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中国:漫漫中兴路

分类: 图书,历史,中国史,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战国秦汉,
品牌: 江建忠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页码:265 页
·出版日期:2004年
·ISBN:7532127443
·条形码:9787532127443
·包装版本:2004-01-0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从秦朝至清朝这二千余年时间中,汉朝历年最久,扣除王莽所建新朝,也有402年。但同为汉朝,东汉与西汉之间,东汉的后期与前期之间,都有很大的变化。所谓“汉承秦制”,是指西汉的制度大多渊源于秦朝,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汉朝实行同样的制度。实际上,即使是同样的名称和条文,很多制度的内容和实质都巳不同。特别是在东汉与西汉之间,由于是同一朝代的延续,自“高皇帝”起定下的制度不便多加改易。但时过境迁,形势不同,从朝廷到地方官都不得不作变通。这类变通往往不见于正式记载,只能从史料的字里行间探究。所以要了解或研究东汉的历史,一定要注意这些变化,才能明白真相。
这类变化未必是进步或完善,可能足恶化或崩溃,即便如此,也将导致旧制度、旧事物的彻底消亡,为新制度、新事物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当然,这个过程或许要持续很长的年代,例如东汉期间的这种变化有的要持续到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才显示结果。但无论是突变还是渐变,它们的意义同样重要。
《话说中国》作为融故事体的文本阅读、精彩细腻的图片鉴赏、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于一体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其中包含着无数令人神往的中国历史的秀美景致,它们经纬交织,互为表里,形成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
如同游览名山大川离不开导游和地图的指点,通过以下图例的导读提示,读者定能够尽兴饱览祖国历史美景,流连忘返。
整个版面构成充分体现出本书以故事体文本为主体的特点,体现出本书作为历史百科全书的知识信息密集、图文并重、检索便捷的特点,使读者在本书任何一个页面上,都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与编纂创意的匠心。
为了更好地理解故事,在实际学习生活中运用故事,本书在故事体文本中,特地为读者准备了故事导读、故事段落标题与故事编号等三个重要内容。故事导读足概述故事精要,它与故事段落标题,都足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的精髓,同时让读者以一种轻松便捷的方式快速获得文本重要信息。故事编号则与检索系统有关。
在每一则故事中,都含有故事核心内容(即故事内核)、故事人物和故事典故等基本要素。本书将此三要素提炼出来,标注在每则故事的上角(加上故事来源),并汇编成索引置于书末。故事编号则与书后编制的“人物”“典故”“关键词”等三个索引相联系。索引的巨大信息量和实用性,是本书的一个重大特点。
以密集的信息,弥补故事叙述中知识点不足的局限,从而使故事的感性冲击力与历史知识的理性总结达成高度的统一。它让读者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既享受了故事所带来的审美快感,同时又能寻绎历史的大智慧。如 “中国大事记”“世界大事记”“历史文化百科”“历史大考场”和图片说明文字等专栏中的有关内容,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练达的知识板块,既是历史知识的精华,又是广泛体现“活”的历史,体现当时社会人生百态,体现当时寻常百姓的寻常生活。与此相配伍的,是便捷的“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检索系统。
图片内容涵盖面广泛,能够深入再现历史现实,观赏效果细腻独到,立体凸现了每一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变化。透过生动的“图片里面的故事”,可以体味其中蕴涵着的深刻内容,堪称虽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
媒体推荐书评
《话说中国》是中国历史文化研究和历史文化推广最新成果的集中展示。许多中国史学界的一流学者担任本书的撰稿、审读、顾问工作。同时,这套图书的策划编辑作了大胆的探索,力图大力提高中国历史读物的现代意识含量,既使图书能够真正地“传真”历史,又关注现代人求知方式与阅读趣味的变化,融故事体的文本阅读、精彩细腻的图片鉴赏、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于一体,独辟蹊径,创造一种介于高端读物与普及读物的独特的图书形态。让读者既享受了故事所带来的审美快感,又能寻绎历史的大智慧。书中汇集了文物照片、历史遗址复原图、历史地图与示意图、透视图以及科学考古发掘现场等3000余幅图片,还大量运用在电脑网络上广泛使用的关键词检索方式,以关键词揭示故事内核。
美国《读者文摘》有限公司购买了15卷本《话说中国》的海外版权,将向全世界华人销售这部书的海外繁体字版。这是以19种文字印行全球、销售量超过2700万册的美国《读者文摘》第一次向中国购买版权。
编辑推荐从秦朝至清朝这二千余年时间中,汉朝历年最久,扣除王莽所建新朝,也有402年。但同为汉朝,东汉与西汉之间,东汉的后期与前期之间,都有很大的变化。所谓“汉承秦制”,是指西汉的制度大多渊源于秦朝,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汉朝实行同样的制度。实际上,即使是同样的名称和条文,很多制度的内容和实质都巳不同。特别是在东汉与西汉之间,由于是同一朝代的延续,自“高皇帝”起定下的制度不便多加改易。但时过境迁,形势不同,从朝廷到地方官都不得不作变通。这类变通往往不见于正式记载,只能从史料的字里行间探究。所以要了解或研究东汉的历史,一定要注意这些变化,才能明白真相。
这类变化未必是进步或完善,可能足恶化或崩溃,即便如此,也将导致旧制度、旧事物的彻底消亡,为新制度、新事物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当然,这个过程或许要持续很长的年代,例如东汉期间的这种变化有的要持续到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才显示结果。但无论是突变还是渐变,它们的意义同样重要。
目录
出版说明
梦想与追求——为最广大读者编一部具有现代意识的历史百科全书/何承伟
一位从事出版工作30年的资深编辑对出版创新的领悟和尝试
总序
现代人与历史/刘修明
著名学者解析中华历史如何与现代读者对话,现代人如何走过历史深处
……[看更多目录]
文摘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