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19往事回首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公元1919往事回首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历史,中国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鸦片战争以后,
  品牌: 胡晓玮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页码:25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802228786/9787802228788

·条形码:9787802228788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公元1919往事回首》主要为了纪念五四运动而编写。回忆北京学生五四爱国运动杨振声:回忆五四金毓黻。

作者简介胡晓玮,1961年11月出生,陕西户县人,文学硕士,中共党员,现任中国武警指挥学院军事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上校警衔。长期致力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在武警部队史、军队院校教育等领域颇有建树,曾参与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院校教育发展史·武警卷》、《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等编写工作。

媒体推荐“我不会淹没在群众情绪里,在这方面,我很像罗素,支持正义,但同时不偏不倚,保持逻辑头脑。”

——张申府

这时候有一辆汽车驶了过来,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打,我们一拥而上,用旗杆打破了汽车玻璃,汽车狼狈而逃,我们不知道汽车里坐的是什么人,我们觉得坐汽车的人大概挨打不算冤枉。

——梁实秋

一场新闻公案,虽到此结局赡而这新闻所以会激起五四运动,自还有其时代与思潮的背景。

——梁敬錞

编辑推荐《公元1919往事回首》由胡晓玮编著,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

目录

罗家伦: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

许德珩:回忆五四运动

匡互生:五四运动纪实

王统照:回忆北京学生五四爱国运动

杨振声:回忆五四

金毓黻:五四运动琐记

陈荩民:回忆我在五四运动的战斗行列里

范云:五四那天

尹明德:北京五四运动回忆

周予同:五四回忆片断

杨明轩:在五四的日子里

何思源:五四运动回忆

罗章龙:五四运动和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冰心:回忆五四

梁实秋:我参加了五四运动

郑振铎:前事不忘

孙伏园:五四那天,我见到了鲁迅先生

俞劲:对火烧赵家楼的一点回忆

张国焘:五四运动

郑超麟:一个意识的觉醒

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

马叙伦:五四回忆

周作人:前门遇马队

沈尹默:五四对我的影响

张申府:我不会淹没在群众情绪里

蒋梦麟:北京大学和学生运动

叶景莘:巴黎和会期间我国拒签和约运动见闻

梁敬錞:我所知道的五四运动

芮恩施: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奋起

曹汝霖:我在五四前后的经历

白歧昌:宪兵排长的报告

蔡元培:五四运动最重要的纪念

胡适:一场不幸的政治干扰

……[看更多目录]

文摘插图:

公元1919往事回首

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

以一个大学来转移一时代学术或社会的风气,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的青年思想,恐怕要算蔡孑民(即蔡元培,编者注)时代的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最初是京师大学堂,里面分进士馆、仕学馆、医学馆等,无一馆的学生不是官气十足的。据最初一班的人说:差不多一个学生要用一个听差,上课的时候,有听差来通知“老爷上课了!”于是这些学生老爷,才由鸦片床上爬起来,睡眼朦胧地带着一个听差到课堂去。医学馆比较多些洋气,但是和进士馆也不过是五十步与百步之差别而已。等到辛亥革命以后,称为国立北京大学,最初一些做过短期校长的人,对于这个学校,也没有什么改革。到了袁世凯时代,由胡仁源代理校长。胡仁源为人,一切都是不足道,但是听说当时不曾列名于筹安会,上劝进表,倒也算是庸中佼佼者。蔡孑民做北京大学校长这件事,是范源濂发动的,因为他对于蔡孑民极其推重,同时国民党的人,分为两派,一派是赞成蔡去的,一派是反对蔡去的。直到五四运动以后,反对派之态度才改变过来。

蔡到北大的一年,适巧是我去进北大的一年,当时的情形,可以说是暮气沉沉,真是腐败极了。教员之中,没有一点学术兴趣的表现。学生在各部挂名兼差的很多,而且逛窑子个个都是健将,所以当时北京窑子里有两院一堂之称(两院者参议院众议院,一堂者京师大学堂也)。当时蔡初去时,本科分为四科,有四个学长,蔡接事后,重聘四科的学长——文科学长陈独秀、理科学长夏元磲、法科学长王建祖、工科学长温宗宇。并决定工科按期结束以后,并入北洋大学,而将北洋大学法科并人北大。这件事自然引起工科中很多的反对,只是教员也很不高兴。文科方面,则生气较多,胡适之是新从美国回来,章行严也到学堂来教几点钟逻辑。国文方面,则蔡挑了一批章太炎的学生如黄侃(季刚)、钱玄同、沈兼士、沈尹默、朱希祖,更有一位经学大师刘师培,和一位两足书柜陈汉章。还有一位刘半农,本来是在上海做无聊小说的,后来陈独秀请他到预科教国文。当时大家很看他不上,不过慢慢地他也走上正路子。英文方面,则有辜鸿铭,担任外国诗。从前有几个英国人——英国下等流氓——在里面教英文,蔡到以后,一气把他们辞退了。这件事闹到英国公使馆出来干涉,而蔡不为之动,所以把无聊的外国教员肃清一下,但是以后所添的外国教员,也并不高明,除了一位地质系的葛利普是一位特出的学者,替中国在地质学上打下一个

……[看更多书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