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世界的奥秘与人类

分类: 图书,科普读物,其他科普知识 ,
作者: 卢盛甲 编著
出 版 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1字数:版次: 1页数: 200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3815857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科普系列丛书》之一的《核世界的奥秘与人类》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人类探索微观物质世界的最大收获——核能、人类发现的第一个反粒子——正电子、杀人不见血的炸弹——中子弹、核素的孪生兄弟——同位素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卢盛甲,男,1954年生,辽宁省凤城市弟兄山镇教家村人。1973年应征入伍到基建工程兵服役;1977年进入四川大学(最后一批工农兵学员)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学习;1980年毕业回原部队;1984年随部队集体转业。服役期间,做过钻探工、放射性物理分析。转业后调到机关从事管理工作至今。
目录
序言
微观物质世界探秘
先说大小
保持宏观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
给组成分子的元素排排队——元素周期表
分子组合的原则
组成分子的三种方式——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组成分子的最小微粒——原子
给原子画画像
到原子里面探究原子核
质子和中子构成了原子核家族
原子核的大小
给原子核画画像
探寻组成物质世界的基石——基本粒子
给基本粒子分分类
构成物质世界的基石——夸克
维系我们物质世界的四种力
怪诞物质——反物质
人类发现的第一个反粒子——正电子
科学家发现了反氢原子
到宇宙中寻找反物质
人类探索微观物质世界的最大收获——核能
核反应
聚散两依依
我国的核聚变研究
核聚变研究的国际合作
威力无比的炸弹——原子弹
美国曼哈顿工程
我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
原子弹的工作原理
比一千个太阳还亮——氢弹
我国氢弹的研制
氢弹的工作原理
杀人不见血的炸弹——中子弹
中子弹的工作原理
能源的希望之光——核电
核电站的工作原理
压水堆核电站
沸水堆核电站
重水堆核电站
快堆核电站
核电安全
核素的孪生兄弟和它的神秘射线
核素的孪生兄弟——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神秘的放射性射线
神秘的射线三兄弟
摸摸放射性规律
射线能量有大小
自然界中放射性射线的三个家族
射线也养老送终
放射性造福人类
核工业的本原——核材料
铀元素的发现
在地壳中寻找铀
利用铀的放射性寻找铀矿
铀矿开采
铀矿冶炼
给铀的连体双胞胎分离
放射性的防护
探究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规律
捕捉射线的常用工具
神秘要命的放射性
给量射线大小找把尺子
辐射防护的原则
给躲避射线定个标准
找找周围的射线
核事故防范的最后一道屏障——核应急
后记
书摘插图
微观物质世界探秘
核,在当今世界人们并不陌生,核能、核电、核武器……自原子核以及原子核裂变被发现那天起,核,似乎一直伴随着人类。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统计,2008年3月,全世界拥有核电站439座,总装机容量约占世界其他形式电能装机容量的l6%。在煤炭能源资源、石油能源资源、天然气能源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全面向人类告警的今天,核聚变能将给人类带来新的曙光。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核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工业、农业、医学,随处可见到核的身影。
核技术在服务于人类的同时,也在走向可能威胁人类生存的开始。自化学家居里夫人成为死于核辐射的第一人起,核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先是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掷的两颗人类自残的武器——原子弹,使近15万人瞬间死于非命;后是1986年核事故史上伤亡最多、损失最惨重、影响最大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今天,储藏在世界各国的核弹头足以毁掉人类几次。
核,让人有说不尽的话题。当前国际社会没有哪一件事像核那样引人注目。伊朗核问题未见结果,朝核问题又一波三折。核究竟是怎样的世界?它又有什么奥秘?它和人类有什么关系?这
里让我们撩开它神秘的面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