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制药工艺过程及设备

分类: 图书,工业技术,化学工业,制药化学工业,
作者: 刘红霞编
出 版 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254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2204533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对化学制药工业的工艺和设备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内容包括化学药物工业路线设计和选择的一般方法、均相反应和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基础、化学合成工艺研究内容及影响因素、工艺设计的选择与方法、反应设备以及清洁厂房设计等。本书作者多年从事化学制药教学、科研并具有实际生产经验,编写中结合大量实例,更注重实际应用。
本书适用于从事化学制药的研究、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及内容
1.2 化学制药工业的特点
1.3 化学制药工业的发展趋势
第2章 制药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
2.1 概述
2.2 药物工艺路线设计的基础
2.3 药物结构的剖析
2.4 工艺路线设计的方法
2.5 手性药物与生物活性
2.6 药物工艺路线的选择
第3章 反应动力学基础
3.1 均相反应动力学
3.2 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
第4章 化学合成药物的工艺研究
4.1 概述
4.2 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
4.3 溶剂
4.4 催化剂
4.5 反应时间与终点控制
4.6 反应器形式及搅拌
4.7 工艺研究方法及优化
4.8 化学制药新工艺新技术
4.9 生产工艺规程
第5章 工艺流程设计
第6章 反应设备的设计与选型原理
第7章 间歇反应釜设计
第8章 其他制药设备
第9章 原料药的洁净厂房设计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2章 制药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
2.1 概述
2.1.2药物工艺路线
一个化学合成药物往往可通过多种不同的合成途径制备,通常将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途径称为该药物的工艺路线。药物的品种多、结构复杂,在研究开发新药时需要合成大量化合物以供筛选,另外,药物的产品更新快,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出现,所以,在化学合成药物的工艺研究中,首先是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以确定一条经济而有效的生产工艺路线。
在新药研究中,首先是确定药物作用靶标,通过筛选发现先导化合物,进而合成一系列目标化合物,优选出最佳的有效化合物;其次是对有开发前景的化合物进行系统的临床前的药效学、毒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等药理毒理学研究,以及深入的质量研究、化学稳定性研究和药物制剂处方及工艺研究等药学研究,然后进行临床试验,以确定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最后申请生产。
在临床前研究以及临床研究阶段,为满足多种试验及临床研究的要求,需要合成一定数量的有效化合物,这一阶段所需数量通常较少,注重产品质量、稳定性和药效学性质等,而对新药成本等经济问题以及大生产等问题考虑较少,化学合成工作一般以实验室规模进行。当药物通过临床研究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疗效及较低的毒副作用之后,就要进行生产研究,根据社会需求确定工业生产规模,而工业生产中工业化、最优化和经济性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药物生产工艺路线是药物生产技术的基础和依据,工艺路线的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是衡量生产技术水平高低的尺度。
所以,结构复杂、化学合成步骤较多的药物,其能够适应工业化生产的工艺路线设计与选择尤其重要。必须探索工艺路线的理论和策略,寻找化学合成药物的最佳途径,使其适合于工业生产,并能满足清洁要求以及经济效益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