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知识读本

分类: 图书,经济,金融投资,保险,
品牌: 马永伟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页码:388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50492329X
·条形码:9787504923295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为全面贯彻落实江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我们组织保险界的专家学者编写了《保险知识读本》,以便于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学习保险知识。希望《保险知识读本》的出版能对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学习保险知识,了解保险发展情况和保险管理现行法律、法规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简介马永伟
媒体推荐书评
(一)
江泽民总书记十分关注和重视金融工作,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金融知识的学习,全面掌握驾驭经济工作的本领。1999年1月,江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金融研究班结束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进行金融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金融体制,使金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方面,我们还是新手,经验不多。希望大家结合实际工作继续加强学习,共同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
保险业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贯彻落实江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我们组织保险界的专家学者编写了《保险知识读本》,以便于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学习保险知识。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对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学习保险知识,了解保险发展情况和保险管理现行法律、法规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保险事业几起几伏,历经不少困难与挫折。改革开放使保险业获得新生,并得到迅速发展。1980年全国保费收入仅为4.6亿元,1999年达到1393.2亿元,年均增长35.08%。保险公司也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家发展到目前的28家,其中国有独资保险公司4家,股份制保险公司9家,中外合资保险公司4家,外资保险公司分公司11家。另有4家中外合资保险公司、1家外资保险公司分公司正在筹建。保险中介机构从无到有,目前有各类保险中介机构7家,另有7家正在筹建。此外,有17个国家和地区的保险机构在中国设立了196家代表处。我国保险市场已初步形成以国有保险公司为主体,中外资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发展的新格局。据统计,1988年至1999年期间,保险企业共支付赔款或给付保险金3000多亿元,对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充分肯定保险业巨大发展的同时,还应当看到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仍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其中一点就是国民的保险意识比较薄弱,保险知识比较缺乏。因此,普及保险知识,提高全民保险意识,特别是让各级领导干部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保险知识,就成为当前推动我国保险事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三)
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同属于金融业,存在共性的一面,但又有其特殊性。
第一,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风险的世界上。自然灾害(如水灾、火灾、地震等)和人为事故(如偷盗、抢劫等)都可能导致财产损失。我们一生中不免会生病、衰老,还有可能遇到其他伤害。随着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面临的风险也在增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都会将处理失业、住房等财产损失、生病等风险的责任更多地转移给个人。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帮助人们将这些风险转移出去。因此,保险是专门以风险为经营对象、为人们提供风险保障的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
……
编辑推荐什么是保险?什么是保险标的?何谓保险人?什么是可保财产?什么是可保利益?什么是保险合同?保险有怎样的分类,其职能与作用如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有哪些条文?等等。本书将详细为您解答这些问题。
目录
第一部分 保险及其作用
一、保险与风险
1.保险与风险的概念
2.可保风险与不可保风险
3.保险与风险管理
二、保险的分类
4.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
5.原保险与再保险
6.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
7.商业保险与政策性保险
8.个人保险与团体保险
9.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
三、建国以来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
10.改造旧中国保险业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诞生
11.中国国内保险业务的停办
12.国内保险业务的全面恢复
13.保险市场逐步多元化
14.保险业务的快速增长
15.保险法制和监管逐步健全
四、保险的作用
16.促进经济发展
17.保障社会稳定
18.促进改革开放
19.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20.促进科技创新
第二部分 保险合同
一、保险合同的概念与特点
21.保险合同的概念
22.保险合同的特点
二、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
23.诚实信用原则
24.保险利益原则
25.损失补偿原则
26.近因原则
三、保险合同的分类
27.财产保险合同
28.人身保险合同
29.再保险合同
四、保险合同的形式与内容
30.保险合同的形式
31.保险合同的内容
32.保险合同的条款
33.人身保险合同中的常见条款
五、保险合同的订立、变更与终止
34.保险合同的订立
35.保险合同的变更
36.保险合同的无效
37.保险合同的终止
38.保险合同的争议
第三部分 财产保险
一、财产保险概述
39.财产保险的概念
40.财产保险的分类
41.财产保险费率厘定
二、主要险种介绍
42.家庭财产保险
43.企业财产保险
44.建筑工程保险
45.安装工程保险
46.机动车辆保险
47.船舶保险
48.飞机保险
49.货物运输保险
50.第三者综合责任保险
51.公众责任保险
52.雇主责任保险
53.产品责任保险
54.职业责任保险
55.投资保险
56.出口信用保险
57.保证保险
58.雇员忠诚保险
59.航天保险
60.核电站保险
61.农业保险
第四部分 人身保险
第五部分 再保险
第六部分 保险公司
第七部分 保险中介
第八部分 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
第九部分 保险经营风险的防范
第十部分 保险监管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江泽民总书记十分关注和重视金融工作,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金融知识的学习,全面掌握驾驭经济工作的本领。1999年1月,江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金融研究班结束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进行金融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金融体制,使金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方面,我们还是新手,经验不多。希望大家结合实际工作继续加强学习,共同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险业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贯彻落实江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我们组织保险界的专家学者编写了《保险知识读本》,以便于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学习保险知识。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对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学习保险知识,了解保险发展情况和保险管理现行法律、法规起到积极的作用。
文摘可保风险仅限于纯风险。所谓“纯风险”,是指只有损失可能而无获利机会的不确定性。既有损失可能又有获利机会的不确定性则称为“投机风险”。
并非所有的纯风险都是可保风险。纯风险成为可保风险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一)损失程度较高潜在损失不大的风险事件一旦发生,其后果完全在人们的承受限度以内,因此,对付这类风险根本无需采用“保险”的方式。如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本身价值很低的小物品,即使丢失或意外受损亦不会给人们带来过大的经济困难和不便。但对于那些潜在损失程度很高的风险事件,如火灾、盗窃等,一旦发生,就会给人们造成极大的经济困难。对此类风险事件,保险便成为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
(二)损失发生的概率较小
可保风险还要求损失发生的概率较小。这是因为,损失发生概率很大意味着纯保费①相应很高,加上附加保费②,总保费与潜在损失将相差无几。
后记中国保监会主席马永伟主持了本书的编写及最终审稿、定稿工作。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冯晓增负责组织了书稿复审工作。
第一部分由复旦大学编写,负责人徐文虎;保监会办公室初审,负责人张响贤。第二部分由北京工商大学编写,负责人王绪瑾;保监会政策法规部初审,负责人王建。第三部分由北京大学编写,负责人孙祁祥;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初审,负责人周延礼。第四部分由南开大学编写,负责人江生忠;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初审,负责人魏迎宁。第五部分由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编写,负责人陈建祥;中国再保险公司初审,负责人吴敏。第六部分由中央财政金融大学编写,负责人李继熊;保监会政策法规部初审,负责人王建。第七部分由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编写,负责人陈建祥;保监会保险中介监管部初审,负责人刘京生。第八部分由保监会办公室、国际部编写和初审,负责人张响贤、孟昭亿。第九部分由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编写,负责人陈建祥;保监会办公室初审,负责人张响贤。第十部分由复旦大学编写,负责人徐文虎;保监会政策法规部初审,负责人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