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修辞学描述:外一种/异学文库

分类: 图书,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作者: (德)尼采 著,屠友祥 译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11-1字数: 266000版次: 1页数: 366印刷时间: 2001/11/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20803785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人们对修辞学的理解涉及善良、公正、美的概念,能使言谈的表达更为纯正、明净,有鉴于此,译者在译成尼采原著后,又提出了修辞的意识形态间的关联,并合刊成一册。
尼采说伟人因为被人误解方才成为伟人。尼采的生平及其学说被人歪曲误解要超过尼采本人的想像力:两次世界大战德国士兵经常在战壕里捧读的“圣经”就是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法西斯的元凶希特勒与墨索里尼公开声称是尼采的信徒,希特勒朝拜尼采的妹妹——伊丽莎白尼采,两次朝拜尼采档案馆并亲自从私囊里拿钱向尼采档案馆捐款;墨索里尼致信给尼采的妹妹称:“尼采是他最喜爱和最崇拜的哲学家”,并为尼采档案馆捐款。1945年苏联红军占领魏玛,查封了尼采档案馆,宣布尼采的思想是“法西斯学说”。
该书在美国出版之后,影响甚大,多次再版;德国人对此书非常重视,特意购买德文版权,并请作者彼得斯亲自译成德文,中文版根据德文版译出,并配上尼采及其妹妹的60余幅珍贵图片,很多照片在国内是首次发表。本书图文并茂地展示、讲述了尼采及其身后40多年所发生的鲜为人知、大悲大喜的传奇故事。
作者简介
尼采,是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的主要代表,著有《悲剧的诞生》、《善恶的彼岸》、《权力意志》等著作,《古修辞学描述》是他在巴塞尔大学任语文学教授开设修辞学课程时学生的笔记。有论者认为,修辞学是尼采哲学的精魂。本书前七章曾收入两种版本的《尼采全集》,后面九章以前从未出版过,本书是从1989年牛津大学首版德英合印本的英文部分译出。
屠友祥,1963年7月生,浙江萧山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以语言问题为研究重点。著有《言境释四章》(收入上海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哲学丛书”、《修辞的展开和意识形态的实现》(与尼采《古修辞学描述》合刊);译有罗兰巴特《S/Z》、《文之悦》,尼采《古修辞学描述》。
目录
古修辞学描述尼采著屠友祥译
一、修辞的观念
二、修辞学和雄辩术的门类
三、修辞和语言的亲缘关系
四、表达风格之纯正、明净、得体
五、与修饰言语相涉的典型言语
六、纯正的变异
七、转义表达
八、修辞格
九、演说的韵律
十、静态平衡原理
十一、诉讼样式和手段
十二、庭辩辞的诸部分
十三、议事的雄辩术
十四、慷慨陈词的雄辩术
十五、布局
十六、论记忆和发表讲演
修辞的展开和意识形态的实现屠友祥著
(罗兰巴特专题研究第一种)
写作:含具社会化意味的个人语言方式
音步、韵脚或典故之类最具意识形态的性状和社会化的面目
风格涌现自想象的渊深处
转义:意识形态的运作手段
意识形态借助直接意指实现天然状貌
意识形态的无意识再现和修辞过程
一切语言都是修辞
局域与散逸
肯定之道
复数:差异与共同兼具的文化意象
中性之物的意义
风格经由句子营造自然感
修辞术依据流行意见处理某个主题
倾听言说着
“S/Z”,“/”“SZ”
意识形态句子文
恋物欲虚无主义及其他
后叙一、语言之功乃在上达大道下致赏罚
后叙二、学术的进展和译名的重定
人名索引
书摘插图
赘述(Pleonasmus):1)句子中的过多表述,或是因为我们在句子里表明的已被充分地表明了(从狭义角度理解的赘述),或是因为它缺少某种明确陈述的内容(parapleroma)。语法学家特律丰(Tryphon)将填充的连词de、rha、nu、pou、toi、thēn、ar、dēta、per、pō、men、an、au、oun、ken、ge与以补垫易碎瓷器的稻草相比拟。在雅洁的言语里,它们身为诗意的装填物(complementanumerorum),常常含具韵律的效果。伊索克拉底运用填充词,创造出韵效果来,他以此为乐。有些措辞经大量使用,最终变成了赘述:据我们的意见,我们知道(idmeneniphresi),白色,仔细看看吧(leukosidein),一个男人,他是位演说家(anerrhētor),朝气蓬勃的二十二岁青年(novosadolescentulos)。有无心的赘述,过分的明确,但有意的修辞性的赘述则旨在独特方式的效果,超越了意义的恰切表述的范围。泛称与格(ethicaldative)的赘述是新颖别致的修辞性的赘述。不然,彼时种种名词就又被一个紧随着的代名词收纳卷扎起来了(epanalepsis)。此外,彼时一个同样名称的词语就被添派给动词:“吾庐此庐”(oikeōtēnoikian),“就智论智,智也”(sophostēnsophian)。
(2)第二类赘述,过度释义(perissologia),常只是用描写因素来表述心魂的长久停驻。不是简捷地拿一个词来界定某个概念,而是以圆转不定的方式述说,此际,就总是曲喻(periphrasis)。冗余的言辞(lexisperitte):与其说因冗长而受到指责,倒不如说凭丰裕而获得了风格特征,这样的演说没人敢作出一个。某种程度的令人怡悦的沉静,字斟句酌,以使意义愈趋确切,而且庄重,威严,皆由过度释义体现出来。另外,还存在着不言而喻的描述词语或增词——一切起装饰作用的描述性增扩(epithetonornans)。然后又有着同义词表述的堆积,心魂(譬如发怒之际)无法使自身与事情即刻脱离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