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大学译丛)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大学译丛)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哲学,美学,美学理论,
  品牌: 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页码:398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32740706

·条形码:9787532740703

·包装版本:2006-08-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丛书名:大学译丛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的叙述史论结合,以问题讨论为经,以史料分析为纬,构思独特,写法新颖,“是一部不朽的美学通史”,在波兰初次推出后,全球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以不同文字翻译并出版,引起巨大反响。塔塔尔凯维奇“不单给我们指引了方向,并且在航行的中途,还用他累积起来的智慧向我们讲解天上的星座、海底的珊瑚,以及在这片海洋上发生过的许多故事”。

作者简介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wladyslaw Tatarkiewicz),著名哲学家、美学家,1886年出生于华沙,1910年在汉堡获得博士学位,1915至1961年任教于波兰大学。他是国际哲学学会的荣誉会员,同时还是国际艺术史委员会、社会哲学国际联盟大会以及国际美学研究委员会荣誉会员。由于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和教育上的杰出贡献,波兰政府和法国政府先后颁发给他特殊荣誉勋章。塔塔尔凯维奇在国际美学界的声誉和影响主要来自其《美学史》(三卷)和《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这两部著作。

媒体推荐书评

“艺术”、“美”、“形式”、“创造陛”、“模仿”、“审美经验”

这六大观念在美学研究中被频繁地使用,以至于我们竟然无暇去考察它们两

千多年来经历了怎样惊心动魄的发展与演变。在这部《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

》之中,作者凭借其多年美学史研究的造诣,以丰富的资料、详实的陈述,

从学理上开启了这六大观念的历史空间,更将那漠然的观念变成一个个有生

命的灵物。

《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一书的叙述史论结合,以问题讨论为经,以史

料分析为纬,构思独特

编辑推荐由于对美学的发展和艺术优秀性的广泛诠释,《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获得了一种独特的地位。这本巨著,由于对美学的发展和艺术优秀性的广泛诠释,获得了一种独特的地位。自本世纪以来,这等分量的尝试可谓绝无仅有。作者是一位哲学史、艺术史、艺术批评和古典学识的权威,他将欧洲美学的发展和盘托出。该书英文本的问世,将使我们在一个十分长久的时期,从事极有意义的研究。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艺术:概念史

第一节 早期的艺术的概念

第二节 发生在近代的转变

第三节 美术

第四节 关于艺术的范围的一些新起的争议

第五节 发生在艺术的概念上的一些争议

第六节 定义的放弃

第七节 一种变通的定义

第八节 定义与理论

第九节 现况

第二章 艺术:分类史

第一节 一切艺术的区分(古代)

第二节 自由的与机械的艺术的区分(中世纪)

第三节 寻求一种新的区分(文艺复兴时代)

第四节 美妙的与机械的艺术的区分(启蒙时期)

第五节 美术的区分(近代)

第三章 艺术:艺术与诗歌的关系史

第一节 我们的艺术概念与希腊人的艺术概念

第二节 艺术的概念

第三节 诗歌的概念

第四节 美的概念

第五节 创造性的概念

第六节 幻觉、净化、模仿

第七节 柏拉图:两类诗歌

第八节 亚里士多德:诗歌与艺术的首度亲近

第九节 希腊主义:诗歌与艺术的第二度亲近

第十节 中世纪:诗歌与艺术的再度分离

第十一节 近代:诗歌与艺术的最后一次亲近

第十二节 诗歌与绘画的重新分离

第四章 美:概念史

第一节 概念的演变

第二节 伟大的理论

第三节 各种补充性的主张

第四节 各种对于伟大理论的保留

第五节 其他的理论

第六节 伟大理论的危机

第七节 18世纪的其他理论

第八节 危机过后

第九节 第二度危机

第十节 结论

第五章 美:范畴史

第一节 美的变相

第二节 适当性

第三节 装饰

第四节 标致

第五节 雅逸

第六节 微妙

第七节 崇高

第八节 双重之美

第九节 柱式与风格

第十节 古典之美

第十一节 浪漫之美

第六章 美:发生在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间的争论

第一节 古代

第二节 中世纪

第三节 文艺复兴时期

第四节 巴罗克时期

第五节 启蒙时期

第七章 形式:一个名词与五个概念的历史

第一节 形式甲的历史

第二节 形式乙的历史

第三节 形式丙的历史

第四节 形式丁(本质的形式)的历史

第五节 形式戊(先验的形式)的历史

第六节 其他形式的历史

第七节 新的形式概念

第八章 创造性:概念史

第一节 不见创造性的艺术

第二节 名词史

第三节 概念史

第四节 无中生有

第五节 当代的创造性的概念

第六节 泛创造主义

第七节 艺术家的创造性

第九章 模仿:艺术与实在的关系史

第一节 “模仿”的概念史

第二节 其他过去的学说

第三节 写实主义的概念史

第十章 模仿:艺术与自然和真理的关系史

第一节 艺术与自然

第二节 艺术与真理

第十一章 美感经验:概念史

第一节 早期的历史

第二节 启蒙时期

第三节 近百年

第四节 遗产

结论

参考书目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希腊人,说得更加精确些,古典时期一般的希腊人,没有把诗当作艺术

看待,乃是一项世所周知的事实。由于我们理解这项事实的时候有些困难,

所以需要加些解释。简单地说,希腊人所采取的观点跟我们的观点不同,因

为他们所应用的概念体系跟我们的概念体系不同。如果有人问:何以他们的

体系有所不同?答案是:关于诗歌和艺术他们只拥有部分的观点,而现代的

思想则将全部的观点都运用自如。他们只拥有那区分两个领域的观点。却缺

少将两者连贯在一起的观点。由于它们的缺乏,而较少引人注目,但正是这

些观点在现代思想中将艺术作全盘思考时被认定是最为显要的,那便是审美

的观点与创造的观点。当我们将诗歌与艺术结合在一个共同的概念中时,其

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确实有类似以下所述的双重基础:审美的观点将诗人

的作品和艺术家的作品拉拢在一起,而创造的观点则将双方的活动聚合在一

处,例如:当我们将一首诗歌与一座建筑包含在一个单独的范畴中时,这乃

是因为我们在两者之中知觉到美或创造性的努力。不过,照实看来,这两种

观点对于希腊人而言,都是陌生的,不仅上古时期如此,即使是古典时期也

莫不如此。

当然了,希腊人自有他们的美的概念,但是我们却不应因此想像它在那

些创造出如此众多之美的人士中,扮演任何重大的角色。在他们历史上的原

始期间,他们简直就不把艺术跟美相关联,他们练习艺术为的是宗教上的理

由,评价它是依据它的奢华和富丽,并且谈论它的时候也只限于它的技巧的

方面。他们给予镶嵌在雕刻上的金子和宝石的称赞,远要超过他们加予其形

式之美的称赞,而这种现象发生的时代,正是他们产生出他们的艺术中最佳

杰作的时代!

P92-9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