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防治(妇产科名家专题系列)

分类: 图书,医学,妇产科学,产科学,
品牌: 胡娅莉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页码:32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09124794/9787509124796
·条形码:9787509124796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妇产科名家专题系列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产后出血防治》是一部有关产后出血防治的学术著作。作者首先对产后出血的定义、分类、发生率、并发症及出血量的测定等进行了概述性介绍,然后对产后生理性止血机制,产后出血的常见病因、诊断、预防措施及处理等内容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还特别介绍了近年循证医学在产后出血方面的研究证据及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所推荐的处理方法。《产后出血防治》内容实用、图文并茂、病例典型,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适于各级医院妇产科医师、助产士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胡娅莉,女,主任医师、教授,南京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任鼓楼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为卫生部产前诊断技术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产科学组副组长,江苏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妇产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江苏省医学会围产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先后获得中国医师奖及“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江苏省“兴卫工程”领军人才、“南京市科技功臣”等称号。2008年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提名奖。
编辑推荐积累数十年临床的经验与教训
献给有志于妇产科专业
已经或即将成为妇产科医师的你
让我们共同
肩负起快乐的职责与殷殷的希望
谱写生命的优美乐章
目录
第1章 产后出血概述/1
第一节 产后出血的定义/1
一、概述/1
二、当前定义中存在的问题/3
第二节 分类/4
一、产后出血与晚期产后出血/4
二、一般性产后出血与产后大量出血/5
第2章 产后出血量的测量方法/8
一、容积测量法/9
二、面积测量法/9
三、称重测量法/10
四、测量HCT-Hb法/11
五、目测测量法/12
六、比色测量法/15
七、从临床表现估计出血量/16
八、剖宫产术出血量的精确测量法/17
九、其他测量方法/17
十、综合测量法/18
第3章 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孕产妇死亡率/21
第一节 发病率/21
一、国外产后出血发生率/21
二、国内产后出血发生率/23
三、比较产后出血发生率应注意事项/24
第二节 孕产妇死亡率/26
一、定义/26
二、孕产妇死亡率变化/27
三、孕产妇死亡原因/28
四、我国的孕产妇死亡情况和面临的挑战/29
第4章 产后出血的并发症/34
一、产后贫血/34
二、低血容量性休克/36
三、输血及其并发症/36
四、产褥感染/38
五、子宫切除/38
六、席汉综合征/39
第5章 降低产后出血孕产妇死亡率的措施/46
一、母亲安全计划和现状/46
二、产后出血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原因/48
三、降低产后出血导致孕产妇死亡的措施/51
第6章 产后生理性止血机制/57
一、子宫肌层解剖及子宫收缩的特点/57
二、妊娠期止血功能的生理性变化/58
第7章 产后出血的常见病因及诊断/67
第一节 子宫收缩乏力/67
第二节 胎盘因素/73
第三节 产科损伤/76
第四节 止血功能异常/82
第五节 超声在产后出血诊疗中的作用/95
一、产后出血的产前高危并发症的超声诊断/95
二、产后晚期出血的超声诊断/118
三、剖宫产切口愈合情况的超声判定/121
第8章 产后出血的一般预防措施/129
一、产后出血的产前高危因素/129
二、如何能在产前发现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129
三、正确处理产程/131
第9章 产后出血对因治疗/140
第一节 宫缩乏力的处理/140
一、按摩/140
二、缩宫药/141
三、压迫法/150
四、血管结扎/167
五、栓塞术/174
六、子宫切除术/184
七、盆腔纱条填塞/188
第二节 胎盘因素的处理/189
一、滞留胎盘/189
二、胎盘嵌顿/190
三、胎盘粘连/190
四、胎盘植入/191
第三节 子宫内翻的处理/197
第四节 软产道损伤的处理/200
一、会阴裂伤/200
二、阴道裂伤/203
三、宫颈裂伤/203
四、子宫下段裂伤/204
五、外阴、阴道血肿/205
六、阔韧带血肿/206
第五节 止血功能异常的处理/207
一、孕前检查,减少不安全妊娠/207
二、定期产前检查,防治妊娠并发症/207
三、治疗妊娠并发症/208
四、转诊/210
五、产科DIC的治疗/211
第10章 产后出血的抗休克治疗/225
第11章 产后出血的转诊时机及准备/254
第12章 产后出血与剖宫产/272
第13章 产后出血感染的防治/288
第14章 循证医学在产后出血诊疗中的应用
……[看更多目录]
序言产后出血防治是产科永恒而重要的话题,产后出血仍然是当今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积极防治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际上有关产后出血防治的新观点、新技术、新药物等研究成果不断问世。我国政府也高度关注产后出血的综合防治,并将其防治列入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撑项目——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内容。为了扎实做好产后出血新知识、新技能的普及推广工作,在本书主编南京鼓楼医院胡娅莉教授的带领下,一批活跃在临床一线且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的妇产科专家们编写了《产后出血防治》这本书。
本书对产后出血进行了全方位的系统论述,参阅了大量的中、外文献,结合编者自己的经验,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的翔实数据,阐述了产后出血相关问题的临床研究过程、结论,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本书既有基础知识阐述,也有研究新进展、新观点、新技术的介绍,而且较详细地介绍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推荐的产后出血救治措施。为增加可读性,加深年轻临床医师和医学生对一些关键问题的理解,本书还编写了引导临床思维的典型病例,并结合基层工作特点。
文摘第三节 产科损伤
产科损伤包括会阴裂伤、阴道裂伤、宫颈裂伤、子宫破裂、阴道壁血肿、阔韧带血肿、子宫内翻。
【发生率】
产科损伤所致产后出血约占20%。全国产科出血监测,死亡分析表明,子宫破裂占9.9%、软产道裂伤6.1%、剖宫产后瘢痕破裂1%。
【病因学】
1.产力因素
(1)催引产药物使用不当造成宫缩过强可致阴道或宫颈裂伤,在头盆不称时可引起子宫破裂。
(2)宫缩乏力致产程过长或滞产,造成软产道因长时间受压水肿、坏死,容易损伤。
2.产道因素
(1)阴道会阴弹性差出现会阴阴道裂伤。
(2)前次子宫手术瘢痕破裂。
(3)多产妇由于子宫壁纤维化,弹性减弱,即使没有子宫瘢痕存在,也易发生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