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文章

分类: 图书,语言文字,汉语,汉语理论与基础,
品牌: 王梦奎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页码:259 页
·出版日期:2003年
·ISBN:7801280687
·条形码:9787801280688
·包装版本:2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怎样写文章》是作者兴之所至,用两个晚上的时间,从手头书籍中选了这二十五篇,编辑成册,以免除读者翻检之苦。事成仓猝,信手拈来,自然不会完备。如能继续搜集,当再公诸同好。这里选的,是供政策研究和文秘人员、一般知识分子、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大专学校学生参考的读物。谈文学艺术创作的文章没有选,古代和外国的论述也没有选。这也是需要向读者交代清楚的。
作者简介王梦奎,研究员、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计委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河南温县人。长期从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著有《农村经济概说》、《王梦奎选集》、《通货膨胀的成因和对策》等。
媒体推荐编者前言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文字表达能力对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工作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写文章并不是少数人的事,实际上知书识字的许多人是要写文章的,只是体裁不同而已。从事研究工作和文秘工作的同志,以及担负领导责任的同志,更免不了经常写文章,文字表达水平是业务能力的重要方面。决议和决定,工作总结和会议报告,调查研究报告和政策建议,论文和专著,乃至书信、公告、通知、合同、广告、便条等等,都是文章的不同体裁。文章的要求,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即正确的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表达形式的统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如果连达意也做不到,就寸步难行了。
为了给青年同志在写作方面提供一些指导,我编选了十九篇关于怎样写文章的文章。这些文章我都读过,有的读过多遍,受益匪浅。作者都是公认的文章名家,相信读者会发生兴趣,并且从中体察为文的诀窍。虽然文无定法,有无指导和借鉴还是大不一样,有迟速、文野之分的。按照这些文章名家所说的意见去做,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熟能生巧,定会日进有功。另外六篇,是党中央关于纠正文字缺点的指示,报纸关于正确使用祖国语言的社论和关于文风的社论,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标点符号使用法、数字使用法、校对符号及其使用法。这些都是写文章的人需要掌握的,一并收在这里。
关于怎样写文章的论著很多。兴之所至,用两个晚上的时间,从手头书籍中选了这二十五篇,编辑成册,以免除读者翻检之苦。事成仓猝,信手拈来,自然不会完备。如能继续搜集,当再公诸同好。
这里选的,是供政策研究和文秘人员、一般知识分子、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大专学校学生参考的读物。谈文学艺术创作的文章没有选,古代和外国的论述也没有选
。这也是需要读者交待清楚的。
王梦奎
1995年12月27日,编讫书
编辑推荐关于怎样写文章的论著很多,《怎样写文章》选了二十五篇,编辑成册,以免除读者翻检之苦。这些篇章的作者都是公认的文章名家,相信读者会发生兴趣,并且从中体察为文的诀窍。
目录
怎样写文章 毛泽东
书报上的错误必须更正 毛泽东
文章要写得生动和通顺 毛泽东
要分析,不要片面性 毛泽东
文章的“三性”和写作方法 毛泽东
答北斗杂志社问 鲁迅
……[看更多目录]
序言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文字表达能力对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工作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写文章并不是少数人的事,实际上知书识字的许多人是要写文章的,只是体裁不同而已。从事研究工作和文秘工作的同志,以及担负领导责任的同志,更免不了经常写文章,文字表达水平是业务能力的重要方面。决议和决定,工作总结和会议报告,调查研究报告和政策建议,论文和专著,乃至书信、公告、通知、合同、广告、便条等等,都是文章的不同体裁。文章的要求,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即正确的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表达形式的统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如果连达意也做不到,就寸步难行了。
为了给青年同志在写作方面提供一些指导,我编选了十九篇关于怎样写文章的文章。这些文章我都读过,有的读过多遍,受益匪浅。作者都是公认的文章名家,相信读者会发生兴趣,并且从中体察为文的诀窍。虽然文无定法,有无指导和借鉴还是大不一样,有迟速、文野之分的。按照这些文章名家所说的意见去做,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熟能生巧,定会日进有功。另外六篇,是党中央关于纠正文字缺点的指示,报纸关于正确使用祖国语言的社论和关于文风的社论,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标点符号使用法、数字使用法、校对符号及其使用法。这些都是写文章的人需要掌握的,一并收在这里。
关于怎样写文章的论著很多。兴之所至,用两个晚上的时间,从手头书籍中选了这二十五篇,编辑成册,以免除读者翻检之苦。事成仓猝,信手拈来,自然不会完备。如能继续搜集,当再公诸同好。
这里选的,是供政策研究和文秘人员、一般知识分子、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大专学校学生参考的读物。谈文学艺术创作的文章没有选,古代和外国的论述也没有选
。这也是需要读者交待清楚的。
王梦奎
1995年12月27日,编讫书
文摘书摘
哪些是纲,哪些是目,目与目之间的排列,层次要清楚,条理要清晰。比如,一个大问题下面有三个小题目,为什么这个小题目摆在第一,那个摆在第二、第三,道理要很清楚。并且,段落要分明,我们现在常有的毛病是一段话写得太长,观点太多,看起来不清楚,即便清楚看起来也容易疲劳。一篇文章分为好多小段,这是节省看文件人的脑力的好办法。看完一段知道这是个小结,是一个观点,下面又是一个观点,帮助人在精神上有所准备。一段最好说一个思想,如果一两个小问题统一起来还只是一个思想也可以。一篇文章是个大的思想观点,每一段是个小的思想观点,要尽量避免把两个互不统一的观点放在一个段落里。并且段落与段落之间前后要能贯穿,这就像基本建设设计一样,有个布局,这个车间与那个车间,厂长办公室,道路的布局要很清楚。全篇文章的思想观点、大纲小目的关系准确,段落分明,前后能贯穿,这些都是帮助观点突出的办法。
我们提出问题,要有背景来证明观点,证明观点的事实材料也要有背景。不要脱离背景,要注意背景。黑字写在白纸上,白纸即是背景,能比较才可看得清楚,黑字写在黑纸上、白字写在白纸上就都看不清楚。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要了解事物,必须从联系中去了解,从背景中去了解,孤立地提出一个论点,提出一个事实,看的人就不会了解。毛主席说,香花是和毒草对照的,真、善、美是和假、恶、丑对照的。我们提出一个指标,看一个工厂的生产怎样,没有背景,速度的快慢就看不清楚,背景就是把现在和过去、将来比较。只有将现在和过去、将来比较(纵的比较),这个部与那个部、这个省与那个省,中国和外国比较(横的比较),才能看出问题来,看出是落后还是先进,这就是提出了矛盾。任何事情都有这样一个问题,正面的意见要有反面的意见衬托,便于考虑有哪些反对意见,为什么是不正确的。有时我们写文章,话都说了,可是人家看不懂,为什么呢?常常就是因为没有背景,没有衬托,没有比较。观点要有背景,事实也要有背景,现在的表格比较注意了,有绝对数,还有相对数,还有百分比,就容易比较,看起来比较明白。表格搞起来比较容易,数目字大家也记不了那么多。写文章也应该像列表格一样,要有相当的背景,文章的背景当然不能像表格那样公式化、千篇一律,要看什么事,给什么背景。说明事实的重要,单是本身事实不能说明,要说这件事做了帮助了什么,不做妨碍了什么,这也是背景。从前,毛主席在延安讲话介绍了一种方法,叫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