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故事(上下)(林汉达通俗历史经典)

分类: 图书,小说(旧类),中国当代小说,综合,
品牌: 林汉达
基本信息·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页码:502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807410094
·条形码:9787807410096
·包装版本:2006-08-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东周列国故事(上下)》(林汉达通俗历史经典)内容简介:在我国历史中,春秋战国是一个既混乱又精彩的时代,这一时期奴隶制社会开始瓦解,新的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在连绵不断的兼并战争中,形成许多国家,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先后登上历史舞台。作为华夏子女,必须了解一些关于自己国家正确的历史知识,必须看到一些时代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但是目前而言,历史“演义”和历史“戏剧”臆造过多,长久下去,中国青年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可谓极其贫乏。将历史故事用现代口语翻译或改写出来,也是为了能够让更多的读者也可以自由阅读!
作者简介林汉达先生(1900—1972),浙江慈溪人,著名的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1924年毕业于上海之江大学,1937年赴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学习,攻读民众教育系并获硕士学位。1945年底,与马叙伦等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当选为常务理事。建国后,历任燕京大学教授、教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等。
林汉达先生从上世纪20年代起即从事研究和写作,著作丰富,涉及面广,颇有影响。教育方面的著作有《向传统教育挑战》、《西洋教育史讲话》等;文字改革方面有《中国拼音文字的出路》《中国拼音文字的整理》等;通俗历史读物有《上下五千年》《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前后汉故事新编》《三国故事》等,共达六十余种,是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特别是他的通俗历史读物,深受几代青少年读者的欢迎。
媒体推荐书评
在我国历史中,春秋战国是一个既混乱又精彩的时代,这一时期奴隶制社会开始瓦解,新的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在连绵不断的兼并战争中,形成许多国家,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先后登上历史舞台。作为华夏子女,必须了解一些关于自己国家正确的历史知识,必须看到一些时代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但是目前而言,历史“演义”和历史“戏剧”臆造过多,长久下去,中国青年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可谓极其贫乏。将历史故事用现代口语翻译或改写出来,也是为了能够让更多的读者也可以自由阅读!
编辑推荐《东周列国故事(上下)》(林汉达通俗历史经典)是“林汉达通俗历史经典”之一,从周平王迁都洛邑写起,到秦始皇统一中原为止,以《左传》《史记》等正史所载为基础,一百八十个故事按时间顺序编排,既独立成篇.又相互联属,清晰地勾勒了春秋战国前后五百多年的历史概貌:取材准确,裁剪精当,是一册理想的先秦历史入门读物。作者又是著名的语言学家、文章大家,他的文字通俗晓畅,表现力极强。阅读本书,也是学习语言表现能力,欣赏第一流白话语文的极好机会。
目录
逮妖精
烽火台
黄泉相见
太子做抵押
乱臣贼子
“奉天讨罪”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害死妹夫
齐襄公为什么要这么殷勤地招待鲁桓公和夫人文姜呐?原来是这么回事
:齐僖公有两个闺女,大的叫宣姜,挺漂亮,她就是当初嫁给卫宣公,生了
公子寿和公子朔,杀害急子的那个女人;小的叫文姜,比她姐姐更漂亮。不
光好看,还博古通今,挺有才气,就起名叫文姜。文姜有个哥哥,叫诸儿,
也是个美男子。他们不是一个妈养的,可都是齐僖公的亲生儿女。两个人怎
么要好,究竟是兄妹。公元前709年(就是公子犟刺死鲁隐公的第三年),公
子翠给鲁桓公做媒,要娶文姜。齐僖公为着郑国的公子忽不答应这门亲事,
就答应了公子翠,把文姜许给鲁桓公,订的是九月里娶。
日子一天天过去,文姜出门子的日子到了。公子辇上齐国来迎亲,齐僖
公答应他自己送去。诸儿对他父亲说: “妹妹出门子,咱们一定得有亲人
送去才好。父亲事儿多,抽不开身,还是我替您去吧。”齐僖公说:“我已
经答应人家了。你还是好好儿在家吧。”诸儿没有什么说的,只好垂头丧气
地退出去。赶到文姜临走,诸儿挨到车马旁边,两个人说了几句私情话,就
分了手。
诸儿和文姜一直盼着见面。一直盼了十五个年头,鲁桓公才带着文姜到
齐国来。当初的诸儿就是现在的齐襄公,他一见文姜来了,就把打郑国的事
儿搁下,挺殷勤地招待他的妹妹和妹夫。宫女们把这位姑奶奶迎到宫里去。
齐襄公早给她安排下了一问屋子,当天晚上就在那儿歇了。早上太阳晒了老
半天,鲁桓公还没见文姜回来,自然就犯了疑心。他叫人去打听,才知道兄
妹俩原来是在一块儿。气得他脸发青,心火儿直往上撞。正气着呐,文姜回
来了。鲁桓公气冲冲地问她:“昨天晚上你为什么不回来?”文姜说:“跟
宫女们多喝了几盅,醉了,不便出来。”鲁桓公又逼一句:“你睡在哪儿?
”文姜心里一急,眉毛一挑,说:“怎么着?宫里连个过夜的地方都没有?”
鲁桓公不再说话,只是连连冷笑。文姜看着这情形,知道再说也没有用了,
就撒开了赖,哭哭啼啼骂鲁桓公败坏她的名声。鲁桓公身在齐国,又不好说
出来,只好忍气吞声地打发人去向齐襄公辞行。
齐襄公自己也放心不下,就派个心腹去打听。那个人回来把两口子拌嘴
的事这么一说,凑巧鲁桓公派来告辞的人也到了。齐襄公一想: “糟了!
”他就一死儿地留妹夫多玩儿一天,约他上牛山(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南)逛
逛去。
齐襄公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