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文化——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评价研究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评价文化——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评价研究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文化,文化理论,

作者: 申维辰主编

出 版 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7-1字数:版次: 1页数: 247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4402813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文化产业和文化竞争将是本世纪的最强音。

本书立足三晋千年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挖掘山西文化资源的丰厚内涵,把视角投向如火如荼的文化产业化、市场化战略,积极寻找评估文化资源的基本策略和评估指标体系,考察一个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和水平,为文化产业及文化强省战略提供智力支持。

本书从资源品相要素、价值要素、效用要素、发展预期和传承能力五个全新角度建立的文化资源评估体系,为各地开发文化资源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本书以市场化和产业化为核心,建立的文化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一地文化产业发展程度,挖掘本地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实现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工具。

本书是一个优秀研究团队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关注,汇集了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以及人文民俗传统的诸多理念,为三晋文化产业的走势提出了最优的解决之道。

目录

前言

文化资源评估篇

第一章文化资源的界定与特征

可度量文化资源的概念界定

文化资源的要素构成

资源时间价值的评估设计

第二章文化资源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第三章 区域性文化资源评估方法

文化资源评估的基本特性

文化资源评估的原则

主要评估方法

文化资源评估的多指标方法

第四章文化旅游资源评估及其案例

文化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中国旅游资源的总体特点

中国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

旅游资源评估指标体系

绵山风景区文化旅游资源评估测量

关于绵山文化旅游资源的注记

附件:《山西省文化资源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研究》鉴定意见

文化产业评价篇

第一章建立文化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意义

第二章 文化产业的界定

第三章 文化产业统计与核算的行业划分

第四章文化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第五章文化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第六章 文化产业统计与核算指标体系

第七章文化产业综合评价方法设计

第八章 山西省文化产业综合评价程序

附件一:文化产业统计与核算指标的解释说明及统计方法

附件二:山西省文化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专家评分表

附件三:《山西省文化产业综合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鉴定意见

文化产业断想篇

文化产业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推进器”

试论文化的产业属性

开明时代的文化盛宴

分工、比较优势与文化产业发展

工业化时代的文化产业

试论新型文化产业发展道路

简析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及其选择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文化资源评估篇

地处中原腹地的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自古以来人才荟萃,人文浓郁,具有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山西是我国一个文化资源大省,文物古迹贯穿古今,纵横南北,门类繁多,品种齐全,已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高达119个,居全国之首。根据可以考证的历史记载,山西文化发展脉络清晰,构架完整,历经尧舜禹时代、夏商周时代、春秋战国时代、秦汉时代、魏晋南北朝时代、隋唐及宋辽金元时代、明清时代,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独特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山西是我国现存古建筑最多的省份,共有18118处,宋、辽、金以前的木结构建筑占全现有同期同类建筑的72.6%。因此,在文化旅游界有一种说法,“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说明了山西地面建筑文化和遗迹在文化资源方面的重要价值。我国著名建筑学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中国营造学社就职期间,历经15年对我国190个县的2738处古建筑进行了考察与测量。其中1933年到1937年间,先后四次赴山西,对大同、临汾、忻州、榆次等地的古建筑进行详细勘探测绘,对山西古建筑以极高评价和赞誉。但是,建国以来,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划分与导向,山西经济发展一直以煤炭重化工为核心,没有重视对山西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潜能的充分发挥。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