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网络
分享
 
 
 

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大夏书系 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用书)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大夏书系 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用书)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教育,教师与学生,
  品牌: 王晓春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8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61757271/9787561757277

·条形码:9787561757277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大夏书系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用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从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提供新的思路,主张班主任实现观念和工作方式的转轨,像“科学家”一样理性、智慧地对待班主任工作。作者是教师工作“科学派”的代表,视角独特,语言幽默。

作者简介王晓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退休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教师观念更新、语文教学改革、家庭教育等。著有《做一个聪明的老师》、《问题学生诊疗手册》、《今天怎样做教师》、《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等,应邀为教师、家长作报告百余场。

编辑推荐著名教育专家王晓春40年教育经验总结,中小学班主任专业成长的优秀读本:《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为什么有一些老师喜欢当班主任呢?他们即使在关键中,也尽可能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即使在一片盲从中,也能保持一份清醒;即使在“类体力劳动”的包围之中,也能捍卫思想的权利和尊严。他们的肩膀上,长着自己的脑袋。他们是一些真正把班主任工作当作专业的人。

如今我们通常见到的终日忙忙碌碌、急急挠挠、被动招架、焦头烂额的班主任,确实当不得,要做,就该做一个快乐明哲的班主任。

目录

前 言 您喜欢做班主任吗?

第一章 班主任的角色要求

第一节 教育型的管理者

第二节 学习指导者

第三节 学生的平等对话者

第四节 学习者

第五节 心理工作者

第六节 家庭教育指导者

第七节 班主任的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现象

第二章 班主任影响学生的手段

第一节 定规矩

第二节 评比

第三节 批评

第四节 惩罚

第五节 说服

第六节 表扬

第七节 榜样

第八节 集体舆论

第九节 师爱

第十节 威信

第三章 班主任的类型

第一节“班妈”型“班官”型 鼓动家型 领袖型 导师型

第二节 科学家型“维持会长”型“寨主”型“书生”型

第四章 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边界

第一节“校园无小事”

——班主任工作失去重点

第二节“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班主任工作失去边界

第五章 班风建设

第一节 班风是什么

第二节 班风是怎样形成的

第三节 班风诊断

第四节 如何引导班风——舆论

第五节 如何引导班风——纪律

第六节 如何引导班风——学风

第七节 如何引导班风——人际关系

第六章 班级日常管理

第一节 教育与管理

第二节 管什么

第三节 谁来管

第四节 怎么管

第七章 问题学生诊疗

第一节 问题生的界定及分类

第二节 问题生诊疗的步骤及方法

第三节 问题家庭的分类指导

第四节问题生诊疗案例

结语做一个快乐明哲的班主任

……[看更多目录]

序言您喜欢做班主任吗?

本书是写给班主任同仁的,目的是和大家一起研究怎样当好班主任。

所以劈头一个问题就是:您喜欢做班主任吗?

我国最早、最伟大的“班主任”之一孔夫子教导我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愚以为,明白了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职责、工作原则和方法,或者做了几年班主任有所体验,这只能算是“知之者”,真正把班主任工作作为一件有趣的事情、作为一门专业知识来学习,则即使尚未有很多心得,也属于“好之者”,而只有学有所得、超越了自我、从中得到了真正的乐趣,才是“乐之者”。

可见,从“知之”到“乐之”,中间必须经过一个“好之”阶段,如果没有“好之”,则不但不可能达到“乐之”的境界,就连“知之”也保证不了质量。一个人不喜欢的事情,他不会有很多“知之”的冲动,知道一些就行了,浅尝辄止。

然而,如今老师们喜欢当班主任(乐之)吗?

好像不大“乐之”。

每到新学期,安排班主任都是校领导一件很头痛的事情,增加班主任费也难以吸引教师当班主任,不得已,只好规定,不当若干年班主任不予评技术职称。这招自然管事,可是老师也有对策,评上职称以后,就又不干了。不过,奇怪的是,你要真的不安排某人当班主任,他又会有些失落,好像领导看不起他的样子。这说明,能不能做班主任,也是一个教师工作能力的标志。但是,不管怎么说,班主任并不是一种吸引人的职务。这是我们教育的一种危机。

为什么许多教师都不愿意做班主任?

这是一个极有研究价值的题目,我们来探讨一下。

大家都知道,在我们的学校,有一些事情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学校的工作有教育和教学,说起来自然是教育重于教学,教育大干教学,可是人们评价教师和学校的真正的硬指标并不是教育,而是教学,是考试成绩,所以我们学校的风气骨子里是重教学轻教育的,人们心目中真正的“专业知识”是语文、外语、数理化等学科知识,而不是教育知识。学科知识才是安身立命之本,至于班主任工作,不过是当个“孩子王”而已。

班主任工作(甚至教育工作)其实是被教师轻视的,也是被上级领导所轻视的,虽然口头上大家一般不这么说。在许多领导的心目中,班主任工作不过是稳定纪律、督促学生考高分的一种保证,教育只是为教学服务的。所以,很自然的,我们对班主任工作至今缺乏科学研究,班主任工作没有科学体系,一到班主任培训的时候,就请领导来“布置任务”(班主任“应该”如何如何),请专家讲点对所有教师都适用的大理论,或者找几个优秀班主任作典型发言,如此而已。优秀班主任多的是劳模色彩,而不是专业尊严;专家讲的是他的学科(如心理学,管理科学),而不是班主任学。

下面这位老师比较直率,他的看法很有代表性,请看我和他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

我曾经在第一线教育论坛的“王晓春茶座”中发表这样的看法:“什么是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主要不是数理化、语文、历史。数学老师的数学知识比不上数学家,语文老师的语文水平比不上作家。学科知识本身并不是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虽然它也很重要。”

一位署名“飞雪残剑”的老师批评我说:

WXCH先生(我的网名——王晓春注)的这句话错了,错了。

一个数学老师的数学知识不见得比不上数学家。数学家可能毕其生研究一个点或几个点,虽然也需要对数学有全面的了解,但他毕竟只是一个点或几个点的专家,而如果一个数学老师非常专业的话,他可能会对基础数学的各方面知识都有所涉猎。一个专业化的数学老师应该有一个比较合理的(当然也应该是比较宽博的)数学知识作为背景。在精深程度上,或者更准确地说,在一个或几个点的精深程度上,也许他赶不上一个数学家,但是,论数学知识的总量,论数学知识的全面,就很难说了。

当然,一个数学老师应该把这些知识教育学化,这也就是WXCH老师所说的“懂教育”。但我以为,如果非要来一个量化对比,也许一个学科老师的教育学知识的总量远不能赶上其学科知识的总量。因为,我一贯主张,一个老师的教育学知识,请注意,我这里所说的教育学知识是纯粹通过阅读得来的,需要的并不是很多,而贵在精。也就是说,一个学科老师没必要把精力放在教育学书籍上广采博收,而更应该把有限的精力放到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精进上。王晓春回复:

飞雪残剑老师认为“一个数学老师的数学知识不见得比不上数学家”,而且认为数学老师在数学知识方面可能超过数学家,这种说法我不知有何根据。据我所知,不管多么专门的数学家,他对数学整体的掌握都会超过中小学数学老师,很少例外。陈景润是专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你能想象他在初、高等数学方面不如一位中学老师吗?你能想象一位专门研究明朝断代史的历史学家对唐朝的了解就不如一位中学历史老师吗?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高于或宽于学科专家,这可能只是“关起门来,自我感觉良好”,不可能得到学术界的认同。

但是飞雪老师的意见却很鲜明地反映了目前中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倾向:重教学轻教育,重学科知识轻教育专业知识。

数学家与数学教师不同在哪里?数学家离开学生仍然是数学家,数学教师离开学生就不是教师了。数学家主要与学科知识打交道,数学教师则主要与学生打交道,学科知识不过是栽体。教师是面对活人的,教育的本质是人与人的交流,不是知识的流动。科学家安身立命之本是他的学术水平,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则是教育教学水平。所以陈景润尽管是一位不高明的中学数学教师(他在北京四中教过数学,效果不佳),却可以成为卓越的数学家;反过来说,陈景润虽然可以成为一名卓越的数学家,但是却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数学教师。某人的教育教学水平不等于他的学科知识水平。这是有关联的两码事。

现在有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中小学教师普遍对提高教育能力重视不够,然而事实上用在教育方面的时间却最多。尤其班主任,很多人跟我说连备课的时间都难以保证,每天忙忙叨叨都用来处理学生问题了。愚以为这是一种角色迷失。教师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好的教育者,才有可能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只有懂教育,他的学科知识才能派上用场。

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系统总结教师的教育经验并使之理论化,这不但是现实的需要,而且是一种“正名”,是一种“身份确认”。教师必须以教育为自己的中心任务,以教育专业知识为自己的主要专业知识,他才名副其实。飞雪残剑回复:

WXCH老师,一个数学家的知识和一个优秀的中小学数学老师的数学知识总量,我以为是很难衡量的,可以确定的是,一个数学家在他那些研究的点上,其深度的确是超出一个数学老师的,但这和总量之间很难画等号。我说此点,只是论证你的观点有所谬误而已。

当然,这些或者都不重要。我承认你说的教育专业知识的重要,我也认可你的“目前中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倾向:重教学轻教育”的观点,但我还想说的是,一个老师的教育专业知识并不是纯粹从书本上得来的。我以为,对一个学科教师而言,需要看的教育类书籍或许并不是很多,但却要精。精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所谓教育专业知识化成自己的教育实践知识(也就是教育经验)。 一个老师还是要把自己的求知重点放在学科专业知识的广搜博采上,而不必把有限的时间、精力放在教育学上。这对一个老师来说,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我以为,我们更要防止的是某些所谓专家把教育专业知识吹得天花乱坠。教育专业知识是一个老师的标识不假,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要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放在教育专业知识的求索上。王晓春回复:

为什么会“重教学轻教育”?

我想这首先是应试教育惹的祸。在应试教育中,只有考试分数是硬指标,而考试分数主要是由教学决定的,所以不管你在宣传上如何强调“育人”,教师的实际工作重点还是“育分”,或者说“培养能拿分的人(而不是全面发展的人)”。这样一来,教育的作用实际上就被降到了次要地位,主要起保证作用。也就是说,教育,只要能做到保证学生拼命抓分,抓到高分,就行了。教育成了教学的保镖,主次颠倒,喧宾夺主。

近些年有一个新情况是,学生越来越厌学,越来越逆反。本来教育还基本上能保证教学,现在保不住了,于是人们就对保镖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质疑,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了。其实这并不是真正重视教育,只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考试指标的应急措施,只是增加保镖人数和进行保镖培训。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要恢复教育的主体地位。教学只是育人的一个部分,考试要为育人服务,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育人为考试服务。

但是,教育被教学所欺,也不能光怪应试主义的外部环境,教育自己也实在没出息,难怪人家欺负它。请问师范生在学校里都学了什么教育专业知识?学了有用吗?所谓教育专业知识,如今只有干巴巴的几条筋。难怪飞雪老师说不需要读多少教育学的书。你多读几本又如何?还是那几句话,无非是互相抄来抄去。教育,既缺乏真正系统的理论,也缺乏可操作的方法,更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难怪教育专家属于含金量最低的专家。

教育自己如此萎靡不振,只有花拳绣腿没有真功夫,自然就会有强势理念来占领它的地盘。于是我们看到,充斥学校的并不是教育,而是管理(这是从其他行业杀进来的),管理压倒了教育。具体到一个教师,除了按上级的指示办事(服从管理)之外,就只能凭他人或自己的经验甚至“脑门一热”来工作。教育专业既失语,又失职,把自己的差事拱手让给别人了。

所以,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的教育,教育含量实在不高,它早就变形了。

所以,真正忠于教育、真正热爱教育的人,一定要努力搞清楚,到底什么是教育专业知识,它包含哪些内容,如何使它既系统又具操作性。愚以为,心理学可能是它的主要支撑。我正在探索这件事。

以上说的是教师不喜欢做班主任的第一个原因——心底里不重视教育。

第二个原因是:班主任的生活质量不高。

我们目前的教育体制和有关领导,实际上并没有尊重班主任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主体性。哪个上级都可以一拍脑门拿出个计划来,班主任就得照办;哪位领导都可以心血来潮想出个办法来检查、评比,班主任都得应付;哪个领导机关都可以制定出个指标,教师都得完成。班主任工作,内容没有边际,责任没有边际,如同一个无底洞,如同一个不断加压的水压机。班主任的自我感觉是“干活的”,不需要策划,只需要落实,不需要动脑筋,只需要傻干、卖力气。这种低科技含量的“类体力劳动”使教师几乎只有疲劳感,很少有成就感,更很少有自我超越感。连很多屡得奖状的班主任都感觉,有成绩,工作过程无乐趣,有效果,自身素质无提高。他们不是在发展自我,而是在磨损自我。简而言之,班主任的生活质量不高。谁不愿意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呢?知识分子更是注重精神的满足。班主任工作如果不能带来这种满足,多数老师不愿意当班主任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了。

所以,要想让班主任工作成为吸引人的工作,必须改变当前的管理方法。

要制定班主任工作的较详细的专业法规,不但要规定他该做什么,还要规定他不必做什么,不但要规定他必须服从什么,还要规定他有权拒绝什么。绝不能允许什么人都来指挥班主任。对班主任的评价考核标准,必须经过论证,要开听证会,听证会必须有班主任代表参加,不允许任意出台评价、考核教师的标准和办法。对班主任的管理,应该抓大放小,尽可能让班主任自己做主,这样他才能真正负责任,而且称得上名副其实的专业人员。班主任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开教育研讨会,而不是应付领导的检查。各种检查、评比应该减到最少。班主任能自主策划班级的管理和学生的教育(领导把住大原则),才能有成就感,才有可能真正进入研究状态。没有主体性的课题研究肯定是伪科研,现在伪科研太多了。

但是,请注意,一旦某领导真的这样做了,他却可能出乎意料地遭到很多班主任的反对。为什么?因为这些班主任已经习惯当“齿轮”和“螺丝钉”了,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严重退化了。他们的腿是软的(缺钙),你让他们站起来,他们站不起来。他们对领导的主观主义的瞎指挥既反感又依赖,嘴里怨气冲天,行动上又离不开。给他自由,他茫然不知所措。

所以,我们现在班主任工作的危机并不只是体制和领导造成的,此种体制有相当的群众基础:很多反对这种体制的人,其实正是这种体制的坚强支柱,只不过他自己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这也可见,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须从上下两个方向同时入手,而且不要幻想立竿见影。

作为一个班主任,埋怨是没有用的,除了呼吁体制改革之外,我看重点应该放在提高自身素质上。

班主任工作当然很辛苦,尤其是初学乍练的时候,但愚以为这是必须过的一关。许多当过多年班主任的老师,即使不再当班主任了,教课时仍然有班主任一样的威信,管理学生毫不困难;反之,许多从未当过班主任的人,即使教书多年,教学十分努力,也还是总觉得学生“不顺溜”,教学效果因此大打折扣,常常苦恼不堪。不当班主任,就不容易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不容易深刻理解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就很难真正掌握教育的艺术,也很难真正体会教师的幸福感和崇高感。有人甚至说,没当过班主任,就没有真正进入教师角色,这话有些道理。青年人千万不要目光短浅。年轻时不付出点辛苦,不学点真本领,永远是氢气球。所以,我常常劝青年教师们都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没有这样的锻炼,就有可能终生是教育的外行;有了这样的锻炼,以后即使做行政工作、总务工作、团员工作,也都不隔膜。

为什么有一些老师喜欢当班主任呢?

我想,不光是因为他们对教育工作特别热爱。如果你仔细观察他们,就会发现这是一些主体性较强的人。他们即使在夹缝中,也尽可能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即使在一片盲从中,也能保持一份清醒;即使在“类体力劳动”的包围之中,也能捍卫思想的权利和尊严。这种人,一旦体制宽松了,他们会更加如鱼得水,而不会茫然,因为他们的肩膀上,长着自己的脑袋。他们是一些真正把班主任工作当作专业的人。

我盼望这种班主任多起来。

我认真思考过,为什么我们的学校非要设置班主任?解放前我国学校是不设班主任的,据说设置班主任是向苏联学来的,这与经济体制有关,也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

设置班主任,意味着强调班级的行政色彩。我们的班级其实主要是行政单位而不是学习组织。你会发现,在学校里,年级组长的重要性一般要大于教研组长。也就是说,我们这里行政管理总是要压倒业务、压倒学术,这是我们的教师专业水平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的重要原因。

鉴于我国国情,这种局面很难立刻改变,也就是说,在可预见的将来,班主任的设置是不会取消的。这与班级学生人数也有关系,班级人数越多,就越要加强管理。但是,从长远角度看,我主张逐渐淡化班主任的管理职能。在遥远的未来,取消班主任也不是不可能的。

现在班主任几乎相当于学生的“顶头上司”,相当于学生的“公共家长”,这种体制肯定会强化学生的行政意识,对提高他们的学习意识和研究意识并不利。真正的学习意识和研究意识要在管理相当宽松的环境中才能形成,也就是说,任何人只要经常看着上级的脸色行事,他就很难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思考和研究。人的智慧绝不是“管”出来的。

我们首先要面对现实,这样才能改造现实。班主任虽然是行政色彩很浓的职务,但它也是可以用科学方法加以研究的。

本书的写作宗旨是:尽量减少行政思维和行政语言,减少空话、大话、套话、废话,把班主任工作真正作为一个教育专业,进行学术研究,追究其理念,探索其规律,构建其体系,寻找其方法,从而使更多的班主任从“知之”走向“好之”和“乐之”。我看这是有希望的。

书中案例多来自网上,有文字的变动与删节。案例后的点评是我的一点浅见,与老师们讨论、交流,欢迎批评指正。

王晓春

2008年1月

做一个快乐明哲的班主任

本书已近尾声,我们来回忆一下全书的内容。

我们首先谈到了班主任的六种角色要求(第一章),然后阐述了班主任影响学生的十种手段(第二章),在此基础上,把班主任分成了九类(第三章),这以后就开始论述班主任工作的内容。首先厘清了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边界(第四章),然后分别阐明了班主任工作三大块(第五章:班风建设;第六章:班级日常管理;第七章:问题生诊疗)的内容和工作方法。全书的框架就是如此。

教育有三种方式:管孩子,哄孩子,帮孩子。历来我们的教育者只会前两种方式,本书竭力介绍和推荐的是第三种方式。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本书的内容,那就是:主张班主任实现思路和工作方式的转轨,从只会交替使用“管”和“哄”的方式转变到逐渐更多采用“帮”的办法上来。

管孩子就是用各种规则和批评、惩罚手段迫使孩子就范,哄孩子就是用表扬、赏识等手段诱使学生走成人设定的道路,这两种办法都强调从成人的主观愿望出发的外部干预。帮孩子则不然,它是先搞清孩子的特点,从他的现实出发,帮他实现自我。

管孩子时,教师是指挥者;哄孩子时,教师是鼓动者;帮孩子时,教师是研究者。

管孩子时,教师希望孩子害怕,恐惧是动力;哄孩子时,教师希望孩子欣喜,兴奋是动力——二者都主要诉诸感情,比较情绪化。帮孩子则不然。帮孩子时,教师希望孩子冷静、清醒,动力是智慧。帮孩子是一种平静的、理性的交流,我们看看前面孙阳立老师的工作姿态就知道了。

我并不完全否定“管”和“哄”的积极作用,这两种工作方式常常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我也不认为“帮”的办法是万能的,“帮”也需要“管”和“哄”的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我的意思不过是说,光有“管”和“哄”两种方式是完全不够的,比较落后的,缺乏科学性。教育界的当务之急是提倡“帮”的方式。预计在很多年之后,“帮”的方式有可能成为教育方式的主流,而“管”和“哄”将退为辅助方式,那时候,我国的教育才可以说是“现代化”了。

我认为这是教育的大趋势,但是我对此事的进展并不盲目乐观。这将是一个长期、艰苦的“换脑筋”的过程,其最大的障碍不是别人,正是我们每个人自己。

我们来看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亚洲某部落的土著擅长编一种草垫,畅销世界。一家美国公司的代表与该部落酋长洽谈,提出要定购几千张草垫。酋长说,定得太多了,单价要提高。这位商人大吃一惊,询问为什么定得多反而提价。他得到的回答是:“因为我们得编几千张草垫,单一的重复动作将使我们很厌烦。”

第二个故事。琼斯先生在一家公司里干了十五年,从未被提升过。后来,调来了一个小伙子,刚干了一年就被提升了。琼斯先生无法咽下这口气,去找经理质问:“我干这工作有十六年的经验,为什么这新手刚来一年却爬到我头上去了?”经理说:“我很抱歉,琼斯先生。可是您并没有十六年的经验。您只有一年的经验,只不过您把它用了十五次而已。”这位经理的话发人深省。如果我们年复一年地走老路,岂不就是琼斯先生吗?一位西方学者说:“人们一想到立刻结束他们的生命就胆战心惊,但对一点点地、不知不觉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却视若无睹,全不在乎,这是何等的愚蠢啊!”法国一位科学家说:“构成我们学习上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这告诉我们,如果您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复制自我,您收获的多半就只是疲惫和焦虑,永远做不成快乐明哲的班主任。快乐的前提是明哲。

多年来,我费了极大的力气劝各位老师“想想自己,面对自我”,可是我总看到有一种极其强大的习惯势力引导老师们回避自我,诉诸外因一用环境解释自我。都是体制惹的祸,都是考试造的孽一老师们特别喜欢沿着这样的思路想事情。我想起了电视剧《大宅门》里的一个人物白敬业夫人的一句口头禅:“这事可不赖我!”这种人遇事首先想的不是此事对不对,好不好,也不是怎样做得更好,而是先撇清自己的责任。只要不赖我,其他事我就不管了。他们的潜台词其实是:“我故步自封有理。”这其实是一种自我欺骗。外因当然重要,但是在同样的外因下,为什么有人和我不一样?这才是我应该思考的重点,这才是我行动的起点。10个中小学教师中能有1个人认真地这样思考(10%),教育形势就会大有改观。可惜,目前的比例远没有这么大。

我们总是把自己看成一块泥巴。如果有人问:“您怎么这副尊容呀?”我就心安理得地回答:“人家就把我捏成这个样子的呀!我有什么办法?”

同志们,不是这样的。只会适应环境,那是动物的特点。我们是人类,我们有主观能动性,有主体性,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选择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我们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环境。

所以,主体性的缺失,是我国教师心理的最大问题。

一位青年教师告诉我,当年她做大学生的时候,和同学聊天辩论,从未有不如别人的感觉,可是,几年教师当下来,大学同学再聚会的时候,却发现那些没有从事教师工作的同学个个侃侃而谈,自己竟然常常插不上嘴,而且显得拙嘴笨舌了。

她问我:“王老师,您说,我是不是变傻了?”

我说:“是。”

她问:“为什么?”

我说:“因为你每天接触的都是孩子,是一些知识和社会经验都不如你的人。人只有经常和比自己聪明的人打交道,才会变得更聪明,你缺乏这个条件,自然会变傻的。”

这位青年教师默然。

中小学教育的管理机制其实也是把教师导向僵化和“傻化”的。局长、校长最欣赏的,往往不是喜欢动脑筋思考的人,而是按领导的指示傻干活的人,或者沿着领导的路子“思考”的人,不需要独立思考。人一独立思考就可能提出不同意见,这是有些领导比较恼火的。

所以,比较普遍的现象是,教师教书时间越长,思维越僵化,头脑越简单。在社会其他行业的人看起来,自然就是“傻”了。

如何避免这种精神退化呢?

一定要读书,一定要不断寻找比自己更聪明的人,和他们交流,以砥砺自己的头脑,保持自己思维的活力。

其实读书就是与智者对话。

要读一点比较难懂的书。

为什么非要读比较难懂的书?因为“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请你记住这旬外国谚语。读那些不需要动脑筋的书像坐滑梯一样,虽然轻松,却是向下的,只能得到一些片断的见闻,而思考力却一天天被锈蚀了。

比如我们读哲学书,哲学书有点难懂。有的哲学家说世界的本源是精神(唯心主义),有的哲学家则说世界的本源是物质(唯物主义)。依我看这不怎么重要,重要的是他化怎样思考问题,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什么样的。我学的主要是他们的聪明劲,而不是他们的具体结论。

可惜,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不是引导我们这样学习的。我们的教育好像是让学生准备一个大口袋,从书本上和教师嘴里掏出一些“知识”,塞进口袋里,就算完成任务了。 这不是与智者对话,而是从厂商那里“进货”。

说到寻找智者,我们得感谢网络。没有网络,我们终生能接触的人是很有限的,能遇到的明白人、聪明人更是很有限的,因为智者的单位面积产量并不高。有了网络,我们就更有条件寻找他们了。

比尔·盖茨哈佛大学没毕业就退学了。人家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到这里来是为了寻找比我更聪明的人,可是我没找到。”比尔·盖茨事业上能取得那么大的成绩,真不是偶然的。

让我们都来寻找比自己更智慧的人。

20世纪70年代末,我所在学校教师团支部组织青年教师座谈会,邀请我这位中年教师去给年轻人讲点经验,我就谈了这样一个观点:一个人除了完成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外,能抽出多少时间来供自己学习,将决定他未来的命运。多年后,我在一种杂志上看到一位心理学家的话,他说:“颇有成就者选择的是自己真正喜爱的工作,他们花三分之二还要多一点的工作时间干自己喜欢的工作,只花不到三分之一的时间去干那些自己不喜欢干的琐事。他们喜欢内在的满足,而不只是外在的报偿,如提薪、提级和权力等等。当然,他们最后往往能得到一切。”我很高兴,因为这看法与我当年的观点有相近之处。现在我也把这个忠告送给本书读者。

本书开篇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您喜欢做班主任吗?现在,当您将要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您的想法如何?

如果您发现当班主任不但光荣,而且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那我将很高兴,觉得遇到知音了。如今我们通常见到的终日忙忙碌碌、急急挠挠、被动招架、焦头烂额的班主任,确实当不得,要做,就该做一个快乐明哲的班主任。

各位尊敬的读者!您看完了这本书,是不是觉得作者乃是一个特别冷静、理性的人?有些网友就这样看我,甚至有人以为我一定有一张冷冰冰的“科学脸”。对此,我可以负责任地声明:冤哉枉也,绝无此事!我之所以反复强调科学,实在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如今太缺乏科学性了,并非主张科学主义。我完全赞成教育是艺术,而且认为我们的班主任工作艺术性也普遍很差。记得我在罗浮宫参观的时候,有一位解说员是北大留学法国的研究生,他指着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说:“这幅画不但是艺术品,而且是达·芬奇的科研成果。”我至今还记得当时心中的震撼,简直如同龙卷风。我一下子明白什么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了——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不过要结合,先得把科学请进来。你这里连科学的碎片都不多,拿什么结合?

本书侧重谈的是教育的科学的一面。为了把比较完整的自我呈现给读者,下面仅录本人教育诗《班主任之歌》三首(我写的诗很多,有几百首,自娱自乐的),算是“曲终奏雅”吧。我不敢说诗中20世纪80年代的我十分明哲,但自我感觉还算快乐。

乳虎声

大地睡眼惺忪,

残夜对抗着黎明,

繁星兵败如山倒,

太阳即将在霞光中升腾。

我到操场去锻炼,

听到了惊人的歌声……

像乳虎长啸,

像战马嘶鸣,

像火车高叫,

像炮声隆隆。

七高八低,

旋律不清, 见棱见角,

撞碎了寂静。

仔细一瞧,

竞是我班的四位男生。

四个人三个左嗓子,

音乐课上的寒蝉,

联欢会上的“听”众。

他们跑圈刚完,

看来豪兴正浓,

叉着腰,挺着胸,

唱着走调之歌,

喷吐着激情。

这粗犷的美,

震慑了我的心灵。

我苍茫的心海上,

卷起了接天的雄风。

我悄悄地离开操场,

这时,

太阳初升,

开始了它光辉的历程。

她像电源充足的小喇叭,

不停地播出歌声。

身未动,

歌先行。

人去了,

带走了银铃,

却有余音留赠。

有一回上自习,

我在窗外偷听。

(说来惭愧,

这也是班主任一大功能)

班里倒不乱,但有人唱歌,

声音虽不大,却听得分明。

全班竞没有人去制止,

大家似乎都在那儿发愣。

“你怎么上自习唱歌?”

我推门就问小黄莺。

“我唱了吗?”

她的吃惊是那样真诚。

哄堂大笑。

她惶恐的眼睛像两个音符,

有“月光奏呜曲”那样透明。

我不说话,她低下头。

全班恢复了平静。

踱在鸦雀无声的行间,

我掩饰着自己的激动。

我心里在祝福:

愿你们的未来

永远伴着歌声。

送雨谣 云涛来自天边,

是满载着爱的飞船。

把润物细无声的好雨

飘洒到人间。

我就是一只

这样的小船。

捧出春雨

是我的心愿。

贡献得越多,

我越纯净,越飘然。

小树长成栋梁之日,

我将化作一角蓝天。

2007年9月9日完稿

文摘

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大夏书系 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用书)

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大夏书系 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用书)

第一节教育型的管理者

教育型的管理者这个角色,是从教育与管理的关系这一角度切人的。

我们得承认,对于学生来说,班主任首先是一个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班主任工作躲不开行政色彩。 “领导”强调的是把握方向和指挥,“组织”强调的是安排和凝聚,“管理”则包含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职能,所以我认为,“管理者”一词更能概括一线班主任的工作特点,班主任应该是管理者。

但必须强调的是,班主任并非一般的管理者,他首先是一个教育者。他的工作对象不是成年人,而是少年儿童;他的任务不是短期的,而是长远的(百年树人);他的工作环境不是社会,而是一个“准社会”。这些特点决定了班主任的“管理”与工厂、军队、公司、机关等不同。班主任当然可以借鉴机关、企业的一些管理经验,但班主任不是处长、局长、连排长,不是经理、董事长,绝不可以照搬他们的做法,因为他们不是教育者,他们的任务和学校不同。在公司里,迟到可以罚款,而在学校这样做就很可笑;公司招聘员工,考试不合格就不要你,从此和你没有任何瓜葛,学校里学生(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考得多么差,你也不能赶他走,你还得耐心帮助他,因为你是教育者。

所以,班主任不是一般的管理者,他是“教育型的管理者”。

班主任没有不认同“管理者”这个角色的,但班主任对“管理”的理解却往往大相径庭。

有些班主任轻视管理,他们以为管理不过是“哄孩子”、当“孩子王”而已,他们不把管理看成一门学问。这种班主任就容易把班搞乱,甚至连正常的教学活动都无法进行。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小学教师的管理能力比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还重要。一位老师管理能力差,他有十分的知识也许只能教给学生三分,另一位老师管理能力强,有七分的知识能教给学生五分,从教学效果上看,后者可能比前者好。管理能力似乎是青年教师的弱项,他们学历往往比较高,但工作效果欠佳,原因之一是不善于管理。有的倒很能和学生“打成一片”,但说话学生不听,有的则与学生关系紧张,学生也是不听。有一位青年教师对我说: “我在那儿讲得挺清楚,他们不听,我有什么办法?”好像维持课堂纪律是别人的事。有的则说:“管孩子谁不会?我不愿受那份累就是了,不然,我也照样当先进!”这就属于说大话了。

我们看一个例子。

一位青年班主任监考

……[看更多书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返回首页<<
推荐阅读
 
 
频道精选
 
更多商品
气质花园
家庭养花的100个有机妙招
淀粉基生物降解材料
给教育一点形上的关怀:刘铁芳教育讲演录(大夏书系 教育演讲录)
聪明的秘密、发掘大脑潜能的7个法则(大夏心理 心空间)
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学习心理学与教学设计名著计丛)
顾此失彼: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困境(大夏书系 教育新思考)
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大夏书系 教学艺术)
政治观念史稿(卷一)--希腊化.罗马和早期基督教(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我家有个出众的孩子(大夏书第·成长阶梯)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