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经济研究

分类: 图书,经济,区域经济 ,
作者: 谭清美,王子龙著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字数:版次: 1页数: 21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030238184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创新型的国家需要健全的区域创新系统,需要有力的区域创新经济理论支持。 本书系统地阐明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分析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关系、区域创新能力形成机理,探索高技术产业演化规律和测度方法,提出区域高新技术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可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合理布局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功能定位和发展模式的科学指导。
内容简介
本书从区域创新系统概念出发,研究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和社会支持系统、区域创新的知识溢出效应等问题。
本书揭示区域创新与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关系,定量研究区域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探讨了区域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以及区域创新资源配置能力测度方法。首次提出区域高新技术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并探讨区域创新系统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模式,为全面理解和把握区域创新系统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本书适于从事区域经济和区域创新研究的学者、研究生以及区域经济管理和科学技术管理的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区域创新系统概念
第二节 区域创新系统结构
第三节 区域创新系统要素功能
第四节 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职能
第二章 区域创新系统运行过程与机制
第一节 技术创新过程
第二节 产业创新过程
第三节 区域创新过程
第四节 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机制
第三章 区域创新能力及其评价研究
第一节 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环境因素
第二节 区域创新能力形成机制
第三节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第四节 区域创新经济有效性评价研究
第四章 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溢出效应及其测度
第一节 区域创新网络的知识溢出效应
第二节 区域知识溢出的集群效应
第三节 知识溢出效应测度模型及实证研究
第五章 技术创新经济行为分析
第一节 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第二节 技术创新与企业文化的互动关系
第三节 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领导
第四节 技术创新活动中的群体行为
第五节 技术创新的社会支持系统
第六节 技术创新资源空间配置研究
第六章 高技术产业演化与测度研究
第一节 高技术产业系统自适应演化与涌现分析
第二节 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及实证研究
第三节 高技术产业演化的时空分异测度研究
第七章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合理布局
第一节 高新技术产业区位选择
第二节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空间结构及其竞争力
第三节 区域高新技术主导产业优化选择与合理布局
第八章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第一节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经济理论基础
第二节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功能定位
第三节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研究区域创新经济学首先应当研究区域创新系统,明确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结构形式、功能定位。
第一节区域创新系统概念
自英国Cardiff大学社会科学高级研究中心(the Centre for Advanced Stud—ies)创始人菲利普库克(Philip Cooke)等于1992年在《区域创新系统:新欧洲的竞争规则》一文中首次提出区域创新系统(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RIS)的概念①以来,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可谓热火朝天。在库克等主编的《区域创新系统:全球化背景下统治的职能》一书中,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支持和产生创新的区域性组织体系。魏格(Wiig)、阿希姆(Asheim)、卡希奥拉托(Cassiolato)和卡尔松(Carlsson)等,也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如魏格等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内涵包括:①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和开放的边界;②以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为创新主要单元;③不同创新单位之间通过关联,构成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④创新单元通过创新(组织和空间)结构自身组织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创新功能,并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产生影响;⑤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和系统自组织作用,维持创新的运行,实现创新的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