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通释

分类: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中国古代哲学,
作者: 袁庆德著
出 版 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1字数:版次: 1页数: 325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014145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论语》是一本谈论修身治国道理的书。“修身”就是培养高尚的品德,它是正确地为人处世、妥善地治理国家的前提。不可否认,《论语》中的某些思想已经不适合于当代社会,但里面还有很多精华值得我们继承。我们在用现代先进思想武装自己头脑的同时,再用《论语》中的精华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就会变得品德更高尚。
阅读《论语》,贵在有自己的心得。从古到今,注释和解说《论语》的著作出现了很多种。无论我们阅读哪一种,都要记住:修身治国读《论语》,自己的心得最重要。而读《论语》要有自己的心得,就必须读懂原文。而要读懂原文,就必须对原文中的每个字词、每一句话都有一个准确的理解。在这一方面,本书或许可以作为您的选择之一。
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让我们在实现修身治国的理想中,互相勉励吧!
作者简介
袁庆德,1962年7月生于辽宁省北镇县。198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现于大连外国语学院文化传播学院从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并担任研究生导师,讲授《汉语史》、《古汉语专题研究》等课程。在教学之余,从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化等研究,已发表论文多篇,出版字典、词典、教材等多种。
目录
第一篇教育学习
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要以学习为乐
二.学而不厌——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来自勤奋学习
三.温故知新——在学习上,要注重复习
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学思并重
五.不耻下问——要虚心学习,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六.朝闻道,夕死可矣——知识比生命更重要
七.一以贯之——要抓住一门思想学说的核心
八.《诗》可以兴、观、群、怨——要学以致用
九.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品德修养要与知识技能的学习并重
十.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要因材施教
十一.有教无类——不论社会地位高低,都给予教育
十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进行启发式教学,要掌握好时机
十三.予欲无言一一身教与言传并重
十四.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师生间要相亲相敬
十五.思无邪——要注重教材的思想性
第二篇人才理想
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志向要远大而现实
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要想有所作为,必须有真才实学
三.君子不器——要主动发挥自己的才能
四.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大才应大用
五.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要实现远大理想,一定要要忍受艰苦的生活
六.小不忍则乱大谋——要实现远大理想,一定要忍住一时的怒气
七.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要实现远大理想,必须坚持不懈,防止功亏一篑
八.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要抓紧时间工作学习
第三篇品德修养
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仁德的君子
二.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要做一个不忧、不惑、不惧的君子
三.主忠信——要培养忠诚守信的品德
四.无伐善,无施劳——要谦虚,不要自我夸耀
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善于向他人学习
六.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不要说大话和空话
七.君子成人之美——要有成人之美的品德
八.吾日三省吾身——要善于自我反省,自我批评
九.过则勿惮改——要勇于改正错误
十.君子无所争一要好让不争
十一.无欲则刚——人应当戒除贪欲
十二.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品德高尚的人不会犯罪
十三.观过,斯知人矣——人的错误最能反映人的本质
十四.人能弘道——信奉正确的思想学说要坚定不移
十五.大德不踰闲,小德出入可也——遵守道德规范可以灵活变通
十六.死而后已——培养高尚的品德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十七.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具有良好修养的人受人尊敬
第四篇为人处世
一.过犹不及——中庸是品德修养及为人处世的总原则
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讲信用是人在社会上生存的前提条件
三.人之生也直——正直、诚实是人立身处世的必要条件
四.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规劝朋友要适度
五.真正的友谊生死不渝
六.朋友数,斯疏矣——对待朋友不可太亲密
七.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八.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要根据行为和习惯了解一个人
……
第五篇伦理规范
第六篇礼乐制度
第七篇天命鬼神
第八篇政治主张
第九篇日常举止
附录:《论语》原文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