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快速诊治指南

分类: 图书,农业/林业,动物医学,
作者: 陈羔献等著
出 版 社: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字数:版次: 1页数: 36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3494077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的内容包括五章,即:牛病诊断的重要性、依据、原则、方法和要求;牛病类症鉴别诊断图表;牛的临床各科疾病及其鉴别诊断要点;特疑病案分析与体会;快速诊疗对比参数。
本书的思路是以基础病理为总根,器官病理为主干,疾病病理为枝梢,形成一种倒树状结构的类症鉴别与疾病指示图表,使读者在认识某一器官某一共性病变的基础上,再根据不同病因的特点和引起病变的特殊性,对患牛症状进行鉴别和分析,最后做出较快而正确的诊断,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本书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创新性、实用性、科普性等特点。
作者简介
陈羔献,教授,男,1934年8月出生,浙江嘉兴市人。1951年8月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南京铁道医学院毕业,1961年中国农业大学兽医系毕业。曾在河南省浚县国营农场和浚县兽医院任兽医师。从事动物诊疗工作20年。 1979年调入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执教至今,任动物医学教授,畜牧系、教育系系副主任,兼职校总工会文体委员、校学报副总编辑,退休前后,兼任香港科学院顾问、中华国际英才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农业推广理论学术委员会顾问、郑州市政协三胞联谊会理事、河南省“九三”学社农业组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国禽病研究会、中国动物药品研究会、中国成功者研究会会员。主要著作17种,如《牛病门诊实用技术》、《牛病快速诊治指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畜禽疾病防治》(河南教育出版社)等。在国家级及省级刊物上发表过论文85篇,科研成果8项。共获荣誉奖励11次,如1978年获河南省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1998年被深圳成功者研究会授予“中国成功者”奖章和纪念金卡。浚县农业甲等劳模,中国人民解放军三等功臣。以“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和创新到老”为座右铭,决心为畜牧事业奋斗终身。
目录
第一章 牛病诊断的重要性、依据、原则、方法和要求
第一节 诊断的重要性
第二节 诊断的依据
一、病史
二、体格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
第三节 诊断的原则
一、从一个诊断着想
二、先考虑常见的疾病和主要的原因
三、考虑有其他诊断的可能
四、考虑功能性疾病的可能
第四节 诊断的方法和要求
一、深入发现问题
二、态度应客观
三、对检查的要求
第五节 诊断材料的分析和估价
一、对病史等一般性材料的利用
二、合理程度的估价
三、对“矛盾材料”的估价
四、对特殊材料的接受应特别注意
第六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直接诊断
二、除外诊断
三、鉴别诊断
第二章 牛病类症鉴别诊断图表
第一节 图表的内容提要与说明
第二节 牛病类症鉴别诊断图表
第三章 临床各科疾病及其鉴别诊断要点
第一节 传染病
第二节 寄生虫病
第三节 内科疾病
第四节 生殖系统疾病
第五节 中毒性疾病
第六节 维生素缺乏病
第七节 常量及微量元素缺乏病
第八节 外科疾病
第九节 眼科疾病
第十节 皮肤科疾病
第四章 特疑病案分析与体会
第一节 传染性疾病
第二节 寄生虫疾病
第三节 内科疾病
第四节 母畜科与产科疾病
第五节 外科疾病
第五章 快速诊疗对比参数
第一节 诊断对比参数
第二节 治疗对比参数
主要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三章 临床各科疾病及其鉴别诊断要点
第一节传染病
一、布氏杆菌病
(一)病原本病又称传染性流产,是人畜共患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由布氏杆菌引起。该菌是细小的球杆菌,无鞭毛,不能运动,不产生芽孢,分牛、羊、猪三型,属革兰阴性菌。用沙黄——孔雀绿染色时呈红色(其他菌呈绿色),由此可以鉴别。
(二)流行特点幼年犊牛对本病具有抵抗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抵抗力逐渐减弱,性成熟后对本病极为敏感,母牛较公牛易感染’,呈地方性流行。布氏杆菌主要存在于流产胎儿、胎衣、羊水、流产母牛阴道分泌物及病公牛的精液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其次是生殖道、皮肤和黏膜,实际上任何接触的途径都可传染。对于兽医来说,特别是尸体剖检或难产助产过程中,如皮肤有伤口,最好带长臂胶手套或一次性塑料手套,防止布氏杆菌入侵体内。
(三)诊断要点
1.特征:本病多为隐性:以慢性顽固性子宫内膜炎、睾丸炎和关节炎为主要特征,有时有结膜炎。牛常在受孕后6~8个月发生流产,产出弱胎、死胎,流产后多数胎衣滞留,常伴有子宫内膜炎及卵巢囊肿,阴道不断流出污脏的、棕红色或灰色的恶露,甚至子宫积脓长期不愈。大多数流产后可再受孕。病牛第一胎最易流产,流产率可达50%~80%。流产后可具有一定的免疫力,重复流产者少见。有的发生乳房炎,有的则膝关节或腕关节发炎。公牛主要发生化脓坏死性睾丸炎,并可能伴有体温升高、食欲减退、逐渐消瘦、性欲消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