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元帅回忆录

分类: 图书,传记,军事人物,中国,
品牌: 徐向前
基本信息·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
·页码:646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506548666
·条形码:9787506548663
·包装版本:2005-08-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共产党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历程是光辉的,也是艰难曲折的,中国革命的每一步胜利,都付出了极为宝贵的代价,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一部个人的历史回忆录,真实记录一位开国元帅几十多年的的革命生涯中传奇生活和战斗历程。
编辑推荐中国共产党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历程是光辉的,也是艰难曲折的,中国革命的每一步胜利,都付出了极为宝贵的代价,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一部个人的历史回忆录,真实记录一位开国元帅几十多年的的革命生涯中传奇生活和战斗历程。
目录
第一章 风雨年代
童年和家庭/1
读私塾上小学/4
学徒生活/7
考入国民师范/10
教书的岁月/12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一九○一年十一月八日(农历辛丑年九月二十八日),我
出生在山西省五台县永安村。
五台县位于五台山南麓,因五台山而得名,是个山区小
县。交通、经济相当落后,但也有比较富庶的地区。过去我们
那里流传有“县不如镇,镇不如村”的说法。镇,指东冶镇,土
地好,产量高,大户人家不少,比五台县城要富裕些;村,说的
是阎锡山的家乡河边村,同我村仅一河之隔。阎锡山老家,高
墙大院,豪门深宅,比那县衙府第要气派得多。
永安村在五台县西南,滹沱河的北岸。滹沱河在我们那
里回环转弯,流经太行山南端进入河北省。永安村是个偏僻
山村,但借滹沱河河水之利,农业收成一般是有保证的。早在
魏晋时期,官府就在永安村建立过储备粮食的仓库,所以古有
“仓城”之称。
在永安村,徐姓是个大姓,约占全村人口四分之三以上。
听长辈们说,我家祖上是三兄弟,从洪洞县迁居,落脚五
台山下。一代传一代,不知过了多少辈,才积累了相当数量的
土地与家产,成为富庶之门。徐氏家族里,有个叫徐松龛(继
畲)的,清朝什么年代中翰林、人官门,做过广西巡抚,广东按
察史,兼署闽浙总督。著有《瀛寰志略》一书。
永安村的徐姓,属第三分支之后,到我这一辈是第十九世
孙。
我家原先是一个大户,到我祖父时,家业衰败了。祖父名
徐鹤林。据说,他雄心勃勃,从务农转为经商,企望借此带来
转机,重振家业,光宗耀祖。但事与愿违,结果不仅没有赢利,
反而赔了本,从此一蹶不振。
我记事时,家境已经破落,仅有薄地十几亩。因无劳动
力,土地与人伙种,一年忙到头,糠菜掺半,勉强维持温饱。没
有富余,也不欠人家的。
父亲徐懋淮,晚清秀才,教了一辈子书。爷爷去世时,父
亲年仅十三岁,奶奶把他送到外祖母家读书,快二十岁的时候
中了秀才。由于家境越来越艰难,他就没有再考举人,放弃了
仕途,靠教书养家糊口。他教书多是到“口外”去,大概就是现
在内蒙古的和林格尔和凉城一带地方吧。因为在本村或附近
教书,薪水太低,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有困难。
“口外”教书,一年薪水是一个元宝,合五十两白银。路途
遥远,交通不便,父亲一年难得回一两次家。有一年他年关回
家,半路上被土匪劫了,闹个两手空空,命也差点搭上。家里
等他回来安排年事,结果白盼一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