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儿郑成功(陈舜臣作品系列)

分类: 图书,小说(旧类),外国小说,亚洲,日本,
品牌: 陈舜臣
基本信息·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页码:42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36698607/9787536698604
·条形码:9787536698604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陈舜臣作品系列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风云儿郑成功》中他,是中日混血儿,父亲是中国南方令人闻风丧胆的海盗头目和最大的国际贸易商,母亲是日本女子。但他却比谁都更为大明王朝的衰落而感到悲痛。他,文武兼备。舞剑驰射,楚辞章句,无所不精。二十二岁入南京国子监,钱谦益称其文“声调清越,不染俗气”。但他却从来不以书生自居。面对明王朝的腐败黑暗和软弱无能,血气方刚的他弃文从武,一介儒生摇身一变为统率千军万马的大将军。
他,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逆子”。当清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向南方进军,势利识时务的明朝官宦、父亲郑芝龙纷纷倒戈。他毅然与父亲决裂,率领他的追随者,占据厦门岛作为根据地,招兵筹饷,誓师北伐。
他,以弓箭和木船,粗糙的火药和大炮,对抗荷兰人的坚船利炮。在中国和西方的第一次大规模海上碰撞中,将荷兰人打得落花流水。
他,并非中规中矩的英雄。相反,作风张扬,为人狂傲,执法过严,甚至有些偏执。
作者简介陈舜臣,日本当代最重要的历史小说家。1924年出生于日本神户,祖籍福建泉州,后移居台湾,从祖父起侨居日本。1961年以《枯草之根》获日本江户川乱步奖,一举成名。此后四十多年笔耕不辍,作品不下百余种,涉及推理小说、历史小说、文化随笔、风土游记等,并成为日本文艺界近四卜年来得奖最多的作家,囊括了“直木奖”、 “吉川英治文学奖”等日本文学大奖。1992年,陈舜臣获日本文化界的至高荣誉“朝日奖”。
陈舜臣以历史小说走红日本,其主要著作有《风云儿郑成功》、 《大江不流》、 《太平天国》、 《鸦片战争实录》、 《小说十八史略》、《曹操:曹魏一族》、 《诸葛孔明》、 《秘本三国志》等。
译者简介
卞立强,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日语专业。历任北京大学日语教研室主任、亚非研究所副所长、日本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理事,日本早稻田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及京都外国语大学教授。译著有《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风云儿郑成功》等。
媒体推荐高阳著述丰富,一生著作90余部,读者遍及全球华人世界,人们以“有村镇处有高阳”来描述高阳作品在华人社会的受欢迎程度。1992年,他走完人生最后历程……一则挽联“文章憎命达,诗酒风流李太白;才学著书多。古今殷鉴罗贯中”,高度概括了高阳非凡的成就。
由秀才封王,主持半壁旧江山,为天下读书人顿增颜色;驱外夷出境,自辟千秋新事业,语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
——近代诗人丘逢甲
作为中国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是联系两岸的重要历史人物。他高举反清大旗,曾经控制了中国东南半壁江山;他驱逐荷兰人,收复台湾,被奉为“开台圣王”。他的塑像遍及各地,其真实面目却鲜为人知。本书以小说的形式深入发掘了国姓爷壮烈奇崛的一生。
——文学评论家李文晓
郑成功是唯一一位可以串联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与荷兰的历史人物,兼具本土与国际双重身份,堪称国际级的人物。三百多年来,郑成功从未从历史的国际舞台上消失。
——历史学家温建明
他是一个丰富而复杂的历史人物,他传奇的一生允许种种不同的解读。他限于时势,必须与父亲决裂,只能移孝作忠,忍受着常人所不能承受的天伦悲剧。但是他一生始终大节不失,在非常时期,以自己的非常方式,实现了中国最传统的价值,在令人沮丧的明末历史上留下了英雄主义的一章。
——历史学家刘世俊
编辑推荐《风云儿郑成功》作者陈舜臣破除传统的束缚,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代英才的另一种风貌:有才气,有血性,也不乏缺点。
目录
陈舜臣及其历史小说《风云儿郑成功》(代序)
黑暗中呼唤的名字
月琴
再见吧,金陵
南征
唐王聿键
改名
美丽的岛
无尘庵
挡驾
仙霞岭
噩耗
南方的梦
愚蠢的斗争
琉球来信
来去如风
海岛中秋
预言
失察
叛离
三十六洞
七年岁月
出征前夕
船沉羊山
东山再起
斩龙
破长江
血战南京城
败逃
蹈海
野心的破灭
鹿耳门
火海
赤嵌城余话
……[看更多目录]
序言陈舜臣是著名的日籍华人作家,1924年出生于日本神户,祖籍是福建泉州,后移居台湾,从祖父那一辈起侨居日本。1943年,他从大阪外国语学校(现为大阪外国语大学)提前毕业后,曾留校从事印度语言的研究工作,回故乡当过中学英语教员。1957年开始文学创作。1961年以推理小说《枯草之根》获推理小说的权威奖项——江户川乱步奖,并一举成名,从此开始专业作家生涯。
陈舜臣博览群书,精通中日历史和文化,五十多年来孜孜不倦地创作了大量作品,是一位多产作家。1987年日本讲谈社出版了《陈舜臣全集》二十七卷,2000年中央公论社出版了《陈舜臣中国历史短篇集》五卷,2003年集英社出版了《陈舜臣中国图书馆》三十卷(另有《别卷》一卷)。
陈舜臣的主要作品有推理小说、历史小说和长篇游记,他还发表过不少有关中国历史的评论和学术性著作。重要作品有《枯草之根》、《重见玉岭》、《孔雀之道》、《青玉狮子香炉》、《马可·波罗》、《小说十八史略》、《秘本三国志》、《大江不流——小说中日甲午战争》、《太平天国》、《鸦片战争实录》、《风云儿郑成功》、《桃花流水》、《新西游记》、《北京之旅》、《敦煌之旅》、《丝绸之路全纪行》等。
陈舜臣的作品大多取材于中国的历史和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及其文化交流,洋溢着对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的向往和中日人民源远流长的友谊的颂扬。
文摘黑暗中呼唤的名字
统太郎走出兴福寺的山门,停下了脚步。
那朱红的门柱色彩鲜艳,而柱子的样式更显得秀逸。山门上的匾额是蓝底泥金写的“东明山”三个大字。
如今长崎市寺町兴福寺山门上悬挂着的“东明山”匾额,是隐元和尚啪手笔。
这个故事发生在日本宽永二十一年的夏天。这一年的十二月,日本改年号为“正保”。按公元来说,则是1644年。也就是隐元东渡日本的十年前。
现在统太郎仰视的这三个酣畅淋漓、似欲腾空飞出的大字,是本寺住持默子和尚写的。这位默子和尚从他的祖国大明帝国聘请了著名的画家逸然,今天到达了兴福寺。
“统云!”统太郎自言自语地小声念着。
他早就想当一个画家。
不,他自以为他已经是一个画家了。他从小就喜欢画画。他要按照自己的审美观,用任何人都可以欣赏的画来表现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难道还有比这更美好的工作吗?世上的人为什么不都做画家呢?统太郎小时候对这一点感到不可思议。
他今年已经二十二岁,希望能像一个真正的画家那样有一个雅号,于是通过熟识的吴少峰的介绍,来请逸然和尚给自己起个名字。
“取你本名中的一个字,就叫统云吧。统云——这是一个很好的名字啊。”逸然跟他这么说。
逸然刚到日本,当然是用中国话跟他说的。吴少峰是长期居住在长崎的中国木匠,他担任翻译。不过,统太郎曾在平户跟中国画家学过中国话,不用翻译他也能听懂这几句。
吴少峰把统太郎送到山门口,客气地说:
“大和尚坐了好多天的船,今天累了。以后您再来吧。”
“谢谢您。让大和尚好好地休息一下。我过两天再来拜访请教。”统太郎这么说着,低头行了个礼。
吴少峰回身朝大雄宝殿走去。
统太郎再一次仰头看了看山门上的匾额。
他感到很满足。逸然和尚说的话虽不多,但确实意义深刻。他一边回味着这些话,一边朝坡道下走去。街上已笼罩着一片暮色。
“啊哟!”他突然发出短促的呼喊声。
他只模糊地觉得后脑勺剧痛无比,然后就失去了知觉。
他躺倒在大路的中间。一个黑衣汉子飞快地把他拖进草木丛中。
长崎有三座中国寺庙。
最古老的东明山兴福寺创建于元和六年(1620年)。当地人称它为南京寺。是江苏、江西、浙江等所谓三江地方的人们捐款建造的。
其次是分紫山福济寺,是宽永五年(1628年)漳州人捐款建造的,又名漳州寺。
另外一座是宽永六年由福州人创建的圣寿山崇福寺。
三座寺庙都带一个“福”字,因此称做三福寺。
兴福寺的住持默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