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准确地把握考试的要求,苏州市人事局和苏州大学联合编写了“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录用及竞争上岗参考教材丛书”。这套教材内容详实、框架合理、重点突出。教材针对各级政府管理机关以及事业单位招考的实际要求,紧扣考试大纲,从试题类型、考试要点、复习技巧、模拟试题等方面做了深入探讨,旨在为应试人员提供有效的考试复习演练、模拟备考、全面提高的解决方案。
希望本书可以帮助应试者有的放矢地复习迎考,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目录
第一篇公共基础知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部分内容概要
第二部分试题演练
参考答案
第二章毛泽东思想概论
第一部分内容概要
第二部分试题演练
参考答案
第三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一部分内容概要
第二部分试题演练
参考答案
第四章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第一部分内容概要
第二部分试题演练
参考答案
第五章管理与经济知识
第一部分内容概要
第二部分试题演练
参考答案
第六章法律
第一部分内容概要
第二部分试题演练
参考答案
第七章公文写作与处理
第一部分内容概要
第二部分试题演练
参考答案
第八章其他知识
第一部分内容概要
第二部分试题演练
参考答案
第二篇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
第一章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概述
第二章言语理解与表达测试
第一部分内容概要
第二部分试题演练
参考答案
第三章数量关系测试
第一部分内容概要
第二部分试题演练
参考答案
第四章判断推理测试
第一部分内容概要
第二部分试题演练
参考答案
第五章常识判断测试
第一部分内容概要
第二部分试题演练
参考答案
第六章资料分析测试
第一部分内容概要
第二部分试题演练
参考答案
第三篇面试
第一章面试概述
第一节行政人员面试测评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结构化面试与非结构化面试
第三节行政人员面试的流程与实施
第四节行政人员面试方法的评价
第二章行政人员面试前的准备
第一节 面试成功的前提
第二节 面试前的调查研究
第三节 面试前24小时准备方案
第三章行政人员面试心理分析
第一节 面试中常见的心理效应
第二节 应试者的心理偏差及应对方法
第三节 面试的最佳心理准备方法
第四章行政人员面试技巧
第一节 面试实战技巧
第二节 面试危机解决技巧
第五章行政人员面试常见试题及分析
第一节几种主要的面试试题类型
第二节 面试中常见的试题及应答举例
第三节结构化面试试题分析
附录1:2006年苏州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
附录2:2007年苏州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
附录3:2008年苏州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
附录4:2006年苏州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结构化面试试题
附录5:2007年苏州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结构化面试试题
附录6:2008年苏州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结构化面试试题
附录7:××市公推公选副处职领导干部演讲答辩试题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篇公共基础知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部分内容概要
一、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既是世界观的理论,又是方法论的学说,它是二者的统一。
(2)世界观:世界观又称宇宙观,它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根本的观点。
(3)方法论: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2.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是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哲学基本派别。它对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了正确的回答。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唯物主义的发展分为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是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哲学基本派别。它在哲学的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第一性,物质是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3.形而上学与辩证法
(1)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事物的变化仅仅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由于外力的推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