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网络
分享
 
 
 

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年)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年)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历史,世界总史,通史,史料,
  品牌: 定宜庄

基本信息·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页码:32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801707834/9787801707833

·条形码:9787801707833

·包装版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年)》是《中国知青史》的前半部分,迄止时间为1953年到1968年。根据官方文献档案与当时的公开出版物,分析和叙述了“文革”前知青上山下乡作为一项正式的国家安置政策出台、演变和形成的过程。作者明确指出了以下三点:

第一,知青上山下乡政策的出台,不仅出于政治与意识形态层面的考虑,而且与建国后几乎每一项政治、经济、教育制度紧密相关,是各种政策施行造成的结果。不能脱离特定的历史背景,尤其是计划经济的背景来看待知青上山下乡的问题。

第二,“文革”前的知青上山下乡是国家劳动力调配工作的重要一环.旨在为无法在城市升学就业的青年开辟新的就业道路。但无论作为一项安置工作,还是以后发展成为一场运动,从指导思想和具体运行机制上,都具有明显的延续性,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更不能采取肯定前者否定后者的做法。

第三,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明确区分知青。并对他们作出分别研究。狭义的知青特指1962年知青安置成为国家一项专门工作后从大中城市下乡的中学毕业生,其中“文革”期间毕业的“老三届”及其以后陆续从中学毕业的城市青年,通常被人们看作是知青的主体。但从广义来说,知青还应包括家在农村、毕业后又回乡参加农业生产的“回乡青年”。他们才是知青上山下乡的先行者,也是人数最多、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批人,因此《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年)》用大量篇幅,列举大量事实,阐述了回乡知青群体与他们的经历。

作者简介定宜庄,女,满族,北京市人。1968年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插队,1974年回城。先后从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获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专业为清史、满族史。著有《中国知青事典》(与刘小萌、史卫民、何岚合著)、《清代八旗驻防研究》、《满族的妇女生活与婚姻制度研究》、《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等。

编辑推荐《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年)》讲述的是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并在60年代初掀起初澜、“文化大革命”期间席卷全国的知识青年上山下运动,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它不仅映射着中国青年蹉跎与奋进的身影,而且集中反映出共和国曲折发展的足迹。随着“文革”的结束,它早已成为往事,但它留下的历史震荡不有完全消失,而人们对它的认真审省,还刚刚开始……

目录

第一章 第一个回合

一 从头说起

二 动员家在农村的中小学毕业生回乡参加农业生产

三 榜样的力量

四 一条可行的道路

第二章 向荒地进军

一 对苏联“共青团城”的向往

二 “北京庄”和“共青社”

三 随移民大潮迁往边疆的青年垦荒队员们

四 经验和教训

第三章 不平常的夏天

一 年的升学就业形势

二 城市中的待业青年

三 统筹兼顾的原则

四 社会的反响

五 改造的历程

第四章 一条崭新的就业道路

一 先行者

二 “摸着石头过河”

三 下乡以后

四 创办青年农场

五 回乡的知识青年们

六 “大跃进”前夕

第五章 难忘一九五八

一 把边疆建设成美丽的花园

二 各地垦殖场的知识青年

三 半工(农)半读,培育共产主义新人

第六章 大办农业大办粮食

一 城市精简人口

二 邢燕子,好榜样

三 城市知识青年的精简下乡

四 到国营农场去

五 江西共大与青年农业生产建设队

六 问题和特点

第七章 到农村去安家落户

— 年的安置规划

二 决策出台前的探索

三 教训和经验

四 动员和安置模式的正式形成

五 从集体插队到“集体户”

六 为农村基层组织树立的典型

第八章 知青群体的形成

一 先进典型与先进知青代表会议

二 青春无悔

三 城市知识青年队伍的构成

四 “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

第九章 走在与农民结合的道路上

一 谁改造谁?

二 靠什么来保护自己?

三 回乡知青的处境

第十章 这条路能够走到底吗?

一 “两种教育制度”

二 有了准备再下乡

三 当农民以后

四 生产建设兵团的组建

五 军垦战歌

第十一章 第一次返城风

一 余波

二 返城风潮

三 反对经济主义

四 “坚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正确方向”

五 返城风的平息

六 先驱者

第十二章 从红卫兵到知青

一 十七年的教育

二 真诚的探索者

三 从天安门起步

四 吹响上山下乡运动的号角

五 最初的实践

六 殊途同归

附录

再版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本书作为《中国知青史》的前半部分,起止时间为1953年到1968年。虽然在本书后面几章也详细叙述了“文革”期间“老三届”知青下乡之前的探索、下乡的源起以及下乡后的经历,但更多的篇幅,还是集中在“文革”之前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上。尽管这一时期并不像后来“老三届”的活动那样轰轰烈烈、有声有色、能够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可是既然本书的宗旨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以严肃客观的态度来思考这段历史,那么,探寻它最初的源起和发展脉络,就是一件不能避开的、必须投入大量精力的工作。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场长达20余年、涉及人数几达2000万的活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对这样一个复杂丰富的事件进行全面的研究,远非这本小书所能胜任。本书不过是择取其中几个侧面,进行初步的拓荒而已。

我们首先要强调的是,除了“文革”期间有过短暂的脱轨之外,总的说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是一场部署得相当完备,组织得堪称周密,操作一度进行得也颇为理想的活动。只有当国家机器非常强大,党和政府在人民尤其是青年中具有很高权威的条件下,这种运作才是可行的。然而,即使一度取得了成功,这场活动却终于未能避免失败的结局,教训是异常深刻的。分析和讨论这一决策产生的原因,国家为贯彻这一措施所进行的各种努力,并由此探究这一活动最终失败的教训,是本书的主题。

本书的另一个重点,是对知识青年群体的讨论。众所周知,这里所说的知青,并非如字面上的意思那样,是对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年人的泛指,它指的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它包括的是曾在学校受过教育,然后在“上山下乡”这个特殊的政策之下,由政府所组织的到农村或连续从事农业生产的那批青年人。这里的学校,指的是中小学,因为按照当时的规定,大学与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都由国家统一分配,即使被分配到边疆和农村,也以干部的身份出现,领取国家的工资。普通中小学的毕业生却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在理论上,他们是被作为农民的。这正是知识青年与其他到农村、边疆工作的人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即使是这样,知青也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系指所有未能继续升学而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的青年。家在农村,毕业后又回乡参加农业生产的“回乡青年”也包括在内。“文革”前后曾在党报、团报上名列显著位置,在一代青年中成为典范的知青先进人物,其中大多数,就都是家在农村的“回乡知青”。

文摘第一章 第一个回合

20世纪50年代曾以热气腾腾、充满希望的时代形象留在一些过来人的记忆中,留在文人的笔下。但50年代有50年代的社会问题,50年代形成的模式几十年难以扭转,错误和偏差也影响了以后的几十年。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在50年代作为一项政策的出台,就是这样的大树结下的一个苦涩的果子。

这项政策是从动员家在农村的中小学生回乡务农开始的。

一 从头说起

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有以发展重工业为主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有农业互助合作运动,都与知识青年的前途紧密相关;但关系最直接的,还是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教育制度。

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实行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了“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方针。但工业的起飞却面临着一个尖锐的矛盾:落后的农业经济满足不了人民生活的需要,更适应不了工业发展的要求。1953和1954两年农业减产,明显地在拉工业的后腿,粮食的短缺已构成牵制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旧社会已经存在的城乡差别进一步扩大,导致了来自贫困农村地区的数以百万计的农民自发涌人城市,使这一时期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就业发生困难,终于使国家把注意力又一次转向了农村。

这种情况对教育的发展也构成了影响。解放初的几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很快,至1953年底为止,与1949年相比较,全国小学增加了50%,小学生增加一倍多,中等学校增加了13%以上,中学生增加了近两倍。但这种势头维持时间并不长,问题很快就显示出来。

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制度,以学习苏联为主,从一开始就存在几个问题:1.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没有摆对

我们今天通常把教育与经济发展,比喻为母鸡和鸡蛋的关系,人人都懂得“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的道理。这个道理,发达国家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就认识到了,而且不惜代价地付诸实行。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就是这样迅速地实现了经济起飞,并迈人了世界经济强国之列。可惜的是,当时的我国却不知道或不肯接受这个道理。在50年代,我们振振有词地向人民宣讲的,明显与这个大趋势背道而驰。我们强调说,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谈得上大办教育。

刚刚站起来的人民急切地要求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学校虽然已经增加了很多,但他们认为还不够。他们呼吁国家办更多的学校,希望自己的子女得到比在日社会更多的升学机会以便将来有更好的前途,而国家是这样回答他们的:

情况是这样,要想满足今天所有中小学毕业生的升学

……[看更多书摘]

后记这部《中国知青史》,包括我写的“初澜”和刘小萌的“大潮”,同时完稿子1996年,此后几经周折,终在1998年得以正式出版。当时知青文学尚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一段历史进行的学术研究,仅仅还是开始。人们都以为,随着这代人踏入历史舞台中心时刻的到来,他们人生经历中最重要的阶段——知青阶段的历史,也会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并会兴起一场记录、回顾和研究的高潮。因此我们都以为,这部书的作用不过是抛砖引玉而已。

未曾预料的是,从那时迄今,十几个年头悄然逝去,预期的高潮却没有到来,而且可能再也不会到来了。而我们当年这部并不成熟的著作,竟成为研究那段历史的不多的几部学术专著之一。本人半生致力于史学研究,深知任何一段史实,任何一个社会群体,无论当时的影响多大,如果没有被讲述、被记录,就进入不了历史,就终有被遗忘的可能,所以,尽量客观地、严肃认真地记录和反思这段历史,是史家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在当今社会上对这段知青历史已经反响冷漠并出现种种误解、甚至被某些人蓄意美化的情势下。

感谢当代中国出版社慨然应允将此书再版。此次再版,除了修正个别讹脱衍误之外,并未作大的改动。在本书1998年版的结尾处我曾说过:“这部书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会带有历史和时代的局限,也许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那么,就将它留下作为史料,哪怕只是心态史的史料也好”,这便是我此次再版时仍愿保留原貌的原因。

感谢多年来始终不渝地理解和支持我的各位朋友们,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有李南、杨健、张华、岳建一、任远、王汝晔、郭绮纹、张莉、陈爽、周洪等。我的丈夫吕志初与我有着共同的知青经历,多年以来相濡以沫,此书的写作离不开他的帮助和支持。此外,邱源媛、贺晓燕两位同学为此书的再版也做了大量事务性工作。

本书的所有照片和宣传画都是陈爽先生从他多年收集的藏品中选择并提供给我的,也在此表达我的谢意。我还要感谢陈立旭先生为本书能够再版付出的努力。

谨以此作为我赴内蒙古牧区插队四十周年的纪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返回首页<<
推荐阅读
 
 
频道精选
 
更多商品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阿内特青少年心理学
政治科学(第9版)(国外经典政治学教材译丛)
清代宫廷社会史(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
接待礼仪(礼仪面对面丛书)
中国知青史:大潮(1966~1980年)
男人必学的魔术:30个魔术,让你宅男变型男
应该读点心理学(实用大百科丛书)
纪委干部
湘西蛊毒(第3季)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