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散论

分类: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中国政治 ,
作者: 池子华 著
出 版 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1字数:版次: 1页数: 285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21203554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散论》是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导师池子华教授的一部有关红十字运动研究的论文选集,也是全国第一部专门以红十字运动为研究对象的论文集,其中有的论文业已发表,有的是首次发表,凝结了作者多年来研究红十字运动的心血。《散论》分为《红会人物》、《历史事件》、《史实考订》、《学术评论》几个专题,再现了红十字运动的几个侧影。
作者简介
池子华,男,1961年8月生,安徽涡阳人。1985年本科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1991年以同等学力考入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师从著名历史学家茅家琦教授、方之光教授治中国近现代史。1994年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95年12月任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1996年7月任河北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任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苏州大学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兼职教授,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出版专著有:《中国近代流民》、《曾国藩传》、《幻灭与觉醒》、《张乐行评传》、《晚清枭雄苗沛霖》、《中国流民史:近代卷》、《流民问题与社会控制》、《中国历代流民生活掠影》(合著)、《农民工与近代社会变迁》、《红十字与近代中国》、《百年红十字》(合著)、《中国红十字历史编年(1904-2004)》(主编)、《近代江苏红十字运动》(主编)、《苏州红十字会志》(主编)等,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主要业绩录入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主编的《世界名人辞典》和《中华优秀人物大典》等辞典。
目录
红会人物
孙淦与中国红十字的启蒙
施则敬与中国红十字会的创始
略论孙中山对中国红十字运动的贡献
张竹君与中国赤十字会
慈善人生——庞京周医师的生平与事业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部的“林可胜时期”
历史事件
从中国救济善会到上海万国红十字会
辛亥革命中红十字会江苏战场救护述论
中国红十字会救援1923年日本震灾行动述略
近代苏州红十字运动研究
史实考订
关于中国红十字会首任会长的考证
《中国红十字会二十年大事纲目》订误
《红十字会第一届分会职员一览表》跋
一份弥足珍贵的红会历史资料——《中国红十字会常熟分会民国廿一年纪念册》述评
学术评论
关于中国红会史研究的资料问题
是行路者,也是道路的红十字会——《中华民国红十字会百年会史,1904-2003》述评
一部中国红会史研究的“问题”之作——评《中国红十字会初期发展之研究》
近年来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综述
附录
红十字志愿服务的“别样”选择——我的志愿服务之路
后记
书摘插图
红会人物
孙淦与中国红十字的启蒙
中国红十字会是近代以来历史最为悠久的民间慈善团体,诞生于1904年3月10日。但在此之前,有一个启蒙过程,毕竟红十字源自西方,不可能一经登陆中国即落地生根。在红十字启蒙运动中,孙淦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本文梳理有关资料,对此进行初步探索,以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
1863年,红十字在西方诞生后不久,即“东渐”登陆中国,1875年,《申报》、《字林西报》就曾撰文介绍红十字会战地救护规则,只是没有点出“红十字”之名。1888年,英国医师梅威令召集“台闽聪慧子弟数十人,教以临阵医伤之术”,组织红十字医疗队,在上海演习后“航海至天津谒当道贵人,愿赴军营效力”,没有得到允许。梅氏红十字医疗队是在国人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冒”出来的,太过新奇骤难接纳,昙花一现,自在情理之中。显然,没有舆论准备,没有启蒙宣传,红十字运动不可能“夕发朝至”,一朝兴起。补上启蒙宣传这一课,对志士仁人而言,是绝对不可缺省的。有识之士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于甲午战争后掀起红十字启蒙运动的高潮。孙淦就是启蒙运动的强力推动者。
在进入正题之前,首先应该澄清孙淦的籍贯问题。
孙淦,字实甫,商人,长期在日本经商,曾出任浙江留日学生监督,也是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上首任监督,是一位爱国侨胞。但其生平,史籍记载不够翔实,甚至连其籍贯也还存在歧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