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含油气盆地动态分析概论

分类: 图书,自然科学,地球科学,地质学,
作者: 徐旭辉等著
出 版 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1字数:版次: 1页数: 19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2169961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取材于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承担的中国石化科技项目“含油气盆地动态分析”及其近年来无锡所的有关科研究项目的相关研究成果,综合提炼而成,是集体劳动的成果。该书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中国油气盆地分析的理论思路;二是中国油气盆地的形成演化;三是中国油气盆地数字模拟的理论和适用技术方法。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中国油气盆地分析的理论思路;二是中国油气盆地的形成演化;三是中国油气盆地数字模拟的理论和适用技术方法。
本书可供从事石油天然气地质的生产科研人员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徐旭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4年生,浙江永康人。1984年获成都地质学院学士学位,2004年获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自“七五”以来,主持或主要负责了国家、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12项。已发表有关盆地分析与盆地模拟研究等方面论文13篇,出版专著3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TSM盆地模拟资源评价系统”、“中国盆地形成的三大活动构造历史阶段”等。现任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战略规划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油气盆地评价与勘探部署研究。曾获中国地质学会第七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地质矿产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中国石化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无锡市劳动模范和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目录
1 油气盆地动态分析概述
1.1 油气形成和分布的系统性
1.2 盆地系统边界的动态性
1.3 盆地系统预测油气的把握性
1.4 组建系统整合方法的必要性
2 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特征
2.1 古中国陆形成阶段
2.2 中国晚古生代盆地的构造环境
2.3 新亚洲大陆形成阶段
2.4 小结
3 中国古生代含油气盆地的形成环境和原型分布
3.1 古中国陆的形成和陆缘增生体制原型演化序列
3.2 古亚洲陆的形成和手风琴体制不同位置的原型特征
3.3 结论和讨论
4 中国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的形成环境和原型分布
4.1 中国大陆热覆盖效应与盆地
4.2 中国中、新生代两个古大洋与沉积盆地
4.3 中国大陆中、新生代第一变格期变格运动与盆地
4.4 中国大陆中、新生代第二变格期变格运动与盆地
4.5 中国大陆中、新生代第三变格期变格运动与盆地
5 中国大陆岩石层深部地质组成及盆地构造一热体制
5.1 中国大陆岩石层组成
5.2 陆内岩石层构造——热体制
5.3 变格盆地分布及其成因机制
6 含油气盆地原型地质作用与油气响应的模拟方法
6.1 TSM盆地确定性动态模拟的理念
6.2 TSM盆地模拟模型库
6.3 TX3M盆地模拟系统平台
参考文献
An Introduction to Dynamic Analysis for Chinese Petroleum Basins
附图1 古中国陆形成阶段中国盆地原型分布图(青白口纪-南华纪)
附图2 古中国陆形成阶段中国盆地原型分布图(震旦纪-中奥陶世)
附图3 古中国陆形成阶段中国盆地原型分布图(晚奥陶世-志留纪)
附图4 古亚洲陆形成阶段中国盆地原型分布图(泥盆纪-早石炭世)
附图5 古亚洲陆形成阶段中国盆地原型分布图(晚石炭世-早二叠世)
附图6 古亚洲陆形成阶段中国盆地原型分布图(晚二叠世-中三叠世)
附图7 新亚洲陆形成阶段中国盆地原型分布图(晚三叠世-中侏罗世)
附图8 新亚洲陆形成阶段中国盆地原型分布图(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附图9 新亚洲陆形成阶段中国盆地原型分布图(晚白垩世-古近纪)
附图10 新亚洲陆形成阶段中国盆地原型分布图(新近纪-第四纪)
书摘插图
1油气盆地动态分析概述
当今,应用盆地分析寻找油气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但无论在思想上或方法上都给盆地的动态分析及其多学科系统整合预测资源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面对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制动石油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掌握资源。为了降低投资风险,提高经济回报,我国盆地油气分析必须进一步面对复杂地质条件“免于找油哲学的贫困(朱夏,1986)”,防止勘探战略的片面和失误,才能合理估算油气资源,为正确预测油气位置服务。
面对中国实际,长期以来我国许多油气盆地勘探工作者对复杂结构的含油气盆地,特别是大型的盆地,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提供了一系列勘探指导思想和分析方法。其中,朱夏先生提出的T(环境)-S(作用)-M(响应)程式(图1-1)内涵和外延因素所表述的盆地大地构造与油气聚集的关系,一直指引着油气盆地系统网络的整合研究及其动态成藏的实际运用。通过历史阶段多层次、多结构的原型组合关系开展系统的、动态的、定量的分析,盆地的动态分析已经显示出对于探索复杂的生—储关系及其油气运移形成的各种油气藏尤为重要。它可以从少量已知信息合理推演未知,有助于正确建立勘探模式,指导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