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融人/人生禅系列

分类: 图书,文学(旧类),散文随笔,中国当代,随笔杂文,哲理,
品牌: 方杞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页码:221 页
·出版日期:2001年
·ISBN:7534819997
·条形码:9787534819995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方杞的《禅心人》在团结出版社出版的时候,我曾应邀为之写了一篇序言,题目叫作《方杞这个人》。顾名思义,这是一篇介绍方杞其人的文章,文字绝少正面谈及书中的内容。我当时这么做,无非是想向祖国大陆的读者详细介绍方杞的一些个人情况。由于方杞的自我定位是"隐逸",所以他绝少让媒体渲染,而大陆这边知道他的人恐怕就更少了。事至如今,情况似乎略有不同。
作者简介方杞,本名吉广舆,一九五三年生。河肩温县人。国立中兴大学中文学士,香港新亚研究所文学硕士。高雄师范大学国文博士。台湾散文界的隐士。痖弦誉其散文风格"清越淳雅。写人间情义独多".惯以文字浩歌爱与恨.素描魂与魄。先后获得联合报文学奖散文首奖(1983年),中国语文奖章(1987年)、台湾新闻报文学奖(1989年)、联合报极短篇小说奖(1990年)、高雄市文艺奖(1992年、1995年、1996年)等。已出版《觑红尘》、《丹心人》、《禅心人》、《痴情人》、《慧情人》、《人生禅》、《人间难》、《方杞散文》、《孟瑶评传》等二十余本著作。
目录
云雾终于撩开陈星
黄龙派
责骂 黄龙慧南
对坐黄龙慧南
左右黄龙慧南
手脚黄龙慧南
见鬼黄龙慧南
圆扁 黄龙慧南
似退黄龙慧南
似进黄龙慧南
似智 黄龙慧南
似觉 黄龙慧南
似形黄龙慧南
似照黄龙慧南
似求 黄龙慧南
圆通云庵克文
圆融云庵克文
圆法云庵克文
圆佛云庵克文
圆命云庵克文
圆智 晦堂祖心
圆修晦堂祖心
圆梦晦堂祖心
圆空法云呆
照贪仰山行伟
照睡仰山行伟
照平 隆庆庆闲
照见云盖守智
照生泐潭洪英
照死死心悟新
照色死心悟新
照根草堂善清
照明 草堂善清
照尘草堂善清
参学兜率从悦
参禅兜率从悦
参真兜率从悦
参关兜率从悦
参气兜率从悦
参平兜率从悦
参贼兜率从悦
密语东林常总
参声黄檗惟胜
参空 湛堂文准
拾舌广慧元琏
拂相典牛天游
拂迷四祖仲宣
拂喝法轮应瑞
拂难性空妙普
拂洗空室智通
拂心大沩祖瑃
拂金信相宗显
拂出 无示介湛
拂识径山惟表
拂迹别峰祖珍
拂死 常庵择崇
拂生报恩法常
拂虚懒庵道枢
拂贼慈航了朴
拂瞎咦庵鉴
拂腿在庵贤
拂疑圆通道旻
拂扇 圆通道旻
拂气 中峰知和
拂云 中峰知和
拂罪天童普交
拂法西蜀銮
无秤苏东坡
无座苏东坡
无相苏东坡
无风苏东坡
无争苏东坡
无求苏东坡
无限苏东坡
附录禅宗公案的现代诠释吉广舆
……[看更多目录]
序言几年前,方杞的《禅心人》在团结出版社出版的时候,我曾应邀为之写了一篇序言,题目叫作《方杞这个人》。顾名思义,这是一篇介绍方杞其人的文章,文字绝少正面谈及书中的内容。我当时这么做,无非是想向祖国大陆的读者详细介绍方杞的一些个人情况。由于方杞的自我定位是“隐逸”,所以他绝少让媒体渲染,而大陆这边知道他的人恐怕就更少了。事至如今,情况似乎略有不同。在台湾,由于他连获大奖(计有联合报散文首奖、极短篇小说奖、新闻报文学奖、高雄市文艺奖以及中国语文奖章等),且作品味重韵浓,他好像是怎么也“隐逸”不起来了。四年中,我曾、两赴台湾。在那里,我似有意作“民意调查”,而“调查”的结果,文化圈里的人大都了解方杞,且均对他表示敬畏,而普通百姓那边则对其知之甚少。原因很简单,正如痖弦先生所说,他的“文笔如一株不媚俗的云松”。
文摘黄龙慧南禅师在衡岳福岩寺参学,向慈明禅师求教,慈明说:
“你学云门禅,必定了解他的旨趣。例如:云门放洞山守初禅师三顿棒,那时的洞山,该打不该打?”
黄龙想了想:云门宗旨,无非振聋启聩。洞山非木人,若为洞觉虚空,放他吃三顿棒也应该。遂答: “该让他吃棒!” 想不到慈明立刻拉下脸来: “这样呀?给别人三顿棒喝,便算是吃棒,算是生命的觉悟。那么,你自早至晚,二十四小时中都可以听到鸦呜声、喜鹊叫声、钟磬声、鼓板声,声声都能直透心灵深处,唤醒迷茫的神魂,也算是吃棒了,也算是觉悟了。可奇怪:日夜棒声不断,怎么还没有唤醒你的生命?这一声声都是佛声,你究竟几时醒悟?”明……
慈明禅师悠然微笑,又开示:
“假如你能通透云门的意旨,那么,赵州曾经向云门说‘台山婆子,被我勘破’,试举出可以勘破的地方。”
黄龙脑中轰然一声,时间与空间俱成幻影,古往今来俱成碎片--台山婆子、云门赵州,天是生之岩乡,地是死之幽谷,人是什么?眼耳鼻舌身意的这一副腐臭躯壳是什么?真有不灭的灵识吗?还是人生只是一场骗局,一场虚空又虚空的骗局?生来这世间受苦受难、作牛作马一场,还是别有幽愁暗恨在轮回?几十年前的那个深夜,赵州向云门说了什么?云门看到赵州的什么?呵呵呵,什么是可以勘破生命的地方?何处是人生的谜云出口?为什么我们总是浪费生命如弃衣?
殿堂的钟声悠悠响起来,黄龙禅师看着头顶的阳光,有些些晕眩……三十五岁了,多年参禅学法,理论知识琅琅上口一大堆,面对生命交关的一问,却答不出话来了……
河水淤塞,海涛澎湃,有野火自草原烈烈烧起,风在哀鸣,暗空起了闷雷,一声声敲在黄龙禅师的心坎上,又幽幽消泯……
“去吧!”
黄龙禅师热汗直流,一脸孔都湿涔涔了,惭愧退出方丈室。 一夜奔雷骤雨。 黄龙禅师望着檐外的暗空思索…… 天亮,黄龙禅师立刻向慈明禅师请求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