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网络
分享
 
 
 

伤寒杂病论释疑解惑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伤寒杂病论释疑解惑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医学,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
  品牌: 王付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页码:53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0912543X/9787509125434

·条形码:9787509125434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伤寒杂病论》是古为今用的经典医学著作,其理论精辟高深,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作用。但该书言语深奥,用词简略,思辨纵横交错,法理层次复杂,现代人在阅读、学习时常有许多疑惑不解之处,因而难以正确地理解,有鉴于此,长期从事《伤寒论》教学与研究工作的著名教授王付对《伤寒杂病论》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与剖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领会原著条文的精髓,并指导临床辨治常见病与疑难病。

《伤寒杂病论释疑解惑》设16章,按照六经、脏腑以及病证进行分类归纳。既有对原著条文中疑难词句的解释,也有对方剂用药要点与药理作用的分析。全书内容丰富,紧密结合临床实际释疑解惑,便于临证应用,开拓辨证思路。是医学院校学生和临床医生非常实用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王付(又名王福强),男,1958年生,河南省济源市人,1989年研究生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任河南中医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河南省高校中青年优秀教师,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被评为河南中医学院“我最喜爱的教师”。主要从事《伤寒论》、《方荆学》的教学、临床与科研工作。研究、应用《伤寒杂病论》的成果和著作颇丰,主要代表著作有《伤寒内科论》、《伤寒杂病论字词句大辞典》、《疑难杂病八大证治》等20余部,累计近1000万字;先后在《中医杂志》等50余家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完成课题及在研课题15项,其中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对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肝炎、胃肠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关节痛、男性病等疑难杂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编辑推荐传承优秀中医文化,指导临床服务人民

精读经典古籍,阐释书中条文,解析疑难字句。领会深奥医理,明确辩证规律,指导临床运用。

目录

第1章 辨脏腑经络先后受病脉证

一、脏腑辨证论治的整体观

二、脏腑发病与致病因素

三、望面色及形态主病

四、闻声诊病

五、望形诊病

六、三焦辨证

七、脉诊与面诊之间的辨证关系”

八、季节 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九、脉浮主证的辨证意义

十、阳厥证机

十一、卒厥在脏在腑的预后

十二、脉脱在脏在腑以别预后及火毒热证的转归

十三、经络辨证、脏腑辨证、病因辨证的基本法则

十四、表里兼证先治里大法

十五、新病旧病先后治疗大法

十六、脏腑病证的基本治疗法则

十七、脏腑病证的治疗大法

第2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一、太阳病基本脉证

二、辨阴证阳证之大法

三、辨表证里证之大法及辨疑似证

四、辨寒热真假之大法

五、辨虚证实证之大法

六、病传之大法

七、病愈日期之大法

八、治则之大法

九、如何应用辨证论治

十、病愈之机制

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

一、太阳营卫肌表证

二、太阳营卫经筋证

三、太阳营卫风水证

四、太阳营卫风湿证

第三节 太阳病兼证

一、太阳病证兼心证

二、太阳病证兼肾、膀胱证

三、太阳病证兼肺、大肠证

四、太阳病证兼脾胃证

五、太阳病证兼肝胆证

六、太阳病证兼胸膈证

七、太阳病证兼阳气虚证

八、太阳病证兼阴血津证

九、太阳病证兼阴阳两虚证

十、太阳病证兼痰饮证

第四节 太阳病类似证

一、悬饮证类太阳病证的证治

二、痰阻胸膈证类太阳病的证治

三、阳虚肌痹证类太阳病证的证治

四、阳虚骨痹证类太阳病的证治

五、太阳经伤证类太阳病证

六、转筋证类似太阳病证

七、疮家类太阳病证

八、疮痈证类似太阳病证

九、阳明热极痉证类太阳病证

十、中喝证类太阳病证

第3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第一节 阳明病纲要

一、阳明病证机的基本理论

二、阳明病病因病机

三、阳明病恶寒

四、阳明病主证主脉

五、阳明病自愈

第二节 阳明病本证

一、阳明热证

二、阳明寒证

第三节 阳明病兼证

一、阳明病证与太阳病证相兼

二、阳明病证与少阳病证相兼

三、阳明病证与少阴病证相兼

四、阳明热结证与瘀热善饥证相兼的证治

第四节 阳明病类似证

一、脾约证类阳明热结证的证治

二、太阴脾湿热发黄证类阳明湿热发黄证

第4章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第一节 少阳病纲要

一、少阳病证

二、少阳病传变

三、少阳病自愈证

第二节 少阳病本证

一、少阳热证及类似吐下证

二、少阳热证及类似可汗证

三、少阳病证治

第三节 少阳病兼证

一、少阳病兼证治则

二、少阳太阳阳明兼证

三、少阳病证与阳明胃热证相兼的证治

第四节 少阳病类似证

一、疟病主脉及其主证特征

二、疟母证的证治

三、疟病热证

四、阳郁牡疟证的证治

第5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一节 太阴病纲要

一、太阴脾病证

二、太阴肺病证

第二节 太阴病本证

一、太阴脾本证

二、太阴肺病证

第三节 太阴病兼证

一、太阴病证与太阳病证相兼的证治

二、太阴脾气滞络瘀证与太阳病证相兼的证治

第四节 太阴病类似证

一、肾阳虚寒结证类太阴脾证

二、肝血虚寒疝证类太阴脾寒疝证的证治

三、膈间饮停呕吐证类太阴病的证治

四、脏腑阳虚呕利证类阳明呕利证

第6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一节 少阴病纲要

一、少阴病证

二、少阴病自愈证

三、少阴病兼证治则

第二节 少阴病本证

一、少阴病寒证

二、少阴寒证的证治

三、少阴热证

四、少阴胸痹证

五、少阴动血证

六、少阴惊悸证

第三节 少阴病兼证

一、少阴病证与太阳病证相兼

二、少阴病证与阳明病证相兼

三、少阴病证与膀胱病证相兼

四、少阴病证与咽痛证相兼

第四节 少阴病类似证

一、痰阻胸膈证类少阴病证及其证治

二、厥阴肝寒吐利证类少阴病证的证治

三、肝气郁滞证类少阴病证的证治

第7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一节 厥阴病纲要

一、厥阴肝热证

二、厥阴病自愈证

三、厥阴手足厥冷证的机制

四、厥阴病正邪相争

五、厥阴病治则

六、厥阴病治禁

第二节 厥阴病本证

一、厥阴肝病

二、厥阴心包证

三、厥阴阳郁证的证治

四、厥阴病预后

第三节 厥阴病兼证

一、厥阴病证与太阳病证相兼

二、厥阴病证与阳明病证相兼

三、厥阴病证与少阳病证相兼的证治

四、厥阴病证与太阴病证相兼的证治

五、厥阴病证与少阴病证相兼的证治

第四节 厥阴病类似证

一、厥冷证类厥阴病

二、吐利证类厥阴病

三、哕证类厥阴病

第8章 辨百合狐惑阴阳毒疮痈脉证并治

第一节 百合病证治

一、心肺阴虚内热证

二、心肺阴虚内热证的治法

三、心肺阴虚证以肺热为主的证治

四、心肺虚热气逆夹湿证的证治

五、心肺阴血虚证的证治

六、心肺阴虚证以心热为主的证治

七、心肺阴虚内热证的证治

八、心肺阴虚证以热为主的证治

九、心肺阴虚夹湿证的证治

第二节 狐惑病证治

一、湿热疫毒证的证治

二、湿热下注证的证治

三、湿毒下注证的证治

四、湿热毒血证的证治

第三节 阴阳毒证治

一、毒热阳郁证的证治

二、热毒血证的证治

第四节 疮痈证治

一、疮痈证

二、痈脓证的审证要点

三、肠痈寒湿证的证治

四、肠痈瘀热证的证治

五、伤科证及亡血证与鉴别

六、伤科、疡科、妇科血瘀气郁证的证治

七、火毒热证的转归

八、心火毒热证的证治

九、胃热痈证的证治

十、胃寒痈证的证治

第9章 辨中风历节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第10章 辨痰饮水气病消渴淋病脉证并治

第11章 辨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

第12章 辨奔豚转筋狐疝蚘虫病脉证并治

第13章 辨五脏风寒积聚黄疸病脉证并治

第14章 辨妇人妊娠产后杂病脉证并治

第15章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第16章 辨阴阳易瘥后劳复脉证并治

附录A方剂索引

附录B原文索引

……[看更多目录]

序言欲提高中医理论水平,非学《伤寒杂病论》不能登堂入室;欲提升临床诊治技能,非用《伤寒杂病论》不能如愿以偿。

纵观历代著名医家所取得之成就,无不因深入研究《伤寒杂病论》的理论精华,并将其正确地运用于临床实践中。《伤寒杂病论》学术价值的重要之处,是它具有承前启后,开拓创新之功;要想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务必全面研究、系统挖掘、科学利用《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时期,言语表达深奥,思辨纵横交错,法理层次复杂,辨治用词简略,这无疑给学习运用《伤寒杂病论》带来诸多不便。有鉴于此,笔者先“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多年来集中精力从多层次、全方位对《伤寒杂病论》进行了系统研究,试图深入浅出地释疑解惑,以冀使学用者对其群疑冰释。

欲实现理论水平的提高与临床诊治的进步,必须经历两个跨越,第一是从认识未知到求知进取;第二是从反思求知到融会贯通;在求知中探索、研究、化解疑惑,在反思中思考、推敲、归纳、解决问题,两个跨越必须统筹兼顾。学习运用《伤寒杂病论》更亦如此也。

譬如张仲景于《伤寒杂病论》中多次用“太阳之为病”、“湿家之为病”等之类的词语,而用此类语言描述有什么特殊作用,能达到什么样的辨证目的?笔者带着疑惑而深入研究,认为①“太阳之为病”是突出辨太阳病基本脉证的理论指导性与临床实践性,这是临床中辨治太阳病必不可少的第一步。②“太阳之为病”强调辨治太阳病必须从基本脉证入手。

文摘第1章辨脏腑经络先后受病脉证

脏腑经络先后受病脉证,是张仲景在《内经》等基本理论指导下对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病因、病证以及诊断、治疗、预防与养生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其对正确运用六经、脏腑、三焦辨证论治以及气血津液辨证、病因辨证有重要参考作用,对临床更具有基础性和纲领性的指导意义。

一、脏腑辨证论治的整体观

【仲景原文】问日: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日: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经日:“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第一1)

【释疑解惑】

(1)怎样理解“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答:①“治未病”,即在未病之前防治将可能出现的疾病,强调辨治疾病既要治已病,又要兼顾可能发生的病证。②“见肝之病”,即在辨治肝病证时,应考虑到肝病可能会发生的变化。③“知肝传脾”突出肝病传脾,病证表现以脾胃为主。④“当先实脾”,并非肝病不治肝而先治脾,而是强调治脾对治肝具有重要的协同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返回首页<<
推荐阅读
 
 
频道精选
 
更多商品
前列腺病自我疗法
2009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全真模拟-思路规律与拓展(第二版)(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冠心病日常调养与护理
高血压有效控制(高血压病患者家庭必备图书)
跟皇帝内经学养生(健康爱家系列)
中药中成药解毒手册
2009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全真模拟思路规律与拓展(第二版)(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实用骨科护理技术(附赠DVD光盘一张)
Excel2007公式函数与宏完全学习手册(附赠CD光盘一张)
水孩子(小布老虎译丛·世界名著系列)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