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基础

分类: 图书,艺术,书法 篆刻,技法 教程,
作者: 张一农编著
出 版 社: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3页数: 134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211969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这套教材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它的前瞻性。从科目设置到撰文,都着眼于面向21世纪。设计在目前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为适应形式需要,本套教材设置的设计类科目就有不少,如《设计基础》《应用美术》《现代西方设计概论》《室内环境设计》等,这说明全书的策划者具有前瞻性的思想与意识。。在撰文过程中,所有的作者都力求融合新知识、新思路,使自己的著作对读者有新启示。有些作者是由欧美留学归国的,或数次出访欧美的,他们直接吸纳了西方文化。暂时没有机会出国的作者,在当今信息十分发达、很容易获取新知识的条件下,他们也都努力吸取西方文化中有益的东西,使自己的著作具有新的面孔。这些都是为了追赶世界潮流,与世界接轨,以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二是它的系统性。举凡当今美术教育所涉及的科目,这套教材几乎都关照到了。从基础训练的素描、色彩、速写、设计,到提高专业和文化素养的美术史、美术理论、美学、摄影、书法、建筑,应有尽有。而每一种教材也都力求完整系统,以使读者对该教材首先把握住总体,在这个前提下,再为读者提供本专业的具体知识。
三是它的可读性。本套教材充分考虑了所服务的广大读者。该套教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赏可读,已成为突出特点。即使像设计基础、美学、艺术概论、美术史等理论性很强的专题,读者也不会觉得诘屈聱牙,难以卒读,而是朗朗上口,余味颇浓。再加上设计装帧的现代意识,书中图文并茂,印刷精美,很富有吸引力。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工具与材料的准备
一、笔
二、墨
三、纸
四、砚
第三章用笔
一、执笔
二、悬腕
三、悬肘
四、钢笔的执笔法
第四章笔法原理
一、中锋用笔
二、藏锋与露锋
三、提按
四、欲下先上,欲右先左
五、无垂不缩、无往不收
第五章碑、帖、墨迹及临摹
一、古代石碑文字
二、帖
三、墨迹
四、临摹
第六章 汉字毛笔的基本笔画分析及写法
一、点
二、横
三、竖
四、钩
五、挑
六、撇
七、捺
八、卧
九、竖提
十、弯钩
第七章 汉字的结构分析
第一节 小结构
第二节 大结构
第三节 汉字楷书结构的特点及其组织原则
1汉字楷书结构的特点
2汉字楷书结构的组织原则
第八章 怎样写行书
一、楷书笔画形态独立而完成行书笔画形态便捷而简略
二、楷书用笔匀稳,行书用笔流荡
三、楷书用笔方折,行书用笔圆融
四、楷书运笔速度慢,行书运笔速度快
五、楷书与行书的章法布局
六、怎样写硬笔书法
第九章欣赏
一、形质
二、性情
三、笔力的表现
附一 术语简释
附二 参考图录
书摘插图
第一章绪论
书法艺术是中国独有的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之一。世界几个文明古国如埃及、印度及两河流域的早期文字,早已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逝,到今天见到的只是纯表音的音符文字,表形表意的意味已不复存在。只有中国的汉字,从古至今仍保持着表形、表音和表意的三大特点,这就为中国汉字书法艺术从产生到发展提供了客观的条件。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运用毛笔,在东方文化史上写下了许多光辉的篇章,距今约六七千年前的半坡遗址中发现了一些彩陶,这些彩陶上的图案,就是用毛笔绘制而成;距今约三千多年前的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就是用毛笔进行书写的历史见证。甲骨文是中华民族最早形成规范性文字的开始,在汉字书法艺术史上,甲骨文是最初的“天然的”书法艺术作品,因为从甲骨文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书法艺术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已经具备,这就是用笔、结构和章法三个基本要素。
从甲骨文中我们还可以见到两种重要的艺术风格的表现,即精工典雅与粗犷豪放。自从有了甲骨文,中国的书法艺术就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发展,生生不息。
在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中,书法艺术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的多样化发展;从书写的材料上看,有龟甲兽骨、青铜器,以及竹、木、帛、纸等等。在历史上造就了不少今天知名或不知名的书法艺术家,涌现了许许多多浩如烟海的书渚艺术作品,为我们今天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创造了许多良好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