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台落日(套装上下册)(慈禧全传)

分类: 图书,小说(旧类),中国当代小说,综合,
品牌: 高阳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页码:41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08045610
·条形码:9787508045610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慈禧全传
·套装数量:2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瀛台落日》(套装上下册)故事中两宫回銮还不到一年的工夫,宦海沉浮,几人弹冠相庆,几人不堪回首,各省总督半数迁转,两江总督刘坤一的病殁掀起又一轮的明争暗斗……
作者简介高阳(1926~1992),当代作家。本名许晏骈,字雁水。笔名郡望、吏鱼等。浙江杭州人。大学未毕业,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当了空军军官。
1948随军赴台湾。曾任国民党军队参谋总长王叔铭的秘书。退伍后任台湾《中华日报》主编,还一度出任《中央日报》特约主笔。
高阳擅长于史实考据,曾以“野翰林”自道。他的成就不仅在于评史述史,更重要是将其史学知识用于创作历史小说。1962年,高阳受邀于联合报副刊连载《李娃》,此部作品不但一鸣惊人,也成了高阳历史小说创作的滥觞,尔后发表的《慈禧全传》及胡雪岩三部曲《胡雪岩》、《红顶商人》、《灯火楼台》,更确立他当代首席历史小说家的地位。
高阳一生著作一共有九十余部,约105册。
高阳的历史小说不仅注重历史氛围的营造,而且擅于编故事、注重墨色五彩,旨在传神,写人物时抓住特征,寥寥数语,境界全出。
编辑推荐《瀛台落日》(套装上下册)作者高阳一生著作一共有九十余部,约105册。
高阳的历史小说不仅注重历史氛围的营造,而且擅于编故事、注重墨色五彩,旨在传神,写人物时抓住特征,寥寥数语,境界全出。
文摘两宫回銮还不到一年的工夫,宦海升沉,几人弹冠相庆,几人不堪回首,已颇经历过一番沧桑了。
京中比较稳定,各省调动得很厉害,总督迁转了一半;巡抚荆除江苏的恩寿,陕西的升允,湖北的端方之外,更调了十二省。端方虽未调动,却等于升了官,暂署湖广总督。因为两江总督刘坤一,在这年——光绪二十八年九月间在任病殁,这是头等要缺,朝廷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仍援甲午年刘坤一北上督师的前例,以鄂督张之洞署理江都,所以“督抚同城”的端方,在武昌得以惟我独尊。
前度刘郎的张之洞,却不似端方那么高兴。前番署理,是因为刘坤一勤劳王事,来便开去他的底缺,犹有可说,这一次江都出缺,依资历而论,由他调补,乃是天公地道之事,何以仍是署理?
尤其是一想到袁世凯,更不舒服。张之洞光绪十年就已当到两广总督。那时袁世凯还只是一个五品同知,在朝鲜吴长庆军中“会办营务处”。连个“学”都没有“进”过的乳臭小儿,居然成了疆臣领袖!最可气的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袁世凯是实授,而两江总督南洋大臣张之洞反是暂局!这不是笑话?他心里这样在想,口头上却从未说过一句,因为以他的齿德俱尊,与后生小子争功名,说出去会叫人看不起。
当然,袁世凯非常了解,当今的重臣,只有两个人,朝中一个荣禄,外面一个张之洞。至于王文韶、鹿传霖之流,不必放在心上。如今荣禄老病侵寻,日衰一日,看来不过年把工夫好拖,荣禄一旦下世,军机大臣中决不能让瞿鸿机爬上来。而论资望,他也不够“掌枢”的火候,那时张之洞也许会内召大拜,应该早日结此奥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