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学(对经济及其发展的政治学解释)

分类: 图书,经济,世界经济,世界经济理论,
品牌: 黄建钢
基本信息·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页码:44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308063111
·条形码:9787308063111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思考不仅需要勇气,而且还需要智慧。建钢送来的《经济政治学》正是他目前对正在发生或者将要面临的变化的思考。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他已经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面。从《经济政治学》中,我们可以读到他独特视角的思考、观点和论证。这或许是与他曾经长期生活、学习和工作在北京大学有关——北大的思想自由和兼容并包的学术风气和氛围给了他敢为人先的思想创新动力。所以,当他要我为此书写一些感想时,我便欣然同意了。
作者简介黄建钢,男,北京大学法学(政治学)博士,浙江海洋学院公共管理学教授,浙江海洋学院党委副书记;曾任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百年校庆办公室主任、副教授和研究员,浙江海洋学院院长助理和副院长;曾经出版《政治民主与群体心态》、《群体心态论》、《社会稳定问题研究》(合著)和《教育一哲学论》等学术著作,在《光明日报》、《中国行政管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学习时报》和《中国教育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共70余篇。
媒体推荐“建钢的尝试性研究已有一定深度,在某些方面甚至是有革命性意义的。他系统地提出了不少新观点,对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科学地发展经济和社会,是会有一定程度的启发的。”
“《经济政治学》是一本具有浓厚原始创新味道的学术著作,值得一读。”
——萧灼基
”与其说建钢是从政治学的角度解释了经济及其发展,不如说他是从文化的角度诠释了社会的经济与政治的运动和互动,意境深邃,值得品味,引人冥思遐想,不愧为当今学术的一块奇石怪玉。”
——文怀沙
目录
第一部分绪论
绪论
一、什么才是经济政治学
二、经济政治学的立学基础
三、如何论述经济政治学
第二部分理论
导论
第一章 经济基础论
第一节 经济新涵
第二节 产权新基
第三节 社会形态新势
第二章 政治治理论
第一节 政治内涵新解
第二节 行政管理新论
第三节 行政战略引论
第三章 公共社会:一个应用方向
第一节 公共运动的历史沉思
第二节 公共执政的内涵理解
第三节 论社会公共性与公共社会性
第四节 论社会主义公共社会
导论:一个以浙江为案例的研究
第四章 浙江经济发展范式实证论
第一节 温州治理范式变化性研究
第二节 义乌经济国际化范式研究
第三节 黄岩与萧山比较及其启示
第五章 浙江社会治理范式实际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问题剖析
第三节 问题出路
第六章 浙江公共社会发展实在论
第一节 结论:注重政府转型与综合治理
后记:感谢与希望
……[看更多目录]
序言我们正处于一个变化的时代,而且这个时代还可能发生越来越剧烈的变化。对这些已经发生和可能很快甚至就要发生的剧烈变化,我们必须有所应对和准备,首先要做的就是思考——深入、深邃的思考。
思考不仅需要勇气,而且还需要智慧。建钢送来的《经济政治学》正是他目前对正在发生或者将要面临的变化的思考。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他已经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面。从《经济政治学》中,我们可以读到他独特视角的思考、观点和论证。这或许是与他曾经长期生活、学习和工作在北京大学有关——北大的思想自由和兼容并包的学术风气和氛围给了他敢为人先的思想创新动力。所以,当他要我为此书写一些感想时,我便欣然同意了。
改革开放30年了。30年中,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应该说很快了,其快得虽然确实有些意外,但是它基本满足和代表了民众的希望,快得符合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快速的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不少收获和欣喜,同时也实实在在对原有的思维、社会和生态的结构、机制形成了强烈的冲击,要求社会必须对经济发展进行适度的调整和转变,要尽快转变建设、运行和发展的方式,把单一的“快”的目标转变为“又好又快”的双重指标,从而使得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和阶段。
现在回过头去看,中国之所以有此前30年的发展,完全是思想解放的自然结果。无疑,我们要进入和实现新的一轮的再度发展,也必须在新的思想解放的基础上,在新的思想解放成果的指导和引导下展开和深入、突破和完善、提高和提升。
新的思想解放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解放什么?”。甚至可以说,解放什么比如何解放要重要得多。
文摘经济政治学,其实正如本书副标题所说,就是一种从政治学角度出发对经济及其发展所作的理解和解释,其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社会及其发展处于一种“经济一政治”的科学的、良性的互动和连动、连锁的状态之中。但是,客观地说,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经济的概念、定义及其发展的问题是容易形成“身在庐山中”的感觉和状态的。因此,本书试图从理论和实证研究的角度对经济政治学展开两个方面的研究。
必须指出,提出“经济政治学”的概念并不是本研究的首创,之前已有名叫“易榕”的网人在自己的博客中提及这个名称①。但对此概念有所定义者却是鄢烈山②先生——根据是网上杂文家鄢先生在2008年6月底在网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可鄙的‘经济政治学”’的文章。但在他的概念中,“经济政治学”是充满着贬义的,其基本意思是:经济诉求、经济问题往政治上扯;或者政治诉求、政治目的偏说是经济问题,偷天换日,声东击西。所以他认为,这种纠缠不清的“经济政治学”,原本也可以叫“政治经济学”,但是这样一来,就玷污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真正的政治经济学了,所以只能叫“经济政治学”。
在本书中,对“经济政治学”的概念赋予了学术涵义,并进行了学术研究,结论是经济政治学应该成为一门研究社会运行和经济与政治之间互动的新学。
其实,对经济政治学的研究,就是对怎么发展经济以及又由经济如何来带动社会发展的一种研究,不同的是这种研究是从政治的角度和层面来展开和深入的。形成这个新学的基础是对“经济”的判断。“经济”具有的现象性、客观性、自然性、基础性和可变性,决定了要发展经济的路径一般应从非经济的角度和层面去寻找。虽然它有时也存在于文化和习惯势力的范畴内,但更多是存在于政治系统和机制之中。
政治治理范式及其倾向和力度,是决定经济能否快速增长的主要且重要的力量。
后记又是一部砖头式的著作就要勇敢地面对读者了。
在我的心中,读者一直是读物最好和最终的评判和裁判。
但是,这又是一种不能、不得不面对的面对——丑媳妇毕竟最终是要见公婆的。应该说,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有一种情愫和情感需要述说,又有一种担心和担忧需要宣泄。其中,还混杂着和充满着感激与感谢和期望与期待。
经济政治学,是一个充满着创新意味、意境和意义的书名,但它同时又可能是一摞容易让人沉睡的纸张。面对此不言不语的生命,我是既欣慰又犯愁的。欣慰的是,我终于把目前要说的话基本上说完了,虽然其中有我直接说的,也有我间接地谈的,但在搁笔的时候,我是没有什么遗憾的;犯愁的是,我的努力可能又会给世人添加不少烦恼,也真的难保这些就不是垃圾。但细想,世间可能也是没有纯粹的垃圾和废物的,只有放错了地方和送错了人的东西。
对于“经济一政治”的互动研究,本书只是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这一步虽然是艰难的、艰辛的和艰巨的,甚至是幼稚的、天真的和率直的,但也是十分可爱和可贵的。希望大家不要对这小小的一步太多的求全责备,而是要朝着不足和问题的方向和地方继续摸索和探索、深究和钻研下去。通常来说,不足和问题一般是出路的出口。发现不足和问题并不是最终的目的,人类的最终目的是为新的发展找到和找出新的出口和出路。
此课题之所以能按时完成,此书之所以能顺利出版,是因为有同事、同学、同仁和同志们的积极支持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