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复习大纲:历史(羊皮卷)

分类: 图书,中小学教辅,高考,历史,
作者: 高考命题研究组编
出 版 社: 西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2页数: 106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223024266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2009高考复习大纲
把握考纲要求,浓缩重点难点,科学规划备考
内容简介
●部分高三学生选用复习参考资料的误区
作者历时3年调查了数千名高三学生,发现60%以上的学生在选用复习参考资料时存在“以手上使用的复习资料完全取代教材、考纲,没有抓纲扣本”的误区。一些资深的高考备考和命题研究专家指出在高三复习中,各种资料的指导价值大小关系如下:考试大纲教材其他复习参考资料。
●高三学生复习的必备依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各地高三教师、各省市高考状元一致认为:完全体现高考考核要求、完全覆盖高考考点、完整展现高考考查范围的复习参考资料才值得高三学生人手一册。鉴于此,我们依据最新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编写了《新课标高考复习大纲》一书。本书自出版以来,一直位居开卷统计全国教辅畅销书排行榜的前列。
●一本为高三学生量身打造的图书
本书分语文、数学(文科)、数学(理科)、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10科册。
每科册的第二章以准圆字体全面展现考纲原文,内容结构新颖(见“本书结构”):解剖麻雀式分解考纲,考点分项逐级过关,帮助考生全方位把握考点,把书由厚念薄;独创“复习效果自查——专家分级指导复习”体系,帮助不同水平的学生准确定位,并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建议,有的放矢地选择复习资料(书中推荐的图书均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
目录
第一章复习方法及备考建议
第一节复习方法
第二节备考建议
第二章文科综合下历史科高考复习大纲
Ⅰ.考试性质
Ⅱ.考试内容
Ⅲ.命题指导思想
Ⅳ.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第三章高考复习备考历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复习方法及备考建议
第一节 复习方法
历史高考命题已经完成了由重知识为主到以重能力为主的转变,其总的趋势是加大对中学生能力要求的考查力度。因此,探索学习历史与提高能力的方法,注重能力的训练,已经成为高中历史学习的一大课题与难题。在历史高考复习中,三轮复习法是一种重要的复习方法。探究三轮复习法在高三历史学习中的应用,总结每一个复习阶段的特点、策略、目标、注意事项等等,这些方法与技巧,有助于考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一、第一轮复习:高三复习的基石。关系高考的成败。
第一轮复习时间最长,从高三第一学期开始到第二学期的2月底结束,约7个月。本轮复习的基本策略:按照教材体系,进行纵向的章节知识结构复习。“纵”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形态、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等,在各个时期有不同特点,具有连贯性;也要搞好同类知识的前后归并和局部的横向联合,并注意揭示其内在的必然联系,初步形成小范围的知识网络,达到深刻理解历史问题的目的。复习目标:深刻理解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的本质内涵,认识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掌握章节知识结构,着重提高分析教材和理解教材的能力,初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运用这些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复习时应从微观人手,起点要适当低一点,速度要慢一些,尽量挖掘教材体现的信息。可以基本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以教材自然章节为单位进行复习。如中国古代史以朝代为单位,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以基本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为单位进行复习。但在章节内部需要按照科学性原则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挖掘知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一个个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成为完整而又逻辑严密的系统,即形成科学的章节知识结构,从整体上理解把握教材。总之,从纵的角度认识和把握历史知识,吃透教材,掌握基本史实、形成历史概念、总结基本线索、求证历史发展规律,建立一个科学的、符合教材要求的知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