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IT战略与决策

分类: 图书,管理,企业经营与管理,经营管理理论,
品牌: 李伟
基本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码:342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111174852
·条形码:9787111174851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系统介绍了企业IT战略及具体决策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主要讲解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企业IT战略、企业IT需求、企业IT规划、企业IT项目决策、企业IT风险评估、企业IT选型决策、企业IT项目投标决策、企业IT外包决策等。本书既可作为大专院校和成人高校经济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和IT工作人员在具体IT项目实践中的培训教材;又可作为广大社会经济工作者的使用参考书。
媒体推荐书评
注重实用。力图通过介绍现代先进的IT战略理念和科学的决策方法,使企业在引进信息技术的整个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内容翔实。系统介绍了企业IT战略及具体决策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章节结构按照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编排。
深入浅出。针对各种IT决策,提供了大量的例题和详细的分析讲解,有助于读者迅速掌握相关知识并能学以致用。
适用面广。可作为大中专院校和成人高校经济类专家的教材;也可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和IT工作人员在具体IT项目实践中的培训教材;又可作为广大社会经济工作者的实用参考书。
编辑推荐本书系统介绍了企业IT战略及具体决策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从战略规划制定和具体决策两个角度,对企业引入信息技术全过程的战略与决策问题做了详尽的分析。力图通过介绍现代先进的IT战略理念和科学的决策方法,使企业在引进信息技术的整个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内容深入浅出,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信息技术
第二章 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
第一节 信息技术与企业竞争力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在变革的时代,企业面临着种种挑战,这势必会导致管理思想的变迁。
目前,管理学对这一变化比较一致的看法体现在四个方面:由过程管理向战
略管理转变;由内向管理向外向管理转变;由产品市场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变
;由行为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于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西方,它基于这样一种认识,
即企业应连续不断地注视内部及外部的事件与趋势,以便必要时及时作出调
整,因此它是研究企业如何动态地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理论。企业战略管理
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经典战略管理理论阶段
以安德鲁斯和安索夫为代表人物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是建立在对企业内
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的。它分析了企业组织的优势、劣势和
环境给企业所提供的机会、威胁(即sw0T分析法),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企业如
何制定战略。经典战略管理理论为企业战略的制定提供了一整套基本的思路
和程序,特别是sw0T分析法的运用充分体现了组织内外部关系对战略形成的
重要性。
此理论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掀起了多元化发展的高潮,但经典的战略理
论也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其重点是分析和推理,隐含的前提是企业高层
管理者可以对未来环境进行可靠的预测,制定合理的战略并加以贯彻执行,
这一前提与经营环境相对稳定的特点相适应。但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经营
环境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强,只运用该理论已很难随环境变化及时地作出战略
决策。其次,经典的战略理论只是方向性和框架性的,swOT法也没有给出分
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具体方法,因此显得有些空洞、抽象,可操作
性不强。
(二)以定位为基础的战略管理理论阶段
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波特的著作《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对战略
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以定位为基础的战略管理理论
。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波特运用了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产业分析方法,提
出了五种竞争力量模型。他认为,特定产业的竞争性质由五种力量决定:现
有的竞争者,潜在的竞争者,替代产品的威胁,供应商的议价力量,购买者
的议价力量。这五种力量的综合作用随产业的不同而不同,随产业的变化而
变化,结果就使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的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利润水平。
因此,如何通过五种竞争力量的分析确定合适的定位就成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