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的记忆:铁蹄下的南京(秦风作品系列)

分类: 图书,历史,中国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抗日战争,
品牌: 秦风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7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563361328
·条形码:9787563361328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秦风作品系列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金陵的记忆:铁蹄下的南京》辑录的两百余幅历史图片,多从日本军方刊布的画册中辑选而来。尽管这些图片原始的目的是宣传与美化日军的侵略,但仍于不经意间披露了其侵略罪行,记录了无数普通民众在南京沦陷时期的生存与苦难,沉沦与挣扎,屈辱与抗争,同时也留下了大量日伪活动的翔实记录以及市井生活的细节。其中不少历史图片,是读者前所未见的。
作者简介秦风,文史研究者,编著有《宝岛风情——牵动两岸的民族记忆》《岁月台湾:1900-2000》《抗战一瞬间》《1904-1948:东北中国》等书。
杨国庆,1954年生,今供职于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自1980年来,涉研中国墓葬文化和南京地方史,有《中华名冢揽胜》《民国名人墓》《南京明代城墙》等专著及相关论文问世,被聘为《南京城墙志》主编及《南京通史(明代卷)》撰稿人。
薛冰,1948年生,浙江绍兴人,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定居南京。有书话集、随笔集、小说集等三十余种著作出版。近年来致力于南京城市文化研究,多有著作问世。
编辑推荐《金陵的记忆:铁蹄下的南京》以照片配说明文字的形式,记录了那段黑暗日子里,南京民众的生存与苦难,沉沦与挣扎,屈辱与抗争,同时也留下了大量日伪活动的翔实记录以及市井生活的细节。
自我炫耀的征战定格,国破家亡的惨痛记忆。
南京大屠杀结束以后,民众的苦难并没有结束。那种与虎狼共处暗室般的险境,那种良知与生存欲求的持久搏战,那种无从预料光复与胜利,何时会到来的迷惘以至绝望,是要比引颈一割更为难耐的痛苦。
目录
序一 整编历史图文的新尝试(秦风)
序二 和平之旗飘扬在古城墙的时候……(杨国庆)
序三 南京沦陷史的补白(薛冰)
日军分兵进攻南京
破城的悲歌
日本对南京的军事统治
南京最初的伪政权
铁蹄下的黎民
苦闷的岁月
汪精卫的汉奸活动
庆祝“还都”的闹剧
光复与审判
……[看更多目录]
序言由于整理民国史资料,我与南京结下奇缘。2005年初春,我出版了《民国南京》一书,并在南京先锋书店举行同一主题的大型图片展,市民反应之热烈,远远超出我的预想,让我深受感动。从此,南京对我这个生长在台湾的人来说,已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地理知识,那些城墙、街道、河流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萦绕在我的心头。
于是,我下决心努力去发掘新的历史图片,以期更完整地重现南京时空的面貌。然而我一向沉浸于宏观的感受,着意于通过历史图片呈现时代的漂流与感情,对细节的考据往往用力不多,因此我感到迫切需要一个共识高、情感近的工作团队一起来完成这项重要工作。刚好2005年出版《民国南京》时,我认识了两位南京的文史同好,一位是南京城墙专家杨国庆,另一位是文史作家薛冰。他们多年来致力于南京相关史料的收集与研究,出版过专著,也发表过许多专业文章,功底很深。于是我们相约合作完成这本《铁蹄下的南京》。
两位先进以其新颖的观点和隽永的文字为书中的照片作注,我则负责辑图,尽可能地去搜集新的图片,并确保最佳的画质。这本书所呈现的是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后的景况。南京是当时日本占领军总司令部与后来汪伪政权的所在地,属于日方严密控制的区域,因此其图像摄制者必然是日军本身或是其附属机构。尽管这些图片原始的目的是宣传与美化日军的侵略,但其中仍然包含大量日伪活动的翔实记录以及无意间留下的市井生活的细节,这些细节过去可能是我们所长期忽略的;换言之,我们可以从中日双方强调的重点的落差和对照中,产生新的史学上的认识,而这无疑是有价值的。
文摘插图:

志得意满的梁鸿志
1938年7月,日本侵华一周年之际,“中华民国维新政府.行政院院长梁鸿志.率领众喽哕搬进了原国民政府。
1938年初,日军拼凑中华民国维新政府“的地点是上海。3月26日,日军派兵护送梁鸿志、温宗尧、陈群、任援道等到南京,在3月28日举行了“维新政府.的成立典礼。但因为惨遭日军疯狂劫掠的南京城内仍是一片废墟。原国民政府办公处所保存较好的,都被日军占据,且日军橫行无忌,治安没有保障,所以两天后又将一应汉奸头目护送回上海,重新住进曰军占领区内的新亚饭店,在饭店里设立各院、部事务所,以至“维新政府”被人讥讽为“饭店政府”。至六七月间,南京社会秩序渐趋稳定,日军也将所占机关处所陆续移交“维新政府”,所以从6月21日起,“维新政府”各院、部及“大民会”等机构分批搬迁到南京;10月1日正式在南京原国民政府内办公。梁鸿志的行政院院长办公室,就设在子超楼二楼东首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的办公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