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纳斯的诞生:佛罗伦萨的爱与死

分类: 图书,小说(旧类),外国小说,欧洲,英国,
品牌: 莎拉·杜楠特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码:303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208056226
·条形码:9787208056220
·包装版本:2005-05-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维纳斯的诞生:佛罗伦萨的爱与死》是《纽约时报》畅销小说:一个身上纹着毒蛇与男像的修女娓娓道来的自白书,梅第奇的私生女、恋童者的妻子,娈童的妹妹,与婚姻作交易换来的与天才画家的爱情……1492年,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局的帷幕逐渐打开: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从此欧洲大陆得以“旧世界”自居,黑暗的中世纪随着“新世界”的到来而看到了曙光。在佛罗伦萨的历史上,1492年也是一个转折点。那年,达芬奇40岁,米开朗基罗17岁,而拉斐尔只有9岁;人们最热衷于谈论的画家是布鲁内莱斯基、多米尼哥·季兰达,有时也讨论琴尼尼的《工匠手册》;当然,波提切利正如日中天,贵为洛伦佐·梅第奇的座上宾。
也正是在这一年,人称“豪华者”的洛伦佐·梅第奇去世了。马基雅维利撰写的《佛罗伦萨史》于这一年戛然而止。萨拉·杜楠特显然注意到,洛伦佐之死意味着梅第奇家族到了强弩之末,也意味着佛罗伦萨即将沦为兵马肆虐的战场,是以将1492年作为她的新作《维纳斯的诞生》的开端。
小说的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雪姬时年14岁,和她的姐姐普劳蒂拉不同,亚历山德拉并不热衷于嫁入名门望族,而是对艺术充满了热爱。“佛罗伦萨声名雀起,被当成我们时代的罗马和雅典。”那年,亚历山德拉的父亲从北欧带回一个年轻画家,以便装潢家里新落成的小礼拜堂。他在绘画上的天才使亚历山德拉艳羡不已,而亚历山德拉的灵气也让画家倾倒。
随着亚历山德拉的父亲将她许配给一个比她大很多的男人,他们之间的日益默契被打断了。变化的不只是女主人公的生活。佛罗伦萨多年的安定繁华已经到了崩溃边缘,天灾人祸、内忧外患不断: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横扫了整个城市;政治方面,原教旨主义者萨伏那罗拉正在秘密策动起义;城市出现了一系列谋杀案,而来自法国的入侵者虎视眈眈。但亚历山德拉和整个佛罗伦萨还沉醉在梅第奇家族统治时代的昌盛中:推崇奢靡,热衷于学习和令人目眩神迷的艺术。
亚历山德拉的生活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她婚后的生活十分凄凉,唯一值得宽慰的是,她丈夫给了她自由,使她能够和那个青年画家继续保持暧昧关系。杜楠特成功地刻画了女主人公从一个淘气少女向成年妇女的转变之外,还栩栩如生地展示了那个时期妇女的诸多可能面相:她姐姐普劳蒂拉唯一感兴趣的是嫁个有钱人,成为家庭主妇;伊莉拉是来自北非的奴隶,清楚地知道作为一个妇女受到的诸多束缚,但经常成功地将它们摆脱。亚历山德拉的母亲对她那种既鼓励她追求艺术、又逼迫她向世俗妥协的矛盾心态更是跃然纸上。
将个人的生活嵌入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中,将历史的事实次序与虚构的情节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的小说,《维纳斯的诞生》不是第一本,也决不会是最后一本。而杜楠特的成功之处,除了出色的叙事技巧和对整篇小说宏观架构的把握能力外,还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一是如今佛罗伦萨旧城的布局和建筑,依然与15世纪末没有太大区别;二是作者本人在佛罗伦萨生活多年,对那个城市的历史和艺术了如指掌。“如果走快些,他可以在10分钟内去到花圣母堂。然后穿过浸礼池,径行朝西可以到达新圣母堂,或者朝南走去河边,你也许能听到妇女们的铃铛的声响。”如果你带着这本描写15世纪的小说去佛罗伦萨,也许最终会吃惊地发现,它竟然还能充当旅行指南!
作者简介莎拉·杜楠特生活在伦敦和佛罗伦萨。写过八部小说,编过两本文集,其中小说《一错再错》和《敢为人先》被搬上银幕,引起了公众广泛的注意。她的职业生涯十分复杂,曾在电视台=广播电台 和出版业工作过,现在仍是英国广播电台品牌艺术节目“夜间电波”的播音员。
媒体推荐书评
《纽约时报》畅销小说:一个身上纹着毒蛇与男像的修女娓娓道来的自白书,梅第奇的私生女、恋童者的妻子,娈童的妹妹,与婚姻作交易换来的与天才画家的爱情……
1492年,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局的帷幕逐渐打开: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从此欧洲大陆得以“旧世界”自居,黑暗的中世纪随着“新世界”的到来而看到了曙光。在佛罗伦萨的历史上,1492年也是一个转折点。那年,达芬奇40岁,米开朗基罗17岁,而拉斐尔只有9岁;人们最热衷于谈论的画家是布鲁内莱斯基、多米尼哥·季兰达,有时也讨论琴尼尼的《工匠手册》;当然,波提切利正如日中天,贵为洛伦佐·梅第奇的座上宾。
也正是在这一年,人称“豪华者”的洛伦佐·梅第奇去世了。马基雅维利撰写的《佛罗伦萨史》于这一年戛然而止。萨拉·杜楠特显然注意到,洛伦佐之死意味着梅第奇家族到了强弩之末,也意味着佛罗伦萨即将沦为兵马肆虐的战场,是以将1492年作为她的新作《维纳斯的诞生》的开端。
小说的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雪姬时年14岁,和她的姐姐普劳蒂拉不同,亚历山德拉并不热衷于嫁入名门望族,而是对艺术充满了热爱。“佛罗伦萨声名雀起,被当成我们时代的罗马和雅典。”那年,亚历山德拉的父亲从北欧带回一个年轻画家,以便装潢家里新落成的小礼拜堂。他在绘画上的天才使亚历山德拉艳羡不已,而亚历山德拉的灵气也让画家倾倒。
随着亚历山德拉的父亲将她许配给一个比她大很多的男人,他们之间的日益默契被打断了。变化的不只是女主人公的生活。佛罗伦萨多年的安定繁华已经到了崩溃边缘,天灾人祸、内忧外患不断: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横扫了整个城市;政治方面,原教旨主义者萨伏那罗拉正在秘密策动起义;城市出现了一系列谋杀案,而来自法国的入侵者虎视眈眈。但亚历山德拉和整个佛罗伦萨还沉醉在梅第奇家族统治时代的昌盛中:推崇奢靡,热衷于学习和令人目眩神迷的艺术。
亚历山德拉的生活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她婚后的生活十分凄凉,唯一值得宽慰的是,她丈夫给了她自由,使她能够和那个青年画家继续保持暧昧关系。杜楠特成功地刻画了女主人公从一个淘气少女向成年妇女的转变之外,还栩栩如生地展示了那个时期妇女的诸多可能面相:她姐姐普劳蒂拉唯一感兴趣的是嫁个有钱人,成为家庭主妇;伊莉拉是来自北非的奴隶,清楚地知道作为一个妇女受到的诸多束缚,但经常成功地将它们摆脱。亚历山德拉的母亲对她那种既鼓励她追求艺术、又逼迫她向世俗妥协的矛盾心态更是跃然纸上。
将个人的生活嵌入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中,将历史的事实次序与虚构的情节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的小说,《维纳斯的诞生》不是第一本,也决不会是最后一本。而杜楠特的成功之处,除了出色的叙事技巧和对整篇小说宏观架构的把握能力外,还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一是如今佛罗伦萨旧城的布局和建筑,依然与15世纪末没有太大区别;二是作者本人在佛罗伦萨生活多年,对那个城市的历史和艺术了如指掌。“如果走快些,他可以在10分钟内去到花圣母堂。然后穿过浸礼池,径行朝西可以到达新圣母堂,或者朝南走去河边,你也许能听到妇女们的铃铛的声响。”如果你带着这本描写15世纪的小说去佛罗伦萨,也许最终会吃惊地发现,它竟然还能充当旅行指南!
编辑推荐《维纳斯的诞生:佛罗伦萨的爱与死》作者莎拉·杜楠特生活在伦敦和佛罗伦萨。写过八部小说,编过两本文集,其中小说《一错再错》和《敢为人先》被搬上银幕,引起了公众广泛的注意。她的职业生涯十分复杂,曾在电视台=广播电台 和出版业工作过,现在仍是英国广播电台品牌艺术节目“夜间电波”的播音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