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青春(父母版)(精)

分类: 图书,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信念、意志、行为,
品牌: 司晶
基本信息·出版社:蓝天出版社
·页码:238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801586557
·条形码:9787801586551
·包装版本: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是司晶20年心理咨询手记中有关中学生群体的一个集子,浓缩了15位中学生因早恋、厌学、人际、家庭等各种因素而消极绝望的故事。让人怵目惊心地发现,许多稚嫩的心灵被强行扭曲,美妙的青春被肆意的践踏。
作者以其独特的咨询方式,帮助每个咨询者剖析问题的根源,发掘其自身的潜能,激发自我调适能力,提升其人格品味,最终战胜成长路上的各种障碍。每一场咨询就是一项改造人灵魂的系统工程,在心与心的碰撞中,处处闪现着人生的哲理和生命的智慧。当我们重温一个个咨询者从堕落到振作、从迷茫到乐观、从忧闷到舒畅的过程,宛如在接受一份心灵的洗礼。
“拯救青春”是作者一声振聋发聩的呐喊,是一句触及人心灵深处的责问,也是在当下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体制下,一个值得为人父母和师长者深思的命题。
媒体推荐书评
15位中学生发人深省的真实故事,一位心理咨询师20年的亲历手记!父母了解子女必读的书,汇集15个经典案例,第一时间洞察子女思想走向,全景式的剖析新生代的心理活动。经典藏书,直面真实的人性,树立起一种精神和人生境界!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沃建中博士主持的“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组按照国际标准分别在北京、河南等省市区进行问养卷调查表明:我国小学生中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6.4%,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4.2%;初中生中有异常心理倾向的比例是14.2%,有严重心理行为的比例是2.9%;高中生中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8%,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5%。
编辑推荐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可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倾其所有,使出全身解数得出却是相反的结果,孩子的抱怨,叛逆,厌学、早恋、网迷、人际关系差……这让许多家长们陷入了极度的烦恼和困惑之中,痛苦、无助,有的甚至悲观绝望。本书是一位心理咨询师20年的亲历手记,汇集了15位中学生发人深省的真实故事。也许,您觉得这只是个别现象,但许多“典型性”都是由“普遍性”演化而来的,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没病,防患于未然是最才明智的选择。请抛开书中“特例”对您思维的束缚,从“典型”背后寻找您所需要的答案吧。
目录
咨询手记一:从六个男人的纠缠中走出来/1
咨询手记二:打开虚荣的枷锁/11
咨询手记三:一个眉清目秀的女孩要杀老师/20
咨询手记四:我是一个下流的孩子/36
咨询手记五:恋爱受挫使凶未熟而早凋/46
咨询手记六:被撕碎了的自尊谁来恢复/59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美是一个人天然的资本,是任何人都拿不走抢不去的自然优势美丽,是每一个女孩子郜渴望得到的资本,但同时关丽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把握不好.就可能招致意想不到的灾难一仅仅把美丽当成一种"招摇的资本",势必导致轻浮,转而失去定力有这种心态的女孩子,怎么可能老老实实坐下来学习知识?没有知识,谈何修养?没有知识和修养,又哪里来的自尊?一个没有知识、修养和自尊,仅有美丽的女孩子,充其量不过是男人的猎物,接下来她的命运便可想而知了一甜甜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她不仅把自己毁了,也 毁了父母和家庭……
从六个男人的纠缠中走出来一一咨询于记一 甜甜是一个高中学生,天生丽质,聪明伶俐。由于过早地涉足男女之情,小小年纪的她,竟然和六个男人发生过性关系。由于男人们的争风吃醋,她和家人的安全均受到了极大威胁。终于有一天,她承受不了重压……
在绝望中求牧
甜甜,天资好,脑子聪明,但学习极差,是一个让老师操心,家长痛心,周围人烦心,自己没有自信心的"坏孩子"。甜甜从小学就开始处男朋友,男孩子因她而争风吃醋,以至于要杀她,吓得她上学不敢去学校,放学不敢回家,闹得家里鸡犬不宁,玻璃被打碎,仓房被烧着。经常有人拿着刀子在校门口等她,搞得班里其他女同学心惊肉跳。万般无奈,学校终于有一天开除了她。一贯对她十分娇惯的妈妈也忍无可忍地拿起了棍子,她绝望了,她感到走投无路了。她想到了自杀……
这是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女孩,细高个,着装讲究入时,又细又P1弯的眉毛,身上早已没了学生的痕迹,低着头坐在我的对面沉思了良久,猛地抬起头,泪流满面地说:
"司老师,您能救我吗?不然我只有死路一条了。我不愿回家,我妈我爸都恨我,不给我好脸。那些男人一到家里去找我,我爸气得就犯心脏病,可我又没地方可去。司老师,您说像我这种人是不是只有去死啊?我爸说我只配去死……"她哭得更伤心了。
"告诉我你为什么死,是因为那些男人对你的威胁太大你害怕,还是因为自己感觉活着没意思?要如实回答,必须说真话,听清楚没有,必须说真话!"
我的严肃让她停顿了一下,显然她意识到不能敷衍我,想了一会她低声说:"都有。"
"好,咱们先解决第一个"害怕威胁"的问题。每个人的人身安全都是受法律保护的,不管什么理由,他们这样威胁你就是一种违法行为。为什么不求助司法部门对你的保护,去告他们?"
"我不敢。"
"为什么?"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