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网络
分享
 
 
 

中国新闻史新修(复旦博学/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中国新闻史新修(复旦博学/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新闻出版/图书馆/档案学,新闻学,中国新闻事业,
  品牌: 吴廷俊

基本信息·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页码:59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309061462/9787309061468

·条形码:9787309061468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复旦博学/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与研究成果,在已出版多本相关著作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一本集大成的中国新闻事业史著作。全书以时间为序,“上编”、“中编”和“下编”分别叙述了“帝国晚期”、“民国时期”和“共和国时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历史,并用“补编”的方式叙述了我国台、港、澳地区1949年以来新闻事业的变迁史。作者认为,“帝国晚期”、“民国时期”和“共和国时代”新闻事业的形态特征分别是“八面来风”、“五方杂处”和“定于一尊”。这是“史实”的一条线。“绪论”和各章“简论”构成了全书的另一条线——“史论”。基于各章史实,本书从媒介生态学的角度,在横向上论述了在中国环境中主要生长出了“利器媒介”、“喉舌媒介”和“官营媒介”;在纵向上论述了中国媒介发展的沿革呈现“承袭型”,发展的动力是“政治推进”,生存方式为“依附生存”。此外,无论是“史”还是“论”,本书对1949年以前的民营媒介和自由主义报刊也给予了足够的关注。

本书被方汉奇教授誉为“体例新,内容新,观点新”,“充分地体现了作者的真知灼见”,“开阔的视野”,“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理论勇气”,以及“对整个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的全局的和准确的把握”,并认为此书于“史胆、史识、史才都有所追求,也都有所表现”,“十分难能可贵”。

作者简介吴廷俊,1945年11月出生于湖北天门,196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学术兼职有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教育史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副会长兼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新闻史、新闻教育学、网络传播学。主要著作有《中国新闻传播史稿》、《新记大公报史稿》(获第三届吴玉章新闻奖)、《马列新闻活动与新闻思想史》、《科技发展与传播革命》、《网络传播学导论》(合著)等。

目录

绪论突破“中体西用”:论中国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

上编八面来风:帝国晚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章回溯:集权制度下的古代报纸

本章概要

第一节中国新闻传播溯源

第二节朝廷官报

第三节非法民报

第四节合法民报

本章简论:古代报纸是政治的需要

第二章西力东渐与在华外报

本章概要

第一节鸦片战争前在华外报的出现

第二节鸦片战争后在华外报网的形成

第三节在华外报的报刊业务与办报思想

本章简论:在华外报是西力东渐的产物

第三章向西方学习与国人办报发轫

本章概要

第一节从译报开始

第二节洪仁对太平天国新闻事业的构想

第三节早期的民间办报活动及其遭遇

第四节王韬与《循环日报》

本章简论:爱国主义推动国人办报发轫

第四章维新运动与政治家办报开端

本章概要

第一节康有为的办报活动与办报思想

第二节梁启超维新时期的办报活动与办报思想

第三节严复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

第四节唐才常.谭嗣同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

第五节卓越的报刊事业家汪康年

第六节清末的新式官报

本章简论:“有益于国事”是早期政治家办报的初衷

第五章革命改良双重奏与政党报刊斗争

本章概要

第一节戊戌政变后梁启超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

第二节改良派其他的报刊活动

第三节同盟会成立前革命派的报刊活动

第四节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

第五节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的办报活动

第六节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刊思想

本章简论:国人的办报高潮实质是政党的斗争高潮

中编五方杂处:民国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六章民初混乱与新闻事业的被动进步

本章概要

第一节民初新闻事业无序发展

第二节新闻时代的开拓者黄远生

第三节近代中国的一代名记者邵飘萍

第四节民国初年的新闻记者群及其代表人物

第五节报纸副刊的发展与变化

本章简论:报纸的本位转换是中国新闻事业的一种进步

第七章新文化运动与启蒙报刊

本章概要

第一节启蒙报坛“三剑客”

第二节启蒙报刊的旗舰《新青年》

第三节《每周评论》创办与报刊新阵线形成

第四节新文化运动带来的报刊业务改革

第五节中国新闻教育发端和新闻学研究发轫

本章简论:新文化运动使新闻事业从“新”起航

第八章大革命推动新闻事业黄金发展

本章概要

第一节无产阶级和共产党报刊诞生

第二节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家瞿秋白

第三节国共合作时期国共报刊新发展与新变化

第四节私营企业性报纸的进一步发展

第五节中国无线电广播事业的诞生

第六节中国通讯社事业的发展

第七节中国新闻学研究与新闻教育的发展

本章简论:思想政治领域大革命推动新闻事业黄金发展

第九章两极政治环境下的新闻事业

本章概要

第一节国民党的新闻事业与新闻统制

第二节共产党与人民的新闻事业艰难生存

第三节私营企业性报纸的分化与发展

第四节在救亡中奋进的爱国新闻人士

第五节新闻教育新发展与新闻学研究新成果

本章简论:两极政治环境下新闻业发展三亮点

第十章抗战烽火中的新闻事业

本章概要

第一节国民党新闻中心内迁与重建

第二节共产党和革命新闻机构在国统区合法运行

第三节联合办报好

第四节民族气节天平上的私营企业性报纸

第五节抗日根据地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改革

第六节沦陷区的新闻界

第七节外国记者在中国的采访活动

本章简论:民族正气推动新闻事业新发展

第十一章两极对决中的新闻事业

本章概要

第一节抗战胜利后的新闻界

第二节全面内战爆发后的新闻界

第三节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中的新闻界

第四节共产党新闻事业向全国拓展

本章简论:各类新闻媒介消长均在两极对决大局中

下编定于一尊:共和国时代的新闻事业

第十二章新中国成立与新闻事业一元格局形成

本章概要

第一节社会主义改造与一元党报体制建立

第二节新中国发展新闻事业新举措

第三节建国初新闻事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第四节1956年的新闻改革

本章简论:新中国新闻体制应从“非常态”转换到“常态”

第十三章探索建设社会主义与新闻事业曲折发展

本章概要

第一节“鸣放”中的新闻界与新闻界的反右派斗争

第二节“大跃进”中的新闻界与新闻界的“大跃进”

第三节惯性向“左”难刹车

本章简论:应正确理解“政治家办报”

第十四章“文化大革命”与黑暗新闻业

本章概要

第一节新闻媒体煽动全国动乱

第二节新闻界成为“文革”重灾区

第三节“文革小报”的泛滥

本章简论:“革命新闻体制”弊端的总暴露

第十五章走进新时期与新闻事业新篇章

本章概要

第一节揭批“四人帮”与新闻界拨乱反正

第二节社会转型与新闻工作全面改革

第三节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新闻事业快速发展

第四节加入WTO与新闻事业新的变化

本章简论:新闻制度层面的改革尚需加大力度

补编

第十六章1949年后台.港.澳的新闻传播事业

本章概要

第一节台湾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香港新闻传播事业的演进

第三节澳门新闻传播事业的变化

本章简论:享受新闻自由与遵守职业操守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拜读了吴廷俊教授《中国新闻史新修》一书,眼前一亮,觉得这是和中国新闻事业史有关的同类专著中的佳构,是一部从史实出发,不落窠臼,言所欲言,充满了新意的好书。

中国新闻史的研究,正规地说来,是从1927年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出版开始的。中经几个阶段,到20世纪的80年代,进入了它的繁荣期。从那时到现在,据有关专家统计,以“中国新闻事业史”或类似的文字命名的专著和教材,已不下60种。早出的几部,处在拨乱反正的时代,还能使人耳目一新,觉得与“文革”和“文革”以前的那一时代的写法毕竟两样。但后续出版的,在形式和内容上逐渐趋同,使读者难有新鲜感。

吴廷俊教授的这部新著不一样。它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首先是框架新。它把一部中国新闻史分成“帝国晚期”、“民国时期”、“共和国时代”三个大的板块,分别用形象化的语言“八面来风”、“五方杂处”、“定于一尊”作标题,以为区隔。其中的“帝国晚期”部分,以回溯的方式追记了“集权制度下的古代报纸”,即把古代报纸历史的那一部分也囊括在内。这种大的区分格局,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按古代近代史、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史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写新闻事业史的模式,既符合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历史的实际,又颇具匠心,颇有新意。

其次是体例新。例如古代的部分,不是按照朝代的先后顺序写,而是按“朝廷官报”、“非法民报”和“合法民报”三种类型,分别开来,综合起来写。这是纵的方面。横的方面,则每章必设专节,以“本章概要”打头,以“本章简论”作结,以便于读者省览。其中,后一部分的内容,有点像《史记》中的“太史公日”和《资治通鉴》中的“臣光曰”。沿用的其实是中国史家的传统,因为此前未被重视,使读者反而有新的感觉。

文摘中央集权制度下,国家机器要保持正常运转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政令畅通,就是将朝廷的政令、皇帝圣旨迅速地、原原本本地传达下去;第二个是举国“听一”,“听一”,就是听最高当局的。要做到政令畅通,就必须有畅通的渠道;要举国“听一”,就必须有令举国“听一”的手段,刊行官报就是迅速传达政令的一条很好的渠道,也就是宣达皇权、统一行动最好的手段。报刊,本来是一种大众传媒,但是在中国,长期以来,其主要功能成了政府、政党发号施令的喉舌,成了政府和政党的“喉舌媒介”。所以从古至今,中国的主流媒介均为“喉舌媒介”,也正因为如此,在中国新闻史上,没有哪一种理论比“耳目喉舌”论对新闻事业发展的影响更为深刻、长久。

“耳目喉舌”论从它正式问世之日至今有110多年的历史。一个多世纪以来,“耳目喉舌”论前后经过了四次演变。

在中国新闻史上,最早明确提出“耳目喉舌”论的是梁启超先生。1896年,他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中说:“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道端也。无耳目,无喉舌,是日废疾。今夫万国并立,犹比邻也。齐州以内忧同室也。比邻之事而吾不知,甚乃同室所为不相闻问,则有耳目而无耳目;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其有助耳目喉舌之功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谓也。”梁启超从“有益于国事”的高度立论,对“喉舌媒介”作了全面论述:在功能上,既强调“耳目”作用,又强调“喉舌”作用;在所属上,既强调属于国君,又强调属于臣民;在传播方向上,既强调纵向的通上下之情,又强调横向的通中外之故。梁启超希望通过“喉舌媒介”实现“去塞求通”,使内外交流、上下了解,达至和谐、统一的境地。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亲自考察了资本主义制度,比较系统地了解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因此他的“耳目喉舌”论增加了新的内涵。1901年12月,梁启超在《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中说:“报馆者,国之耳目也,喉舌也,人群之镜也,文坛之王也,将来之灯也,现在之粮也。”此时,他的“喉舌媒介’’是以“监督政府”、“向导国民”为出发点的,所以,作为“喉舌”的媒介是属于“国家”的,是一个与政府处于平等地位的独立的社会系统。

后记方汉奇教授最近寄语新闻史研究工作者说,新闻史“面上的研究,前人已备述矣。据说‘通史’类的新闻史教材目前已经有五六十种之多,其中很多属于重复劳动,再投入力量,近期内已经没有太大的重义。希望大家多花一点力气改做基础性的工作,多打深井,多做个案研究”①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中国新闻史新修》,正是我多年来进行个案研究的结晶。

我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中国新闻史的教学和研究。为了教学的需要,我着手通史的阅读和资料收集;为了研究的需要,我从通史中寻找我感兴趣的或者能打动我、让我激动的“点”,抓住这些“点”,“一点一点”地做深入探求。比如,最初,我为宋代“小报”而激动,认为它才是中国报纸的起源。当时,方汉奇先生的力作《从不列颠图书馆藏唐归义军进奏院状看中国古代的报纸》发表了,新闻史学界对中国古代报纸始于唐代的看法基本认同;我则以为学术研究可以争鸣。经过近两年的研究,撰写出我的新闻史研究方面的两篇“处女作”:一篇是《从归义军进奏院状的原件看唐代进奏院状的性质》,认为唐代归义军进奏院状只具有情报性质,不具备报纸性质;一篇是《论中国古代报纸始于宋》,指出宋代民间“小报”的报纸性质最为明显,应该是中国古代报纸的开始。这两篇文章都发表在我系内部刊物《新闻探讨与争鸣》上,我还把第一篇文章寄给了方先生。方先生马上给我回信,鼓励我继续研究,拿出有说服力的成果参与“学术上的争鸣和探讨”。方先生的博大胸怀对我是极大教育。我懂得了做史学研究首先必须有过硬的史料;要得到过硬的史料,就必须做个案研究。之后,才有了新记《大公报》研究、张季鸾研究、文人办报专题研究;进入新世纪后,指导博士生又进行了邓拓研究、林白水研究、胡适研究、储安平研究,以及1957年新闻界研究、1945年至1949年政论周刊研究等。如果说这本著作还有些新意的话,那得益于这些个案的研究。这是要说的第一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返回首页<<
推荐阅读
 
 
频道精选
 
更多商品
人性的光辉(卡内基成功人生三部曲)(Linciln the Unknown)
实用临床验光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07增补本)(精装)
非正规就业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徐志摩评说八十年(名家评说丛书)
外国电影史教程(复旦博学·当代电影学教程)
20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金版经典文库)
古玉之美
新视野大学英语综合训练(2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小学生注音看图作文起步(适用于1-3年级)/作文手拉手(作文手拉手)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