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的世界

分类: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中国古代哲学,
作者: 向世陵 主编
出 版 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1字数:版次: 1页数: 21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381650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的世界》能够作为一本相对通俗的人文素质课教材或哲学通识课读本呈现在读者面前,说明学习中国哲学以提高自身的素质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
本书经各位学者认真撰写而成,各部分体例亦大体保持一致,但相互间的协调衔接尚有值得推敲和改进之处。中国哲学博大精深,本书的撰写则力求简要,其间的详略取舍既有见仁见智,也有学力深浅和尺度把握的准确性问题。同时,作为人文素质课和通识课读本,如何在通俗生动与规范系统之间做到“执两用中”、火候恰当,需要在不断锤炼中走向完善。
目录
引论开篇的话
第一章先秦哲学
第一节经典与中国哲学的萌芽
第二节无为与逍遥——道家
第三节爱人与知天——儒家
第四节兼爱与三表——墨家
第五节合同异与离坚白——名家
第六节依法与顺势——法家
第七节阴阳五行——阴阳家
思考题
第二章汉唐哲学
第一节汉初黄老之学与《淮南子》
第二节天人感应与天道自然
第三节魏晋玄学的辩题
第四节道教对于长生的追求
第五节中国佛教哲学
第六节道统说与复性论
第七节天人之学的进一步追究
思考题
第三章宋元明清哲学
第一节“理学”概念的出现与含义
第二节“濂洛关闽”的理学正宗
第三节“尊德性”与“道问学”
第四节王霸义利之辩
第五节求“真知”与知行相须
思考题
第四章近代哲学
第一节转型中的近代
第二节近代佛学缘何复兴
第三节先秦诸子与现代科学:西学中源与诸子学
第四节 曾国藩的儒学观与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论
第五节维新与革命的冲突
第六节西方哲学的引入和现代中国哲学的形成
第七节走向现代哲学
思考题
结语哲学与境界
爹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先秦哲学
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萌芽和成形的时期。先秦哲学在相对广袤的中华文明的故土上诞生,并随着“人文化成”的历史进程而迅速成熟,不但由此而奠定了中国哲学和文化的基本格局,而且最终使中国哲学成长为世界主要的哲学形态之一。
第一节经典与中国哲学的萌芽
中华民族从洪荒中一路走来,华夏先民用勤劳的双手展现了自己的生存智慧,创造出了辉煌的上古文明,也用“女娲补天”、“夸父逐日”之类的神话故事诉说着自己对宇宙人生的理解与思考。作为中华文明的源头时代,夏、商、周三代奠定了后世中国社会的基本范型:农业立国的自然经济、注重血缘的宗法社会和巫史文化传统。在此基础之上,产生了主要以《易》、《书》、《诗》、《礼》、《乐》、《春秋》等“六经”为代表的体现先民哲学智慧和价值理念的文化典籍。在这些典籍中,积淀了三代圣哲对宇宙人生的领悟,蕴涵着丰富的社会生存智慧,其中贯穿的价值理念、哲学思维和提出的问题被后世继承、诠释和发展,因而不但成为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思想资源和中国哲学萌芽的体现和载体,更是后世中国文化发展的源头活水和中国哲学的基本经典。因此,学习中国哲学,首先就需要了解作为中国哲学源头的“六经”或“五经”。
……